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40883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2017-03-18定义 剖宫产术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以达成活 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 术后护理 1、剖宫产术后产妇,回室后立即测血压、脉搏、 呼吸、体温,观察宫缩、阴道出血量及腹部伤口 有无渗血,乳房形态及有无初乳。保持各种管路 通畅,调整输液速度。分别于回室2小时内每半小 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阴道流血、宫缩情况 一次,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24小时内每小时 观察一次,做好术后护理记录。 2、若为硬-腰联合麻醉的产妇,产后4小时观察 产妇双腿活动情况,遵医嘱去枕平卧位6小时。 3、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但须避免糖、牛 奶等产气类食品,根据腹胀情况,手术24 小时后可适当

2、给半流食,排气后进普通饮 食。 4、遵医嘱保留尿管,每日会阴擦洗2次至 术后3天。拔除尿管后协助离床活动,督促 自解小便,注意尿量。 5、鼓励早期活动,术后当天鼓励翻身,次日半卧 位或坐位,拔除尿管后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学会 自我护理。 6、产妇回室后,护士即刻协助产妇与新生儿进 行“三早”。 7发热护理 发热原因有术后吸收热、感染 引起的发热、泌乳引起的发热等。护理措 施:(1)术后2472小时内可产生吸收热, 体温大于38.5摄氏度可给予物理降温; (2)感染引起的发热,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 (3)泌乳引起的发热出现较晚,一般产后2 3天出现,要教会产妇护理乳房,定时哺乳 ,每日哺乳后将多

3、余乳汁轻轻挤尽,保持 乳腺管通畅,防止淤积出院宣教 告知患者保持外阴清洁,保持母乳喂养6个 月以上,产褥期禁盆浴、禁性生活,产后42 天复查,避孕2年 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护理问题】 1、疼痛:与腹部伤口有关。 【护理目标】 产妇主诉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 【护 理措施】 (1)评估产妇疼痛的原因及程度。 (2)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 (3)教会产妇有效咳嗽的方法,咳嗽时如为纵切口,轻 按伤口两侧,并向中心聚拢腹壁,以减轻伤口张力,如为 横切口,轻按伤口,以减轻伤口处震动。 (4)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尽量减少移动产妇,指导 产妇正确翻身、下床的方法。 (5)提供

4、切实可行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护理问题】 2、部分自理能力缺陷:与剖 宫产术后卧床、输液及留置导尿管有关。 【护理目标】 产妇在术后卧床、输液及留置导尿 管期间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基本生活需要及自理受限程度。 (2)加强巡视,及时发现产妇所需。 (3)将呼叫器及日常生活用品放在伸手可及之处 以便拿取。 (4)协助孕妇洗手、进餐,做好各项生活护理。 (5)指导孕妇适当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必要 时遵医嘱可给大便软化剂,以保持大便通畅。【护理问题】 3、舒适改变腹胀:与术中 麻醉、肠蠕动减弱有关。 【护理目标】 产妇2448小时内主诉

5、腹胀减轻 或缓解,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腹胀原因及程度。 (2)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 (3)排气前免糖、产气食品,以防产气过多,可 少量多餐进半流食,促进肠蠕动。 (4)轻柔按摩腹部,每晚温热水足浴15分钟左 右。 (5)遵医嘱用药或肛管排气等。【护理问题】 4、睡眠型态紊乱:与哺乳、 照料新生儿有关。 【护理目标】 产妇醒后精神好、无困倦感。 【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睡眠型态及影响睡眠的原因。 ( 2)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病房按时熄灯,开 地灯。 (3)夜间治疗活动和护理应有计划集中进行,减 少不必要干扰。 (4)帮助产妇照料好新生儿,睡前喂饱并更换尿 布,让新生儿睡小床。 (5)指导产妇学会与新生儿同步休息,增加白天 睡眠时间。【护理问题】 5、知识缺乏:缺乏术后注意 事项、母婴保健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 产妇能复述产后保健及母乳 喂养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现有知识程度及接受能力。 (2)提供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促进排 气的体位、饮食、缓解疼痛的方法等,耐 心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 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