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6465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6.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内分泌 (endocrine),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和松果体,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第五节 胰岛内分泌,第六节 肾上腺内分泌,第四节 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与维生素D,第十一章 内分泌,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第七节 组织激素和功能器官内分泌,目的要求 2学时 (一)掌握所讲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二)了解内分泌系统在调节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原理。 (三)熟悉相关疾病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内分泌系统(激素)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神经递质、调质) (细胞因子),这三个系统各具独自的功能,又相互联系,优势互补,形成完整而精密的调节网络。 这个网络通过感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加工、处理、储存

2、和整合信息,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运行。,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 内分泌: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物质(激素)直接分泌到体液中,并以体液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效应的一种分泌形式。,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构成所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激素(hormone) :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 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激素的作用方式: 远距分泌:经血液运输。 旁分泌:经组织液扩散。 自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局部作用于自身。 内在分泌:激素不释放,直接在合成激素的细胞内发挥作用。 神经分泌:由神经元分泌激素。腔分

3、泌:激素直接释放到体内管腔中发挥作用。,激素的作用: 1、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水电、酸碱平衡,体温、血压、应激反应等 2、调节新陈代谢:调节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 3、维持生长发育:调节全身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成熟 4、调控生殖过程:调节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成熟和生殖的全过程。,二、激素的化学性质 按激素的化学性质分三类1、胺类激素: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2、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调节肽、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素和胃肠激素3、脂类激素:1.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素、性激素和维生素(固醇 激素)等2.二十烷酸: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类、血栓素类和白细胞三烯类。,三、

4、激素的作用机制:,1.受体识别 2.信号转导 3.细胞反应:终末信号改变细胞固有功能的生物效应 4.作用终止,(一)激素受体:是指靶细胞上能识别并专一性地与某种激素结合,继而引起各种生物效应的功能蛋白质。表11-3受体分类:按受体在细胞中的位置,分两类:(1)细胞膜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受体、 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2)细胞内受体:分胞浆受体与核受体。(当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后,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进入核内生物效应),Hormone,受体,+,生理效应,细胞膜 (胺类和肽类、蛋白质类激素)蛋白耦联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调节细胞内效应器酶的活性),胞浆

5、 (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胞浆受体 核受体(调节基因转录过程),(二)细胞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神经递质、激素等(第一信使),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ATP,cAMP(第二信使),细胞内生物效应,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膜上的G蛋白,cAMP, cGMP, IP3, Ca 2+,DG,(三)细胞内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 1、基因调节机制 基因表达学说(需要数h或数天发挥作用),H-R复合物,受体部位:皮质激素:胞浆性激素:胞浆与胞核双羟VitD3:胞核,2、非基因调节机制快速非基因效应。 特点:可能是膜受体以及离子通道所引起的快速反应,但机制不清

6、楚。,(四)激素作用的终止综合作用的结果: (1)完善的激素分泌调节系统能够实时终止分泌激素。 (2)激素与受体分离; (3)通过控制增强细胞内某些酶的活性,分解“第二信使”; (4)激素被靶细胞内吞处理; (5)激素在肝、肾和血液中被降解。 (6)其他:激素产生中间物质的反馈,只有及时终止激素作用的调节效应,才能保证靶细胞不断接受新的信息,从而能适时地执行精确的调节职能。,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一)特异性: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的,但其作用 是选择性的(特异作用),关键取决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是细胞接受激素信息的装置)。靶器官、靶腺、靶组织、靶细胞、靶蛋白、靶基因,激素与受体之间的可相

7、互作用 1、亲和力: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力随生理条件变化而变化(增高或者降低) 2、受体数量:激素可调节与其结合的受体数量 下调:高浓度激素使其特异结合受体数量减少上调:低浓度激素使其特异受体数量增多 调节靶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与反应强度的稳态。,(二)信使作用: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内在的生理生化反应(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激素是“信使”作用 (三)高效能作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nmol/L甚至pmol/L级),当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如下丘脑的0.1g CRH腺垂体释放1g ACTH肾上腺皮质分泌40g糖皮质激素=放大400倍。 最终产生约60

8、00g的糖原储备。),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纳摩尔(n mol/L)10 9 皮摩尔(p mol/L)10 12,(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生长素血糖糖皮质激素 2、拮抗作用: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3、允许作用:某激素(本身不发挥此作用)为另外激素发挥作用提供必需条件的现象称为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 4、竞争作用:化学结构类似的激素能竞争同一受体的结合位点。(如:高浓度的孕酮能与醛固酮竞争同一受体减弱醛固酮的效应。),五、激素分泌的调控激素的分泌适时、适量;及时启动与终止 (一)生物节律性分泌生物钟-下丘脑(视上核) (二)体液调节: 1.轴系反馈: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9、的调节。反馈是激素分泌调节的普遍规律,其中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是尤为常见。表11-42.体液代谢物调节: 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分泌。 (三)神经调节,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和松果体的内分泌,下丘脑,N垂体,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腺垂体,垂体门脉系统,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一)下丘脑调节肽:由下丘脑“促垂体区”(正中隆起、弓状核、视交叉上核、室周核等)的小细胞肽能神经元合成与分泌的,主要调节腺垂体激素释放的肽类激素,故称为下丘脑调节肽。,表11-2 下丘脑调节肽的名称和主要作用,(二)作用机制:第二信使模式1、cAMP、IP3/DG或Ca2+:如:CRH、GHRH、GHRI

10、H等。2、IP3/DG或Ca2+ :TRH、GnRH等。 (三)分泌调节:1、神经调节:来自高位中枢或外周的传入信息,可通过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神经元的分泌活动。这些大致分两类:肽类递质:脑啡肽、内啡肽、血管活性肠肽、神经降压素、CCK单胺递质:DA、NE、5-HT(作用非常复杂)。2、反馈调节:下位激素的反馈作用(后面分别讲)。,二、腺垂体激素,1、促甲状腺激素(TSH),3、促卵泡激素(FSH),5、生长激素(GH),6、催乳素(PRL),4、黄体生成素(LH),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7、促黑激素(MSH),(一) 生长激素(GH):GH是腺垂体中含量最多的激素(由191个氨基酸

11、构成)。但有较强的种属差异:除猴GH外,其余动物的生长素对人无效。分泌特点:静息状态下,成人血浆中GH浓度(小于1ug/L):女性略高于男性,儿童高于成人。青春期GH分泌率最高。GH的基础分泌呈脉冲节律性(每14h出现一个脉冲),睡眠时分泌明显增加(慢波睡眠)。,1.生长素的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促进全身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肌肉和内脏:通过促进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和蛋白质合成)。但对脑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分泌异常:幼年时期: 缺乏侏儒症;过多巨人症;成年时期: 过多肢端肥大症(短骨、颅骨和软组织生长)。,(2)促进物质代谢: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并加速DNA和RNA的合成,促

12、进蛋白质的合成。脂肪: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组织的脂肪量。糖: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升高血糖。GH过量血糖垂体性糖尿病。 (3)参与应激反应:,2.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生长素(GH),通过酶耦联受体或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酶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系统 (酪氨酸激酶途径),几乎全身的GH受体 (肝、肾、软骨、骨骼肌、内脏等),促进DNA转录、钙离子、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物质代谢,诱导靶(肝)细胞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有和两型)又称为生长素介质(SM),*软骨、骨骼肌等细胞上的IGF受体 (主要是IGF-型受体),钙、磷、钠、钾进入软骨 氨基酸进入,蛋白质合成增多,

13、3.生长素的分泌调节:,下丘脑激素调节:GHRH(主)、 GHRIH(GHRH促进腺垂体GH合成分泌、基因转录和细胞增生与分化) 反馈调节: GH、IGF 其他:性别:影响分泌模式(雄激素: GH脉冲分泌;雌激素:GH持续分泌),年龄:青春期分泌多睡眠、代谢产物、运动、应激:饥饿、低血糖、耗氧量增加、能量供应缺乏激素:甲状腺素、雌激素、 雄激素,运 动,氨基酸,脂肪酸,(二)催乳素(PRL):199个氨基酸构成,结构类似GH。1、PRL的作用:(1)对乳腺的作用: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引起和维持成熟的乳腺泌乳。青春期:E2+P+PRL。协同 乳腺发育。妊娠期: PRL+E2+P 乳腺发育、维持形状

14、。(但不泌乳, E2+P浓度高,竞争PRL受体) 因此,只有分娩后: E2+PPRL才启动和维持泌乳。,对性腺的作用:女性:生理剂量:PRL(+卵泡颗粒细胞的PRL受体结合),促进LH受体的生成 进而促进排卵,黄体形成、雌孕激素合成。高浓度:PRL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GnRH 腺垂体FSH、LH抑制雌孕激素分泌、抑制排卵(哺乳可促进PRL的分泌,延长哺乳期可避孕)闭经溢乳综合征是因PRL异常增高(溢乳)和雌激素(闭经)所致。溴隐亭药物治疗。,男性:PRL能维持和增加睾丸间质细胞LH受体的的数量,提高睾丸间质细胞对LH的敏感性,促进雄性成熟。 PRL过高也会抑制男性生殖功能。参与应激反应:PRL常

15、与应激激素ACTH、GH同时升高 (4)免疫调节:协同淋巴因子,促进淋巴C增殖和分泌IgM和IgG (5)参与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2.PRL的分泌调节:,下丘脑激素调节:吸吮乳头 反馈调节:PRL兴奋DA神经元DA抑制GnRH和PRL,注:现在认为PIF就是DA。,(3)其他激素:TRH、雌激素等也促进PRL分泌,(三)促黑激素(MSH)MSH能促使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参与生长激素、醛固酮、CRH、胰岛素和LH等合成MSH分泌受MIF和MRF双重控制。平时MIF占优势 (四)其他四种促激素: TSH、ACTH、FSH和LH以后讲述。,腺垂体其余4种激素,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TSH,AC

16、TH,FSH、 LH,二、神经垂体激素,下丘脑视上核 和室旁核的大神经元合成的激素,VP和OT在适宜刺激下,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是贮存和释放激素的部位。,(一)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1、抗利尿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抗利尿。(1-4ng/L)机制:ADH+V2受体cAMP 水通道由细胞内向细胞膜的转移,促进水的重吸收。2、缩血管作用:大剂量时,收缩血管平滑肌,升高血压(又称为血管升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 。机制:ADH+V1受体 IP3 /Ca2+ 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一般发生在机体脱水或失血情况。(ADH的分泌调节,详细见第八章和第四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