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培训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254783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9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工时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标准工时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标准工时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标准工时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标准工时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工时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工时培训(1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目 录第一章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第二章 订定标准工时的应有基础理念 第三章 马表测时法的关键技巧 第四章 宽放的设定与赋予 第五章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第六章 综合数据法 第七章 工作设计改善与产销经营 第八章 运用稼动率分析技巧进行改善 第九章 运用工艺手段做好工作设计 第十章 运用程序分析与搬运减少浪费 第十一章 作业站效率化设计改善 第十二章 如何使流水线平衡提升绩效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福友企业顾问公司 讲师:傅武雄先生 November, 2004第一章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一、标准工时在工厂管理的工 具性角色 1、多项“计划”作业的核算工具生管排程工作负荷量人

2、工成本基准 2、多项“查核”工作的基准员工效率人力编成/设备配置编成生产线/设备绩效损失分析 3、其他方法比较与工作改善二、标准工时之应用范围1、生产管理方面 A、生产排程各制程之“制程工时”,以“标准工时”乘“排程数量”与“制程系 数”得之最好运用“有限产能法”即时控制 B、产能负荷管理排程投入应计算该“工作中心”该“时段”之“负荷工时”作产能比较,以复核与再调整之依据2、绩效管理方面作业绩效,是以“实作工时”与“标准工时”相比较而得“效率” 依效率之差异,据以分析差异原因,作改善方向 依效率状况,作激励/考核/奖金之参考依据 3、工作方法改善方面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之依据 决定合理的每人操作

3、机台数 改善案之评价与选择 4、成本管理方面估算合理的人工成本(及制费分摊基准) 价格决策三、生产排程的两大重点MPS主排程依据销售预测或直接订单-确立生产批排出“时段”与“大 制程”区分的排程量覆核确定订单可交货日期 作用料购备与其他生产准备工作之基准 DPS细排程针对 生产线/生产组/工作站 依据现场实况,排出近数日的制令排程量 必须考虑产能负荷与备料实况 做现场派工与 投产准备依据 做进度管理依据1、基本架构产品现有库 存量月份月份销售预 测量生产计 划量生产计 划量销售预 测量生产计 划量生产计 划量生产计划量=销售预测量-现有库存量-预估入库量+库存已指派出货量+最底安全存量2、大日

4、程计划量与生产批设定产品周次 123456A111计 划量3004004002005000生 产 批号数量 : 700 第一 周数量 : 600 第三 周 B222计 划量生 产 批号3、简单分析MPS基本格式生产 批号时段 产品21前21后22前22后23前23后1#A2002002002002002002#B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C2502502502504#D4、多阶式主排程计划基本格式 生产批号:_品号:_生产批量:_ 应完工日期:_大制程制令 No品号21周22周23周24周25周主装配1#X分装配2#A3#B零件产 制4#A15#A2 6#A3 7#A

5、4四、运用RCCP粗略产能规则 复查MPS计量化确定订单(生产批)之交期可能性尤其是订单生产型能 确定生产批主排程的可行性找出比较有问题的生产批/大制程/时段/排程量及早调整排程事先筹划对策措施 提示营业部门有关生产线负荷状况,作营业人 员接单与营销活动参考粗略产能负荷管理基本格式 生产线:_产品群_月份_周次一二三四五出勤日数日产能基准 (可用人机工 时) 周产能 (产量/工时) 排程约当产量 (总负荷工时 ) 负荷率主排程的负荷展开约当产量 =排程数量X(产品)产量系数 符合工时 =排程数量X标准工时X制程系数五、细排程适用范围1.分批订单生产的加工程序安排(订单生产/程序加工业)生产批加

6、工途程安排交期确认之用 2.制程组内机台(作业员)作业程序进 度安排以人员/机台/工作组为对象确立(日/时辰)排程数量,作进度稽催管制依据 3.包括生产前各项准备工程的作业安排1.甘特图基本格式 生产线:_月份:_周次_生产批 号产制 件号一二三四五#90018A111#90023B232#90024C334#90029D224#90031E443#90033E234制程2.另一种形式的甘特图排程 对象制令 No.制 程一二三四五甲#90002 8A100100#90003 4A200200#90003 4B300200200乙#90005 6C100#90006 5C1001001003.排

7、程工时展开制程期间(小时)=标准准备工时+排程数量X单件标准工时X(1+制程系数 )途程表基本格式 产品件号:_品名规格:_序 制程工作 中心标准 工时单件 工时良率夹工具 道具作业 标准生产组细排程计划表 No: 生产线(组):_月份_周次_(机台:_) (从_月_日到_月_日)制令 单No产品型 号料号工 序制程 名称制令 数量排程日/排程量4、有限产能排程法之运用架购建立生产线/机台/作业员的标准产能资料建立工作日历资料含工作时数基准排程时直接以过程产能换算排程量同时查核该工作站的负荷不致冲突 实际做法先建立工作站的产能负荷挡案由生产批展开途程换算标准产能查核原有负荷将剩余产能转换为排程

8、量 注意站标准工时与制程工时的相关系数工作中心:B5立式钻床日期 周几 产能工时 附注 已负荷工时 闲余产能工 时 3/18 一 44 4*(8+3) 30 14 3/19 二 32 4*8 20 12 3/20 三 33 3*(8+3) 15 18 3/21 四 24 3*8 12 12 3/22 五 33 3*(8+3) 10 23 3/23 六 32 4*8 0 32 3/24 日 0 (例假日不出勤) 以有限产能排程法去展开排程,结果如下:日期 周几 闲余产能工时 计算方式 可排程量 累计3/18 一 14 (14*60-20)1.2=684 6843/19 二 12 (12*60-2

9、0)1.2=584 12683/20 三 18 (18*60-20)1.2=884 2152六、产能负荷分析之用途.计量化确定订单(生产批)之交期可能性 .确定生产批排程的可能性,作派工与细部进度计划依据 .提示营业部门负荷状况,作营业人员接单与营销活动参 考 .作部门间人力调度及作业工时调整之依据 .作自制/让工外发指令之依据七、产能负荷管理之程序范围.生产线(大制程)产能预估/修订 .依MPS(DPS)展开生产线负荷/异状提出 .产能负荷异状之提示/建议 .MPS(DPS)再调整 .作自制/让工外发指令之依据1.产能负荷管理基本格式 工作中心:时段产能工时负荷工 时负荷率产能闲余过负 荷备

10、注2.产能负荷管制卡 工作中心:_月份:_周次:_机台(M)/人力(L):_星期日期可动数 正班 工时加班 工时共计 产能本周产能合计:_负荷明细生产 批号品号制令 NO制程排程 量标准 工时负荷 工时累计 负荷生产批号:#0302019 产品号:MG0314 制令批量: 60工序:#3 制程:精钻齿 排程应开始日: 4/2工作中心:M06 机台数:8准备工时:1.8小时 单件工时:65分预定 预定排程日期派工机台数 产能工时 排程量 展算负荷工时 4/2 2 2*(8+3)=22 20 1.8+(65/60*18) =22.2 4/3 1 2*8=16 15 1.8+(65/60*12) =

11、14.8 4/4 2 2*(8+3)=22 20 1.8+(65/60*12) =22.2 4/5 1 1*8=8 5 1.8+(65/60*5) =7.23.计量化的产能负荷管理1.产能可动人机数/班次数正班工时/加班工时产能工时 2.负荷 (排程数量X标准工时)+准备工时负荷工时 3.差异之调整排程之调整人员调度支援加班调度调整托外加工之调整八、APC现场绩效管理的机能1.分析作业员,工作组/部门的绩效,凭 作考核奖惩依据 2.紧密分析作业员/机台/生产批的“效率” 状况/及早了解差异原因,迅速及时找出 对策 3.定期分析“损失工时”的型态及原因, 及早寻求效率改善的适正对策1、PAC的运

12、作方向1、作业员效率 2、部门及现场主管之责任绩效 3、损失工时之部门责任追究(包括管理幕僚部门)2、PAC效率计算公式1、 (合格完工数量)(制程标准工时)毛效率 部门(个人)总投入工时 2、 (合格完工数量)(制程标准工时)净效率 总投入工时责任外损失工时 3、 总出勤工时责任外损失工时损失工时率 总出勤工时3、有效产出工时依据“标准工时”为准 有效产出工时、完成良品量(制程别)、标准工时(制程别)、标准准备时间(Set-up Time) 有效产出工时准备工时(完成良品量标 准工时)九、生产线平衡基本锥形途程1 途程2 途程4 途程3途程5途程61、生产线平衡以标准工时为依据途程 1途程

13、2途程 3途程 5途程 6途程 4单件工时(分)0.6 1.1 0.5 2.5 1.8 0.5 基本配置数1 2 1 4 3 1 2、工作站不平衡的结果A、作业时间短的工作站停业等待作业时间长的工作站忙碌不停 B、整体产出效率低瓶劲制程的影响 C、不平衡损失工时浪费3、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方向重新配置各制程的工作站数使更为平衡 细分各制程作业单元,再重组工作站有些单元移前/移后工作站,使更为平衡 瓶颈制程的直接工作改善运用夹具/道具/工具,减少该制程标准工时 使之不成为瓶颈十、工作方法设计改善之应用1、生产线设计在确立工作方法/作业标准之下计算出Tact Time依生产线Pitch Time算出生产线(条)数各生产线依各作业站与Pitch Time比率算出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