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2491239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日本的社会转型(近代化)课标要求: 1.分析评价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2.了解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步骤 3.评价明治维新1、原因: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2、目的: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一、政治近代化 -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u宪法制定的过程 1882年(明治15年)3月,参议伊藤博文等人,受 命前往欧洲考察德国立宪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伊 藤一行从柏林大学的鲁多尔夫冯格奈斯特、维也 纳大学的罗伦斯冯史坦两位学者处得到了宝贵的 建议:“宪法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历史传统文化。 如果一个国家需要制定宪法,那么必须先学习这个国 家的历史。”因

2、此,考察官员们一直认为德国的宪法 体制最适合日本(然而,伊藤也没有像过高评价德国 宪法的井上毅一样,考虑将德国宪法全盘移植)。次 年1883年,伊藤一行回国,由井上毅在德国人罗斯勒 和莫塞的协助下,开始了制定宪法、设立国会的进程 。 结果:结果: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 .实质:天皇专制实质:天皇专制3、特点 :民主形式、进步性。天皇专制、封建神权色彩。4、评价: 性质: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神权色彩。积极影响:它承认了,形式 上确立了;它的颁布标志它的颁布标志 一、政治近代化: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思考探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

3、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 议会民主制度。请说出日本的政治体制与英法的主要 差异是什么?从这些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 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日为天皇专制主义体制 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 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日本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改革, 对 封建制度改造不彻底,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二、经济、军事等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崛起为东方强国 。 1、表现: 经济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资本主义 工业化(工业体系、重工业)。军事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不断加强 。 2、原因: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国内的维新改革1、表现: (1)收回主权

4、:19C末20C初,日本废除与列 强的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2)对外扩张: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成为新 兴的帝国主义国家。1、侵略琉球和台湾(1874、1879)2、侵略朝鲜(1876、1910)3、侵略中国(1894、1900、1937)三、对外关系上:收回主权、对外扩张日本“大陆政策”: 1.征服中国台湾;2.征服朝鲜; 3.征服中国满蒙;4.征服中国内地;5.征服世界。2 2、日本对外扩张原因:、日本对外扩张原因:1)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推行军国主义;2)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国力提升;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3 3、对外扩张影响:、对外扩张影响:崛起为东方强国,给邻国人民

5、带来深重 灾难.评价明治维新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积极作用 :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 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政治: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了近代宪政体 制. 经济:改变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 路 ,迅速成为先进工业国。文化:西方文明的传播改变了日本文化落后的面貌 .国际地位:摆脱民族危机,崛起为东方强国。评价明治维新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积极作用 :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 日本社会的发展。3、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 浓厚,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成为了亚洲和平的新威胁。19世纪中期,许多遭

6、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 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 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 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是什么? 1.符合时代潮流; 2.有利的国际环境; 3.国内因素:政治体制思想文化传统; 4.改革的主观因素:领袖人物方针正确人民群众国家政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学习延伸学习延伸1 1同: (1)背景:内忧外患(2)内容:提出“自强”、“求富 ”的目标;学习西方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等不同: (1) 领导阶级: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层武士(经济利益资

7、产阶 级化);中国的洋务派是封建势力的一部分。 (2)目的:日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推翻幕府的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人民革命,巩固封建统治 。 (3)性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洋务运 动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4)内容: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生活习俗诸方面, 进行了全面学习西方的改革。洋务运动仅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 (包括生产、军事和教育技术),没有根本改变封建体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 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后 期,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推动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 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开始了

8、近代化进程。日 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 、德国、意大利的统一等构成了19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大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建立起来。1、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2、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其相同的历史条 件是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借鉴别国受辱教训 .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 .当权者腐朽与无能AC4、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

9、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的根 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C.保留了军事主义传统 D.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3、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有是自 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 路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 危机 A. B. C. D. DA7、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封 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A. B. C. D.6、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忙于宰割中国,无暇顾及日本 B.明治维新领袖们的“富国强兵”梦开始得到实现 C.大力倡导“文明开化”,与西方生活方式接近 D.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军事实力超过西方列强5、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综合因素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B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