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513497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重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重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重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重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重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重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重庆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5050 分)分) 本卷共本卷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5050 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 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此秦始皇( )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度 B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C设立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D推行郡县制,中央直接管辖地方 2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指三省首长)职,而 假以他名。 ”

2、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B牵制君主权力 C提高宰相权利 D提高行政效率 3宋太祖时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分全国为十三路。太宗以边防、盗贼、刑讼、钱谷之 任皆委于转运使,分全国为十五路。真宗时设置了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司法和监察, 安抚使主持一路军事,而转运使专理一路财赋和民政。据此宋代转运使( ) A总揽地方军事、财政大权 B中央设置的监察地方的职官 C其职责变化表明地方权力增大 D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4 清史稿载:“清大学士,延明旧名,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雍 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说明清朝初年( ) A内阁权力不断扩大

3、 B军机处位高权重 C皇权相权矛盾尖锐 D内阁权力受制约 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商鞅令“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分封制,强化了中央集权B孝文帝实行“三长制” 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C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 剥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导致相权反弹,皇权削弱6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拉格会议上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决议 。会议斥 责俄国自由派支持沙皇侵略政策的行径,强调指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世界意义,祝贺 中国的革命共和,为他们感到欢欣鼓舞。这次中国革命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国民大革命 D人民解放战争27阅读下图,两

4、图所示历史事件( )A都兴兵于广东,定都于南京 B都有科学的革命纲领指导 C均担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使命 D均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为目标 8右图为故宫文物迁移路线图(部分) 。下列关于图中标示的四次 迁移的历史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 A处: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B处:日军制造“七七事变” C处:日军攻占南京,国民政府内迁 D处:国民政府战败,败退台湾 9下表汇总了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 60 周年的纪念邮票与 之前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20 周年4 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50 周年8 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

5、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 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60 周年4 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1 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 B肯定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凸显国共合作抗日的重要性 D强调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101954 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的 “发展”表现在( ) 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A B C D 111981 年 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 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

6、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 务。 ”这一主张3A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B首次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C成为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12 文汇报:跨世纪的鲜亮印记统计出下图所示一组热门词汇,由此可以看出世纪之交 的中国( )A外交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B民主法制建设发展迅速 C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起步 D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131972 年中美“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 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对此材料下列解 读准确的有( ) 对当时美国亚太霸权政策有一定约束 这是中美建交后

7、取得第一个重大成果 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直接促进台湾海峡两岸实现军事停火 A B C D 14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 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 C “韬光养晦”指是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物 D “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15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克里斯提尼在全国推行区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商鞅变法推 行军功爵制度。这些改革措施反映出东西方在政治变革早期的共同趋势是( ) A确立民主

8、制度 B加强中央集权 C打破血缘政治 D实行代议制 16历史学家屈维廉在其历史著作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 认为这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 史上的决定性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指( )A1688 年光荣革命 B1832 年议会改革C工业革命的开始 D责任内阁制形成 17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 19 世纪 60、70 年代的胜利, “为 1918 年和 1945 年 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

9、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18 “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 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 弃。 ”当时群众的迫切需要是( ) A实行民主政治 B和平与土地 C实现社会主义 D推翻沙皇统治 19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 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 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 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 ”这“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分别 对应的是( )4A苏联、日本、德国 B中国、德国、日本 C中国、美国、德国 D苏联、

10、美国、日本 201938 年 9 月 27 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发表广播演讲:“我们在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 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是不能仅仅为了它不顾一切的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 一场战争。 ”这里的“小国”指( ) A荷兰 B奥地利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1约翰科斯特洛在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有如下统计记载,其统计的历史事件 是( ) 日本损失:飞机 29 架,5 艘袖珍潜艇。 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损失: 战列舰沉没加利福尼亚号、俄克拉何马号、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重伤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内华达号严重受损、宾夕法尼亚号轻伤其它舰只犹它号靶船沉没、另有 3 艘巡洋舰、3

11、艘驱逐舰以及 3 艘其它舰 只被炸伤飞机损失232 架人员损失官兵约 2400 人死亡,其中约 1000 人死在亚里桑那号上, 近 2000 人受伤A西西里岛登陆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珍珠港事件 22顾维钧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他曾与 1919 年和 1945 年分别在法国巴黎、美国旧 金山代表中国参加重大国际性会议。第一次会议拒签国际文件和第二次会议上签署国 际文件都有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权益。他拒签和签署的两个国际文件分别是( ) A 凡尔赛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B 四国条约 大西洋宪章 C 凡尔赛和约 联合国宪章 D 国际联盟盟约 九国公约 23 “6 月 25 日,朝鲜军队入侵

12、南方,他们的行动显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许。杜鲁门政府 立刻命令美国海军和空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安理会还通过决议要求会员国联合抵制侵 略” 。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 材料记载的是 1950 年朝鲜战争 材料出自于中国历史书籍记载 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操控联合国 材料的描述站在中立的立场 A B C D 24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 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 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25冷战

13、时期,国际关系紧张,世界各国和人民为追求和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下列相关 史实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 第一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召开 亚非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 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A B C D5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050 分)分)26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商鞅的成功,在于他的改革抓住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帝道、王道的理想境 界,秦孝公等不及,因而必须用简单的、易于操作的、见效快的办法,像魔术师一样, 变出一个生龙活虎的秦国。抓农业,等于让国家经济有了保障;抓军事,这是那个崇 尚丛林法则的年代里,最硬的硬道理。 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 材料二材料二 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禧赞成其事。于是诏:“年三十已上, 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不听,不允许)仍 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 北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4 分)结合所学知识,商鞅 变法成功的根本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