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人琴俱亡》课件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408548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制《人琴俱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制《人琴俱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制《人琴俱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制《人琴俱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制《人琴俱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制《人琴俱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人琴俱亡》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琴俱亡人琴俱亡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 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东晋 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较 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 大夫的思想品格。世说新语王羲之,东 晋大书法家 ,被后人尊 为书圣。v王子猷,王羲之第五子, 放达不羁。尤爱竹子。 v王子敬,即王献之,王羲 之第七子。工书法,尤以行 草擅名。与其父齐名,并称“ 二王”。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和停 顿,读出感情2理解文章意思:说出你不理解的词语和 句子的意思。解释红体字(1)俱病笃 (2)而子敬先亡 (3)子猷问左右(4)何以都不闻

2、消息 (5)语时了不悲 (6)便索舆(7)都不哭 (8)素好琴 (9)便径入坐灵床上 (10)弦既不调(11)人琴俱亡 (12)因恸绝良久(13)月余亦卒(14)此已丧矣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 子猷问手下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他)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 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 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 个月,(子猷)也死了。子猷是如何推想到子敬已经死的?试

3、分 析他的心理。答:没生病时听到他的消息,生病 时也听到他的消息,现在听不到了,一 定是他已经死了,家人怕我伤心故意瞒 着我。常人奔丧,都会采取哪些悼念方式?注:哭已成为一种丧礼文化,近乎是人 人必须遵从的。王子猷前面为什么不哭,后面为什么哭了?答:前面不哭是因为:1、他知道自己也将不久于世,很快就能和弟弟相会 于九泉。2、他知道自己要是哭了,家人会担心他的身体,不 让他去看弟弟。3、弟弟病重已久,死在意料之中,他有心理基础 。4、大悲无声。后面哭了,是因为:他觉得弟弟走了,琴也没有灵气 了,弟弟带走了属于自己的一切,想起往昔快乐岁月, 他悲从中来,再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理解“弦既不调”?答:1、弦音真的不协调,可见子 敬在病中,好久没有抚琴了。2、弦音不协调,但由于子猷心情 悲恸复杂,找不到弹琴的感觉,反而怨 琴。3、作者特意用“弦既不调”来营造 一种“人琴俱亡”的凄凉氛围。子猷以什么独特的方式悼念弟 弟子敬,你还知道哪些独特的悼念 方式?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兄弟情感的 诗文或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共享。 (正例、反例都可以)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思考讨论: 这首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兄弟关系? 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