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讲稿5(辉煌60年09.11.3)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3073659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讲稿5(辉煌60年09.11.3)1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09年《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讲稿5(辉煌60年09.11.3)1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09年《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讲稿5(辉煌60年09.11.3)1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009年《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讲稿5(辉煌60年09.11.3)1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009年《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讲稿5(辉煌60年09.11.3)1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讲稿5(辉煌60年09.11.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讲稿5(辉煌60年09.11.3)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中国辉煌60年,主讲:杜 春 华 单位:学校办公室联系:,一条60年的长路,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一头连着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中国经历无数风雨,熬过多少阵痛,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0华诞。,【一、经济发展成就】,中国经济迈向伟大的复兴 60年弹指一挥间。行驶在“快车道”上的中国经济,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共和国成立之初相比,我们现在一天创造的财富相当于那时一年的总量;现在的国家财政收入是那时的1000倍。如此辉煌成就,令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二、新农村建设】,60年,中国农民圆了几千年的梦想:温饱有余,住有

2、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其实,幸福生活早已超越了梦想:彩电冰箱、手机宽带、私家轿车、海选村官6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用汗水和智慧,开展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三、工业化信息化】,挺起工业大国的脊梁 从落后20年到世界领先 伴随着全面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现代工业和通信业体系的建成,昔日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已经成长为工业大国,并迈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2008年,我国完成工业增加值10.736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23倍,比建国初期更是增长了上百倍!,【四、交通运输】,天堑变通途 江山归咫尺 50年代初,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中国人的美好梦想,现在全

3、国汽车保有量达6467万辆,比新中国成立前增长1290多倍;50年代初,依靠人挑肩扛,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仅1000万吨,现在我国拥有16个亿吨大港,港口吞吐总量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50年代初,百姓乘坐的是时速仅40公里,现在“和谐号”动车组正引领中国进入全新的“高速时代”,【五、水利建设】,江河安澜 神州康泰 水治则天下宁。过去“小水大灾”、洪水泛滥,现在“大水小灾”、有序应对。一个个重点工程筑起了新中国一个又一个治水丰碑。兴水利,除水害,盛世治水翻开崭新篇章,60年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完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民生水利带给百姓越来越多实惠

4、,水利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六、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七彩国土演绎华夏巨变 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人类奇迹。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碧波荡漾的南海,到白雪皑皑的北国,从辽阔的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祖国像母亲一样敞开她博大的胸怀,无私地捧出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和各种能源,养育着13亿中华儿女,为共和国的成长壮大奉献着光和热,【七、城乡建设】,城镇化 让生活更美好 时光飞逝60年,我国城乡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昔日的奢求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憧憬,正

5、在逐步实现。还有更多悄无声息、点点滴滴的变化,在我们身边讲述着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动人故事,城镇化水平跃升,城市公交提速,人均住房扩容,【八、金融事业】,金融棋活 全盘皆活 60年,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邓小平同志的话,精辟地点明了金融的地位。60年来,中国金融业在新中国成立的欢呼中开启新纪元,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实现历史性飞跃,正有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满足百姓金融需求,银行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九、对外开放】,开放中国 拥抱世界 今天,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6、格局。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给神州大地带来空前巨变,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彻底转向开放型经济,开创了全球范围内走开放式发展新路的成功范例 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十、民族团结】,民族盛开团结花 宗教踏上和谐路 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含辛茹苦收养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10个孤儿的传奇故事广为传唱。阿尼帕老人说:“在我这里不分民族,他们都是我的孩子!”爱不分疆域,更不论民族,阿尼帕的家庭是中国多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写照。6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平等团结、繁荣发展。 “国家兴则佛事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十一、民主政治】,民主政治 阔步前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

7、头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不断探索前行,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法,【十二、依法治国】,昂首迈向法治国家 截至2009年1月,我国制定现行有效的法律达231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有法可依,是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一张白纸好作画。新中国立法是在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的基础上,从零起步的。60年,新中国立法,

8、风风雨雨,曲折前行,走过不平凡的道路。,【十三、教育科技事业】,“中国创造”日新月异 “人才强国”蓄势待发 “经过60年奋斗,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学科体系较为完备、科技人力资源世界第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科技大国。”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说,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党中央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科技事业在艰难中起步,在改革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十四、文化建设】,文化复兴 绚丽缤纷 文化,民族之根、国家之魂。60年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

9、的凝聚力,培育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和丰富了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人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姿态和前所未有的创造激情谱写着中华文化的绚丽诗篇。,【十五、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中国人活得更长 身体更壮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可谓“人到七十古来稀”。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从“东亚病夫”到“健康中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目前

10、,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10万降至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降至14.9。,【十六、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中国” 奏响和谐乐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一次次重大的转变。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减缓了环境污染加重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一个有13亿人口、面临严重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发展中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的巨大努力,举世瞩目。,【十七

11、、东部率先发展】,东部:跨越发展 率先腾飞 穿越60年的时光隧道,追溯东部省市的变迁从深圳莲花山极目远眺,福田中心区从一片田园旷野,生出一座繁华气派的现代新城;在上海浦东,当年到处是平房棚户的陆家嘴中心区如今用摩天大楼重塑了上海的天际线;天津滨海新区,从飞鸟难觅、草木不生的盐碱荒滩,发展成投资创业的乐园我国东部地区已成为亚太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如今,东部正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沿着又好又快的道路阔步挺进。,【十八、中部崛起】,中部:吹响崛起的号 在新中国的版图上,中部6省恰像一只螺号,湖南江西是螺口,山西是螺尾。长江黄河横贯其中,风鸣浪吼;京广铁路纵穿南北,铁流激荡。初秋时节

12、,我们走三湘、入鄂中、看皖北领略这片热土的发展激情。六十载岁月,中部地区的变化天翻地覆。现在,这只螺号正蓄足风、鼓足劲,发出历史上的最强音。中部6省,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 中部崛起不再“不东不西”,【十九、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 大发展 西部,中国最辽阔的区域,拥有2/3的国土面积,拥有中国最长的边境线;西部,曾经是中国最封闭、最落后的地区,相当长一个时期,与东部存在明显的差距。不过,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西部已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一个美丽的、富有朝气和魅力的西部,已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二十、东北振兴】,东北:挺直脊梁担重任 出山海关,向北

13、!眼前是广袤的东北大地,当仁不让的“共和国长子”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东北地区独占58项;从这里,流出石油,调出粮食,输出钢铁60年,东北地区有过初创期的辉煌,也遭遇过“东北现象”的挫折,新世纪正谋求老工业基地全面的振兴。,【二十一、国防和军队建设】,听党指挥 服务人民 英勇善战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嘹亮的军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祖国同成长,同发展,同壮大。60年来,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展现了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二十二、统一大业】,统一

14、大业:长风破浪会有期 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并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为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弹指间,香港回归祖国已有12年,澳门也即将迎来回归10周年庆典,“一国两制”从构想变为现实。在大陆和台湾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展现了和平发展的光辉前景。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成为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向往和戮力同心的奋斗目标。,【二十三、全方位外交】,中国外交:全方位 大发展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中国外交工作将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6

15、0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的统一与完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是新中国外交的主线,它像灵魂一样贯穿于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外交历程。,【二十四、党的建设】,严明党的纪律 确保政令畅通 忠诚为党履职责,贴心为民解忧愁。这是党的纪检监察机关的神圣责任与庄严使命。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成立了由朱德任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政务院下设人民监察委员会,在县市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人民监察机关。60年来,纪检监察机关经历过历史的曲折,但从没有背离自己的职责。,基本国策,就是立国、治国之策当中最基

16、本的政策。我国的基本国策,就是中央制定的那些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重大谋划和政策。,【背景资料】,基本国策的确立: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二条第一款:“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基本内容: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接近16亿)后缓慢下降。 重大意义:截至2002年,实行基本国策20年,我国少出生人口近3亿。在基本国策确立的1982年年末,我国的总人口为10.1654亿;2001年末,总人口为12.7627亿。专家分析证明,如果不采取计划生育措施, 当时人口可能已近16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