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liu)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90208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liu)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liu)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liu)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liu)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liu)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liu)》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liu)(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辛弃疾一人。”,“辛弃疾的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平1、青少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从小就受到“忍辱待时”,伺机报国的思想的教育,“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22岁时,辛弃疾率领两千人马,加入

2、了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抗金救国的活动。不久以后,耿京为叛徒所杀害,辛弃疾激愤万分,以五十骑人马,直闯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突破金兵包围,驰奔南宋。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作者简介,2、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

3、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3、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2年,从43岁到63岁。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4、晚年时期: 1203年至1207年,辛弃疾64岁到68岁四年间。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职,但

4、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短灯檠,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怀。” (水调歌头),“笔作剑锋长”(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 (词苑丛谈卷四引黄梨庄语),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辛词中思想内容最集中、最进步的当属爱国词。辛弃疾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备的戎马生涯,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因而他的爱国词最自然真切,“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徐釚词苑丛谈卷4),(二)创作,“醉里挑灯看

5、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这首词上阕所描写的正是“粤辛巳岁,逆亮南寇,中原之民屯聚蜂起,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籍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美芹十论序)的经历。下阕写因追念往事而引发的理想落空的悲哀与感慨。但辛弃疾痛苦悲愤,却不消沉,在苦闷时依然能保有昂扬奋进的精神,如在与另一爱国志士陈亮的酬唱中,

6、他既道出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悲愤心情,又道出了他的信念。,在爱国词中尤值得重视的是那些表现自我经历、自我形象、自我感触的作品。那些记录自己战斗生涯,或借助追念自己战斗生活而抒发感慨的词,当属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如,辛弃疾还有很多评议时局,议论世事,关心国家命运,陈述恢复大业,批判投降苟合势力的词。在这些词中,他不是空泛地去议论、陈诉,而是用全身心的感情去倾诉、哭泣、呼号、鼓动。如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以“无数山”比兴抗金事业的重重阻力,以江水东流比兴抗敌救国力量是阻挡不住的,真可谓忠愤之气,拂拂指端。

7、,描写农村风物的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上),(三)辛词的艺术成就,1、继承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创新精神,进一步以文为词。 在苏轼手中,词的题材开始由传统的“花间”、“尊前”扩大到诗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辛词的内容比苏词更为广阔,辛弃疾进而将一切可写之事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他写政治,写战斗,写友情、爱情、家国之情,写山川景色、人生哲理,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地步。(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人言头上发,总向愁里白,拍手

8、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菩萨蛮商心亭为叶丞相赋),词的语言到辛弃疾这里,更是变化多端,不复有规矩存在。后人常言,东坡“以诗为词”,稼轩“以文为词”。辛弃疾不仅化用辞赋古文的语言直接入词,更在词中借鉴辞赋古文的章法结构、描写手法。所以,辛词中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有十几字的长句,也有三四字的短句;有对话,也有议论;有通俗鲜活的民间口语,也有经籍上的古文句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辛词更像一篇篇有音乐节奏的韵文,完全突破了文人词中常以意象叠加成句成文的形式。这是词在语言艺术上的一次重要革新。,2、善于塑造奇伟不凡的形象,“水随天去秋无际”,“红旗铁马响春冰”,“倚天万里须长剑”,“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9、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等。,3、能刚能柔,既雄深雅健、沉郁顿挫,又兼收并蓄,化刚为柔。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人王士花草蒙拾曰:“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作于孝宗乾道五年(1169),作者35岁,时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作者已南下多年,虽有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不受重用,年华虚掷,难遂报国之愿,于是借登临观览,抒发了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郁愤之情。,写作背景,朗诵,楚天千里

10、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境界壮阔 气势雄浑 空寂苍凉,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韩愈咏桂林山水“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皮日休缥缈峰,远山秀丽,愁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因此恨之深者,愁之大者。,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拍栏干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

11、独语,或以手拍栏干。曾经作诗“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北宋刘概,“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季鹰归未?,“登临意”之一:“张翰思归 ”一典,写明不愿忘怀时事、弃官归隐,表白抗金的决心。,“登临意”之二:“求田问舍” ,一方面是表明自己不愿弃官回乡作富家翁,同时也是对朝廷那些不思抗敌,只顾求田问舍的达官贵人的讽刺。,求田问舍,“登临意”之三:桓温北伐时的感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年光虚度,怀才不遇,反映了作者对朝廷不肯使用抗战人才,北伐无望的愤慨。,树犹如此!,“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 白雨斋诗话(一) 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

12、融。(二) 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三)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强烈深沉的爱国感情杀敌报国的战斗决心反对苟安的愤懑情绪壮志难酬的苦痛心境,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苏、辛词比较,北宋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辛弃疾则用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词风。辛词大多意象阔大,气魄恢宏,充满阳刚之美;感情浓烈,或慷慨悲凉,或低沉落寞,或热情激昂,其力量皆不可抵挡,震撼人心。辛弃疾一生不曾改变他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宏伟的报国理想,所以,辛词较之苏词,少了潇洒、豁达,多了英雄的豪壮激昂。正如王国维所评:“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辛词将豪放发挥到极致,豪放之中,又更多悲壮之气。清人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对此的分析很有见地:“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慨,而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子仪)、李(光弼),为岳(飞)、韩(世忠),变则为桓温之流亚,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