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四下《色彩的对比与和谐》PPT课件精品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2445831 上传时间:2018-08-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美术四下《色彩的对比与和谐》PPT课件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苏少版美术四下《色彩的对比与和谐》PPT课件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苏少版美术四下《色彩的对比与和谐》PPT课件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苏少版美术四下《色彩的对比与和谐》PPT课件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苏少版美术四下《色彩的对比与和谐》PPT课件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少版美术四下《色彩的对比与和谐》PPT课件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美术四下《色彩的对比与和谐》PPT课件精品(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美术第八册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刘怀芹 背 景一、教材特点(一)内容全面,根据美术学习领域的活动特点分为:知识 技能、手工和绘画创作、艺术欣赏以及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等。(二)教材排版设计美观,具有时代感。(三)内容很有吸引力,符合各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二、实际教学针对不同课程类型本身,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究竟是绘 画创作课让学生感兴趣,还是动手实践课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对美术专业性知识探究的欲望强烈,还是更热衷于艺术的欣赏? (一)调查结果1.动手实践课型学生的参与热情最高。2.绘画创作课学生也比较喜欢,但喜欢上中国画的不多, 主要的原因不是不喜欢画,而是在准备用具上

2、嫌麻烦,另外 班主任也不喜欢,嫌脏!3.对于美术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感觉有点枯 燥、干巴巴的。4.男生和女生所喜欢的课型也有很大的区别。(二)结果分析1.学生喜欢的是自己实践、自己创造美的过程!而非来自他人 的指手画脚。所以,教学应该是在学生创作的基础上,通过自 评、互评,共同去分享更优的做法,才能深深的触动学生,继 而实现教学的目的。 2.要想让学生喜欢所有课型的美术课“不挑食”,在根本 上取决于教师!教师要在上课的环节上巧妙构思,有创意的、 新鲜的事物, 不同的美术材料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有方法 、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研究、探索、创造;要有意 识的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明白

3、:美来源于生活,又通过学习创 造美化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美的体验。(三)策略制定1.发挥优势,让学生“爱的更爱”对于学生喜欢的课型 ,发挥美术教学的优势,让学生保持着更高的学习热情; 2.寻找策略,让学生“爱上不爱” 有的放矢的针对学生 不太感兴趣的课型,巧妙构思,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组织 教学内容,寻找策略,引导学生多感受、多体验,点燃其 学习的热情,降低课型偏好,喜欢上此类课型。案 例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色彩对比色与和谐色的相关知识的 了解,引导学生感受色彩与情感的联系,以及体验美术与生 活的紧密联系。所以在设计中,针对学习专业性色彩知识的 活动特点,在

4、课堂教学中除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摄取知 识外,还加强对学生用语言、文字等进行主观能力的表述。 在教学难点的讲授中运用音乐作为辅助手段,通过音乐的节 奏美与旋律美帮助学生实现美感迁移。指导学生学会用色彩 搭配的知识来描绘生活,传达情感。 本课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运用所学的设计创作分为两个课时 安排:了解基础的色彩原理的实践活动(第一课时),动手 设计半立体的面具(第二课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敢于颜色“涂鸦”,在单纯的美术学习中,让学生明白颜色来 于自然,用于美化生活,所以美术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而是在学习后转化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丰富我们美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

5、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 2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绘画创作,学会 用色彩搭配的知识来描绘生活,传达情感。 3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 美化生活的愿望。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 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 型活动,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难点创作时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恰当 运用,传情达意。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欣赏图片、音乐 学生绘画工具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生活 感受色彩魅力 1说一说:生活中的原色与间色。 师:雨过天晴,天空中会出现一道漂亮

6、的什么?它是由哪几 种颜色组成的?其中三原色是哪些颜色?三间色呢? 2找一找:色环中的排列规律性。【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复习了色彩的原色、间色知识 ,又让学生明白:美来自于自然,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试一试:寻找对比色与和谐色。师:仔细的观察色相环,你能大胆的尝试根据位置寻 找对比色与和谐色吗?挑战一下自己!(教师可以用肢体 语言给予辅助) 4认一认:初识对比色与和谐色。 (1)根据学生的尝试、探究,初步了解色彩的对比色与和 谐色的定义。(2)在引导学生认知对比色与和谐色的基础上,加入色彩 适当的明度渐变与纯度渐变,任其自由探索,得出: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是最强烈的对比色,但不是唯一

7、的对 比色。 【设计意图】 学生的学习往往从问题开始,根据学生的特 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 生产生探索的需要。(二)借助音乐 体味美感迁移1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感。 请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两段音乐(民乐金蛇狂舞与班得 瑞的寂静山林), 说说这两段音乐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师:如果让你用色彩来表现这两段音乐,是用对比色表 现金蛇狂舞合适,还是用和谐色表现它合适?寂静山 林呢?2根据音乐美迁移至色感美 联系动、静不同的两段音乐体味与之相通的对比、和谐的色 感美,实现美感迁移。对比色强烈、热闹、刺激 和谐色安静、舒畅、幽雅(二)借助音乐 体味美感迁移1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感。

8、 请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两段音乐(民乐金蛇狂舞与班得 瑞的寂静山林), 说说这两段音乐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师:如果让你用色彩来表现这两段音乐,是用对比色表 现金蛇狂舞合适,还是用和谐色表现它合适?寂静山 林呢?2根据音乐美迁移至色感美 联系动、静不同的两段音乐体味与之相通的对比、和谐的色 感美,实现美感迁移。对比色强烈、热闹、刺激 和谐色安静、舒畅、幽雅(二)借助音乐 体味美感迁移1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感。 请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两段音乐(民乐金蛇狂舞与班得 瑞的寂静山林), 说说这两段音乐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师:如果让你用色彩来表现这两段音乐,是用对比色表 现金蛇狂舞合适,还是用和谐色表现它合适?寂

9、静山 林呢?2根据音乐美迁移至色感美 联系动、静不同的两段音乐体味与之相通的对比、和谐的色 感美,实现美感迁移。对比色强烈、热闹、刺激 和谐色安静、舒畅、幽雅3体会色感美与性格的关联学生联系实际经验,进行对比色、和谐色与内在 性格关联的表现练习。 4体味色感美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中一些特殊的场合是根据色彩的色性特点进行色彩设计 的,请你抢答出下列场所适合的颜色色性。医 院 游 乐 场 交通警示 卧 室 图 书 馆5品味色感美与文学的统一 文学作品中很多成语表示与古诗描述都可以让人从中品味 色感美,请你抢答出下列词语、语句所传递的颜色色性。海天一色 万紫千红 绿叶成荫 桃红柳绿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

10、条垂下绿丝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和谐色表现的绿手套上点上几颗红色小点,是大和谐小对比既统一又生动。 在对比色表现的红袜子上点上几颗橙色小点, 是大对比小和谐既丰富又和谐。【设计意图】知识的游戏化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 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对比色、和谐色的 深入认知巧妙的设计到抢答游戏中,极大的激发了学 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即满足了学生愉悦身心的需要, 又满足了学生发展身心的需要,使课堂焕发出无穷的 动力和生命力,达到自由和谐的教育状态。(三)审美实践 强化感官体验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欣赏参与,进行审美实践,强化感官体 验。 师:请同学们欣赏来自自然、生活和作品的色彩,请你

11、试着 说出它是用和谐色表现的,还是用对比色表现的?是大和谐 小对比,还是大对比小和谐?它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自然中的色彩生活中的色彩作品中的色彩自然中的色彩生活中的色彩作品中的色彩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不仅在我们欣赏的图片中会出现 黑色、白色、灰色等,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会发现很多 的黑白搭配、黑白彩配。你能大胆的根据自己的所学、感 受谈谈黑、白、灰在色彩搭配中的作用吗? 生:讨论回答。【设计意图】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直观性是美术学 习活动的特点,通过大量的、分层次而典型的图片的欣赏, 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渗透性教给了 学生的如何发现美、审美的方法,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对

12、自 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也为接下来学生用对比色、和 谐色来创作铺下前奏。(四)尝试创作 体会成功愉悦 根据自己的观察与了解,恰当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为爸爸 妈妈设计一款T恤,传递自己的情感。 师:你们都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他们的性格是怎样的?是安 静内向,还是热情外向?是外热内静,还是外静内热?你觉 得他(她)适合和谐色,还是对比色?适合大和谐小对比, 还是大对比小和谐?什么样的图案适合呢? 师:就当这次的T恤设计是对你是否了解父母的一次小测试 吧!借此,既可以提醒你对身边亲人的关注,又可以表达、 传递你对于默默为你付出的亲人们的情感。 生自由创作。【设计意图】绘画的过程是一种将感受付诸于表

13、达的过程, 而“感受”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对对象的直观感受,它还包含了 对于对象的理解与品鉴,蕴含了独特的情绪与情感。将其与 学生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共情”品 质,使其拥有一颗会感恩的心;另一方面也是隐性的告诉学 生:美术的实用性表明其是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 有效手段, 反 思“姹紫嫣红、桃红柳绿、紫陌红尘”都是形容颜色的成 语,可见颜色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客观地讲人对颜 色的感觉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但不同的人所感受到 的颜色是不同的,所以颜色的定义又是相当主观、抽 象的。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对比与和谐,在教 学中借助于音乐、具象的文字、图片,通过与学生生 活经验

14、的联系。1.与音乐相融合 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都是抽象的 艺术,音乐的情绪感染作用是极其强烈的,它能调动 人的情绪反映。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再转 入美术的色彩情感,学生觉得形象而相通。2.与文学相结合 文学的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 学习、运用有很大的帮助,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文 字表达的形式把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敢说、敢 想了,对色彩的感觉和画作的欣赏也有东西说了。3.与课件相整合 资料的收集、图片的展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 生的视野不再局限在教室里,而是把目光投向更为 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巩固所学,欣 赏的基础上受到了美的熏陶。4.与生活相联合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运用于生活、溶于生活。用所 学的知识装点我们的生活,传达我们的情感,使生活 更加的丰富,更加的精彩。 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研究、探索、甚至创造,希望 能够打破学生不喜欢学专业美术知识的潜在观念,令 其爱上各种课型的美术课。总之,我希望学生了解什么是色彩的美,什么是心 灵的美。只有在真正了解美才能明了生活的宝贵 和爱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知道生活的价值。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