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解析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2446737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18 届高三届高三 10 月月考理科综合月月考理科综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小麦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核是核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场所B. 根尖细胞和乳酸菌的生物膜系统组成相同C. 叶肉细胞与细菌均能在光照和黑暗中合成 ATPD. 中心体的有无可作为小麦根尖细胞与人体胚胎干细胞的判定依据【答案】B【解析】遗传物质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是核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场所,A 项正确;根尖细胞为真核细胞,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组成生物膜系统,乳酸菌细胞为原核细胞,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器膜、核膜,B 项错误;合成

2、 ATP 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叶肉细胞与细菌均能在光照和黑暗中合成 ATP,C 项正确;小麦根尖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人体胚胎干细胞为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所以中心体的有无可作为小麦根尖细胞与人体胚胎干细胞的判定依据,D 项正确。2.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 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B. 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 ATP 的主动运输C.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D. N

3、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答案】A【解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 错误;Na+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2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B 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由 Na+从肠腔运输到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提供,因此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C 正确;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都是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均为被动运输,D 正确。【点睛】本题结合

4、图解,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解题关键能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葡萄糖和钠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3. 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 DNA 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乙时期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两个染色体组B. 甲乙过程中 DNA 复制前需合成 RNA 聚合酶C. 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D. 丙丁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案】D【解析】甲属于 G1 期,乙属于减数分裂 G2、减一前、中、后、末,丙属于减二后,丁属于形成的精细胞。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 正确

5、;甲乙过程会发生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因此该阶段能合成 RNA 聚合酶,B 正确;乙丙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基因突变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基因重组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正确;丙丁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错误。4. 近期, 自然证实基因甲基化缺失是致癌的重要原因,基因甲基化是指在基因调控过程中,基因内部的甲基基团通过酶的作用激活基因,使其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若甲基基团缺失,则基因表达出异常的蛋白质,可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3A. 体细胞内的基因都会发生甲基化B. 该基因

6、转录时,DNA 的任意一条链都可作为模板C. 甲基基团缺失导致基因的结构改变D. 癌细胞内的基因甲基化较明显【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甲基化与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在体细胞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细胞内的基因并不都发生甲基化,A 项错误;基因表达时以解旋后的反意义链作为转录的模板链,B 项错误;“若甲基基团缺失,则基因表达出异常的蛋白质,可导致细胞癌变”,这说明甲基基团缺失可导致基因的结构改变,癌细胞内的基因甲基化不明显,C 项正确,D 项错误。5. 将洋葱(2n=16)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底部接触水面。待洋葱长出约 1cm左右的不定根时,再将整个装置放人 4,环境下继续培养

7、36h 然后取根尖制作成临时装 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卡诺氏液的作用是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 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 16、32 或 64 条染色体的细胞C. 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 4的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点的分裂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B【解析】卡诺氏固定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但是没有解离的作用,不能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 错误;洋葱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16 条,则其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 32 条,4环境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则细胞中最多会出现 64 条染色体,B 正确;洋葱根尖只

8、能进行有丝分裂,而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都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C 错误;4的低温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 错误。【点睛】洋葱根尖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剪取根尖 2-3mm(最好每天的 10-14 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 ,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 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 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 0.01g/mL 或 0.02g/mL 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

9、皿4中,染色 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6. 家鸡的正常喙和交叉喙分别由位于 Z 染色体上的 E 和 e 基因控制,其中某种基因型会使雌性个体致死,现有一对家鸡杂交,子一代:=1:2,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 若 ZeW 个体致死,则子一代雄性个体中有杂合子B. 若 Ze

10、W 个体致死,则子一代 ZE 的基因频率是 80%C. 若 ZEW 个体致死,则子一代雄性个体表现型不同D. 若 ZEW 个体致死,则该家鸡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 4 种【答案】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以“子一代12, ”为切入点,准确定位双亲的基因型;再依据选项的假设,即若 ZeW 个体致死或若 ZEW 个体致死,准确推出该家鸡种群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进而结合伴性遗传的知识分析各选项。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图甲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作答:5(1)图甲的亚显微结构应通过_才能观察,图乙属于_(填“物理”或“概念”)模型。(2)图乙 a

11、、b、c 三种细胞器分别对应于图甲中的_(填图中编号) 。欲分离这三种细胞器应使用_法。(3)用台盼蓝对图甲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答案】 (1). 电子显微镜 (2). 概念 (3). (4). 差速离心 (5).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甲,是核糖体、是细胞膜、是中心体、是粗面内质网、是细胞质基质、是线粒体、是高尔基体、是细胞核。分析图乙,根据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可知,a 是核糖体,b 是内质网,c 是高尔基体。(1)图甲能看到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微结构,是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图乙属于概念(模型) 。8.

12、 本草图经记载“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紫苋叶肉细胞进行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验。下图甲表示紫苋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 时,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和 O2 产生总量(单位:mg) 。图乙表示紫苋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1)图甲中光照强度为 c 时,光合作用强度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2)乙图中 f 点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_。(3)g 点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叶绿体内 C3、C5的变化分别是_。(4)若将空气中的 CO2浓度降低,则图乙中 x 点向_移动。【答案】 (1). 等

13、于 (2).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3). 增加减少 (4). 左【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中,a 点表示呼吸强度,c 点表示光补偿,b 点呼吸强度是光合强度的二倍,c 点表示光补偿点,d 点表示净光合量为 2;图乙中,e 点表示呼吸强度,f 点表示光补偿点,g 点表示光饱和点,X 点表示光合作用最强时的最小光照强度。 (1)图甲中,若光照强度为 c,氧气产生总量为 6,而呼吸强度为 6,净光合作用量为 0,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2)乙图中 f 点已经达到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 ATP,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3

14、)g 点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H和 ATP 生成减少,三碳化合物的消耗速率减慢,三碳化合物的产生速率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的消耗速率不变,五碳化合物的产生速率减慢,因此五碳化合物减少。(4)图乙中 X 点表示光合作用最强时的最小光照强度,空气中的 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则 X 点向左移动。9.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i.下面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1)完成过程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_。(2)从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_。(3)根据右侧表格判断:携带的氨基酸是_。ii.下

15、图表示细胞中出现的异常 mRNA 被 SURF 复合物识别而发生降解的过程,该过程被称为 NMD 作用,能阻止有害异常蛋白的表达。NMD 作用常见于人类遗传病中,如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地中海贫血症(AUG、UAG 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 。(4)图中异常 mRNA 与正常 mRNA 长度相同,推测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的原因是基因中发生了_。(5)突变基因通过_过程来合成异常 mRNA,如果异常 mRNA 不发生降解,细胞内就会产生肽链较_的异常蛋白。【答案】 (1). ATP、核糖核苷酸、酶 (2). 细胞核、线粒体 (3). 苏氨酸 (4). 碱基对的替换 (5). 转录 (6). 短【解析】试题分析:i.分析题图可知,是核膜,是线粒体 DNA,是 tRNA,过程是细胞核 DNA 转录形成 mRNA 的过程,过程是 mRNA 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的过程,是线粒体 DNA 转录形成 mRNA 的过程,是线粒体 DNA 与线粒体内的核糖体结合过程。8ii.图中异常 mRNA 的中间部位出现一个终止密码子,该密码子能够阻断该 mRNA 的继续翻译,从而抑制该突变基因的表达。i.(1)过程是核 DNA 转录合成 RNA 的过程,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