【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23853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追溯(s )慰藉(j ) 悲怆(chu n) 妍媸毕露 (ch ) B遨游( o) 对峙(sh ) 泥淖(n o) 长吁短叹 (x ) C征铎(du ) 哂纳(shn) 稗官(b ) 国运多舛(chun) D鲈鱼(l ) 赵嘏( ) 檞叶(ji ) 斐然成章 (f i) 答案D 解析A 项“藉”应读 ji ;B 项“峙 ”应读 zh ;C 项“稗” 应读 b 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晓镜但愁云鬓改云鬓:美发如云B猜意鹓雏竟未休猜意:猜想C残星几点雁横塞横塞:越过关塞D凫雁满回塘回塘:回到池塘答案D

2、解析“ 回塘 ”应为 “曲折回环的池塘”。3请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改写为十二字或十四字的对联。答案示例: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微霜。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4阅读下面有关“炼字与炼意”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1)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几点”原为“一树”,这样改的好处是:既然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再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生机盎然,韵味平添。(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

3、家。”这是王驾写的雨晴 ,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这样改的原因应是: 王安石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5文学常识填空。(1)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一生郁郁不得志。有李义山诗集,著名诗作有无题 、 贾生 (或夜雨寄北)、 锦瑟等。(2)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集有樊川文集。(3)温庭筠,字飞卿,太原人。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人称“温韦”。6名句默写。(1)晚唐诗感时伤怀,风

4、格多样,个性鲜明,散发出秋花的晚香。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杜牧的“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赵嘏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等诗句,作者或登楼远眺,或登高怀古,其感情基调给人以“落日余晖”之感。(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李商隐的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通过“月”烘托自己的情感。二、阅读鉴赏7读杜牧的赠别(其二 ) ,然后回答问题。赠别 (其二 )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1)这是一

5、首写惜别之情的诗,一、二句中的“无情”、“笑不成”应如何理解?答案“无情”正是“多情”,正是情之至真、至深、至切的表现;“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这种看似矛盾的描写,写出了惨然相视、默然无主、难舍难分的情态。(2)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答案“蜡烛有心”谐音相关,烛心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似乎那夜流溢的烛泪,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总之,诗中借物抒情,借蜡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伤感,形象生动,含蓄蕴藉。8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微雨李商隐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细雨李商隐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1)两首诗都是写雨,但作者

6、捕捉意象的方法不同。前一首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主观感受,后一首则是正面铺写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把细雨的风致写得灵活而新鲜。(2)前一首写微雨,先写微风,重在写下雨的过程,写得十分细腻而贴切;后一首写细雨,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想像,勾勒出细雨怎样的姿态?答案诗人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像成犹如天宫白玉堂飘扬下垂的帷幕,又像是从地上这张碧牙床上翻卷起来的草席。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答案一件古物引起对前朝

7、人物和事迹的感慨。(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答案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寓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陈琳:三国时人,曾为袁绍幕僚,后归曹操,擅长写作章表书檄之类的文章,亦工诗,是 “ 建安七子 ” 之一。陈琳墓在今江苏省邳县。霸才

8、,指盖世超群的才华。霸才无主,指自己怀才不遇。石麟,指陈琳墓前的陈列品石制麒麟。铜雀,即铜雀台,建安十五年曹操所建。 书剑:文武才能。请指出诗中哪些地方吊陈琳,哪些地方自伤身世。答案“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开头说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漂泊辗转的生活中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而且寓含着钦慕尊崇的感情。“今日飘蓬”四字,暗透出诗中所抒发的感慨和诗人的际遇分不开,而这种感慨又是紧密联系着陈琳这位前贤来抒写的。“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人士吧。这里蕴涵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又暗

9、含才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陈琳有曹操赏识,而自己虽有“霸才”却无人看重,这里流露了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是对陈琳墓前的荒凉寥落的哀叹,也叹重才时代的消逝。而诗人对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也就尽在不言中了。“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呢?这一结尾,将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1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10、。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1)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与“留”字谐音。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柳。(2)简析“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一句诗的诗意。答案柳花怒放,像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酒旗。(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题旨?答案作者通过描写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三、体验高考12(2012 浙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未展芭蕉(唐 )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 (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

11、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状态的植物,均以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答案还未展开芳心解析本题以填空的方式考查对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由两首诗的题目中的“ 未展 ”“未开” 和两首诗中共同出现的“ 芳心 ” 这个词可以得出答案。(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像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首先要回答出两首诗歌

12、所运用的手法,在这两首诗中,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其次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同时要和诗歌的主旨联系起来。13(2012 湖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答案(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

13、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像力和感染力。解析本题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考查对形象的鉴赏,从炼字的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1) “马不肥 ”“债多 ”“风透卧衣 ” 等词语可见其贫穷,这正表现了他的为官清廉。(2) “边雪藏行径 ”运用拟人手法,极写雪之大;“ 林风透卧衣 ” 既写风之猛,又

14、写衣之单,内涵丰富。14(2012 大纲全国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答案(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

15、感慨。解析本题从表达技巧和意象选择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1)第二联 “ 翻思 ”“肯信 ”赋予落叶以人的情感,说它念及以前春日的和暖,自知应有秋风的萧瑟,这是充满理性的思考。一、三联写到了落叶的颜色,写到了落叶 “ 随流水 ”“乱暮空 ” 的衰败。 这样写从不同的角度,更富变化地写出叶落之凄惨和无可奈何。(2)立松和落叶构成鲜明的对比,一四季常青,一飘零四方。景语即情语,这情就是对落叶的感慨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四、写作表达15从下列四组句子中任选一组,揣摩意境,展开想像,扩写成200 字左右的文章。(1)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