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病中的应用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5476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病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病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病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病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病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病中的应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病中的应用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己黄芪汤在肾脏 病中的应用,1,防己黄芪汤的来源,*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著的金匮要略。*在该书“痉湿喝病脉证并治专科第二”记载“风湿, 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又在“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记述:“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2,防己12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甘草6克,用法: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15g),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原方加减: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防己黄芪汤的原

2、方组成,3,组方配伍意义,黄芪:味甘,性温,入肺脾二经,既可益气固表以扶正,又可利水消肿以祛邪。 防己:味苦辛,性寒,主入肺、脾、膀胱经,味辛能散,功可祛风,以御外邪,苦寒降泄,能利水除湿,以消浮肿。 白术:苦甘,性温,入脾胃经,有健脾祛湿和固表止汗之功。甘草:具有益气健脾和调和药性之功。生姜:既能发散风寒助黄芪固表,又能宣散水气助防己利水。大枣:健脾补中,调和药性。功效: 益气健脾祛风 利水消肿,4,配伍特点,(1)攻补兼施:黄芪补肺健脾,益气固表,防己利水消肿,祛风 散邪,黄芪与防己配伍,一补气,一利水,一扶正,一祛邪, 使利水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攻补兼施,相得益彰,共奏 益气利水祛风

3、之功。(2)标本兼顾:风水、风湿证的疾病之本为肺脾气虚,卫表不固, 疾病之标为外感风邪,水湿泛滥。本方之黄芪补肺固表,甘草 益气健脾,大枣健脾和中,均为治本之药;防己利水消肿,生 姜宣散水气,共为治标之药;白术健脾燥湿,既助黄芪益气固 表,又助防己祛除水湿,为标本兼顾之药。(3)培土生金:脾在五行中属土,肺属金,健运脾胃,有助于补 益肺气,称为培土生金。方中白术健脾燥湿,甘草益气健脾, 大枣健脾和中,均属“培土”之药,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脾气健运,肺气则旺;脾失健运, 肺气则虚。故“培土”可“生金”,健脾可补肺。,5,防己黄芪汤用于肾脏病的依据,*素问.藏气法时论记

4、载“肾病者,腹大胫肿,咳喘身重,”*素问水热穴论云: “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 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该篇进而论述道: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金匱要略.水气篇记载“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以上说明病变于肾者,水液易潴留于体内。肾病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6,防己黄芪汤主要具有利水消肿的特点,因而可用于肾脏病变导致的水液潴留,如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又因其可益气祛风,健脾,尤适用于肾病气虚之风水、风湿证,证见肢体疼痛,麻木,乏力,汗出恶风或风水肢体浮肿,腰以下肿甚,小便不利

5、,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虚。,7,风水的形成与肾的关系,*在素问水热穴论篇中对风水病的形成有如下描述:“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脏腑,外不得越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肤肿,本之于肾,命曰风水。”可以认为本段经文是内经时代对于风水病病机的认识。* 理解本段经文的重点是“肾汗”一词。对“肾汗”的理解,一般有这样两种认识:素问经脉别论篇:“持重远行汗出于肾”;明张景岳认为“勇而劳者,汗自阴分深处而发,故肾汗出。”勇而劳者导致风水,其本质即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说的“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8,“肾汗”即是指肾虚而汗出。肾为水脏、司二便,是体内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故又称“胃之

6、关”。肾虚“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浮肿者,聚水而生病也。”(素问水热穴论篇)。劳而汗出,则表虚,又被风邪所袭,内外合邪而为病。但不是汗出当风即病风水,“风强则为瘾疹”“气强则为水”就是仲景对本病病机的新认识。所以本段经文示以“肾汗”,以便与其它情况相区别,并且突出了肾在水气病辨证治疗中的作用“本之于肾”。肾的功能失常易导致风水的形成,防己黄芪汤是治疗风水的经典代表方,可用于肾病之风水。,9,防己黄芪汤用于肾脏病的现代药理学研究,防己黄芪汤整方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对抗庆大霉素导致的肾损害,减轻马兜铃酸肾毒性的作用,抑制肾病尿蛋白的作用,防止肾间质

7、纤维化,增加肾病患者尿量,10,防己黄芪汤组方各药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抑制肾小球基膜细胞增殖和型胶 原蛋白的过度生成,延缓慢性肾脏 疾病向肾硬化进展,对广防己所致的肾损害有保护作用,降低糖尿病大鼠Ccr、尿白蛋 白排泄率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平均厚度,可延缓糖尿病肾 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降低24h蛋白尿定量,提高血 浆白蛋白水平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11,汉防己甲素可使肾小球外基质 明显减少,球囊粘连减轻,从 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 作用,汉防己甲素通过下调肾皮质型胶原mRNA表达来预防和延缓肾病综合症,汉防己甲素能减少肾小球硬化 大鼠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 而延缓肾小球硬化,

8、汉防己甲素可阻止过量运动所致的肾脏细胞凋亡,对运动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汉防己,12,白术煎剂和流浸膏有显著而持久的 利尿作用,且促进电解 质,特别是钠的排泄,白术的乙醇提取物具有剂量依赖性地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可能是白术利尿作用的机制之一,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 的吞噬功能,还能促进细 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加IgG的含量。,并发症及退出率,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死亡率、退出率,白术,13,甘草次酸及其盐类有明 显的抗利尿作用,甘草甜素对肾脏局部的醛固酮有强化作用,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可增强ConA 诱导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显著 提高肾病患者的免疫力。,甘草,14,防己

9、黄芪汤在肾病中的应用举例,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防己黄芪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治疗慢性肾炎防己黄芪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防己黄芪汤合参苓白术散、五皮饮加减治疗慢性肾炎中期脾气虚水湿泛滥证*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慢性肾炎水湿停滞证*防己黄芪汤加减(加益母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加味防己黄芪汤消除脾肾阳虚证慢性肾炎蛋白尿*防己黄芪汤合苓桂术甘汤、逍遥散加减治慢性肾炎水肿期,15,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应用:,*防己黄芪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虚湿浊证。*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肾衰血瘀、 湿 毒内蕴证,脾肾两虚、湿毒内蕴证,肾阴阳俱虚、脾虚血瘀证,并结合“补肾

10、扶正”,“活血化瘀”法及加用“肾衰灌肠液”保留灌肠,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明显下降, 蛋白尿明显减少。,16,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以防己黄芪汤加减为基础方,配合丹参注射液抗凝治疗, 使肾综患者水肿消退,肾功能改善。*防己黄芪汤合胃苓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撤激素过程中病情反复或激素抵抗者)。*防己黄芪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17,在慢性尿酸性肾病风湿证中的应用:,*防己黄芪汤加减(加木通,车前子)治疗,保护肾功能,延缓进入肾功能衰竭期。,在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证中的应用:,*防己黄芪汤加减(陈皮、豆豉、银花、益母草、生地、柴胡、 木通、连翘、白茅根、牛蒡子),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症

11、状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18,防己黄芪汤在肾病中的应用加减,辨证加减:,*偏肾阴虚者可加山药、女贞子、旱莲草、生地;*偏肾阳虚者可加巴戟天、淫羊霍、补骨脂;*脾肾阳虚型可加熟地15g、车前子15g;*脾肾气虚型患者可加人桂枝5g;*肝肾阴虚型患者可加入山茱萸l0g、山药15g、泽泻5g、知母l0g、黄柏15g。,19,依据肾病症状加减:,*屡发咽喉肿痛者,加野菊花 、连翘 ; *伴腰痛者加杜仲 、川牛膝、怀牛膝 ; *腰冷痛者,加紫河车 ; *纳差者加鸡内金,焦三仙 ; *大便溏者,加炒白术 ; *大便干结者加制大黄 ; *易感冒者加桑叶 、黄芩 ; 易感风寒者,加玉屏风散;兼外感热毒者加白

12、花蛇舌草,金银花,连翘;*眠不安者加天麻、炒枣仁 ;,20,*下肢浮肿明显者,加冬瓜皮、玉米须、大腹皮;*镜检尿中有红细胞者加白茅根、三七、旱莲草;肉眼血尿,加白茅根,仙鹤草;*血压高者加牡蛎、石决明、怀牛膝;血压升高、头目眩晕者加钩藤,天麻;*下焦虚寒,肢体不温者加制附子,干姜,肉桂;*兼有湿热者加金钱草,玉米须;,21,防己黄芪汤在肾病风湿证中的应用前景,防己黄芪汤是一首益气利水祛风的良方,主要用于风水、风湿证 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较强的抗炎、消除水肿、修复 肾组织、减轻肾脏损害的作用防己黄芪汤对肾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 用。其方在临床的应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无论从中药配伍,还 是药理分析,都证实了其治疗肾病风湿证的疗效可靠性。因此,防己黄芪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