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4650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的止血方法介绍,一般成人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左右。短时间内丢失总血量的1/3时(约1300毫升),就会发生休克。表现脸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如果丢失总血量的一半(约2000毫升),则组织器官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很快可导致死亡。 外伤后出血,分外出血和内出血。内出血如胸腔内、腹腔内和颅内出血,情况较严重,现场无法处理,需急送到医院处理。,(一)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与处理原则,1毛细血管出血 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处理时可先用清水洗去伤口上的泥土,如无泥土可直接涂上红汞水(红药水),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或暴露干燥、形成痂痴自愈,2动脉出血 特

2、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一般在外伤时多见。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应行动快,止血彻底,防止失血过多。,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都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常用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

3、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

4、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

5、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

6、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踝关节扭伤该如何处理?,一、立即停止行走、运动或劳动等活动,取坐位或卧位,同时,可用枕头、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垫高,以利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 二、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局部,使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或渗出,从而减轻踝关节扭伤所带来的肿胀和疼痛。,三、冷敷的同时或冷敷后可用绷带、三角巾等布料加压包扎踝关节周围。亦可用数条宽胶布从足底向踝关节及足背部粘贴、固定踝关节,以减少活动度。无论包扎或用胶布粘贴均应使受伤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受伤的内踝形成足内翻,以减轻对受伤的副韧带或肌肉的牵拉,从而减轻或避免加重损伤。,四、如已发生或怀疑发生骨折,应选用两块长约30厘米的木板或硬纸板分别放在受伤部位的内外两侧,并在受伤部位加放棉垫、毛巾或衣物等,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物把两块木板固定结扎。如为开放性骨折应加压包扎止血后再将骨折处固定。,五、受伤后切忌推拿按摩受伤部位,切忌立即热敷,热敷需在受伤24小时后开始进行。最好用单架把伤员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断救治。必要时可拨打急救电话120,请专业急救人员进一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