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验光法程序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939751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验光法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规范验光法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规范验光法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规范验光法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规范验光法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范验光法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验光法程序(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屈光检查屈光检查第一章 验光设备第一节 验光室长度: 视力表灯箱 5m 或 2.6m(反光镜)综合验光仪+投影仪 3.5m综合验光仪+视力箱 3m宽度: 1.5m 亮度: 半暗室其他: 安静、干净、通风、座椅舒适等第二节 视力表1.标准对数视力表(详见生理光学篇)2.主觉验光图/投影仪/视力箱高度:1.0视标与视线同高两视力表同高,间距一个头宽光线均匀( (1标准对数视力表 (1990年5月1日正式颁发的国家法定图表)7.27mm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0 7.27x1.259x1.259 7.27x1.259 7.274.0

2、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一. 远视力检查检查距离: 5m高度: 视力表1.0视标与眼同高检查顺序: 从低到高、先纵再横时间: 辨认视标不超过3秒视力记录:1. 5m 0.5以下视力每行都要辨认0.60.8每行容许错一个1.0及以上每行容许错两个2.如5m处不能辨认0.1视标,则走近至能辨认距离视力 = 辨认距离/5 x 0.1例: 2.5m能辨认0.1 则视力 = 2.5/5 x 0.1=0.053.如1m处不能辨认0.1,则观察指数(注:手指间隙应为手指宽度,背影应暗)例: 0.3m处看清指数 记录为CF30cm 相当于小数记法中 0.0

3、060.05m处看清指数 记录为CF5cm 相当于小数记法中 0.0014.如0.05m看不清指数,则观察眼前手动(距离关系不大)记录为HM5. 如无手动视力,暗室中检查光觉,根据距离记录光感例: 30cm光感 记录为 PL30CM再对光感进行定位(九个区),有光感记录为“+”,无光感记录为“-”例: +-第三节 反光镜最小高度: 视力表高的一半最小宽度: (视力表宽-PD)/2 + PD表面平整,不引起视标的变形光滑,无明显斑点、划痕,无破损,干净,不发霉第四节 标准镜片箱1.正、负球镜(S/Sph)2.正、负柱镜(C/cyl)正球镜 作用:矫正远视、矫正老视、中和法目测负球镜度负球镜 作用

4、:矫正近视、中和法目测正球镜度数量 34对, 0.12DS 20.00DS作用:矫正散光、中和法目测柱镜轴与度数量:24对, 0.12DC 6.00DC3.辅助镜片(1)黑片:遮盖单眼(2)针孔片:区分屈光不正性与非屈光不正视力异常使用:当视力无法矫正至正常时加针孔片,如视力有提升则为屈光不正性,重新验光如视力无提升或下降则为非屈光不正性,应立即转诊就医(针孔片)(3)裂隙片作用: 检查有无散光 测量散光轴位测量散光度使用:1.旋转裂隙片一周,比较视力有无差异如有差异则有散光,无差异则无散光2.如有散光,旋转镜片分别至最清晰与其垂直位用球镜矫正至最好视力,则光度小者为球镜度,两方向光度之差为散

5、光度(裂隙片)(4)十字交叉片作用:测量瞳距(使用可调式试镜架与笔灯)使用:1.双眼前插交叉片2.用笔灯分别位于单侧眼正下方照射角膜,被照眼注视其正前方3.调整试镜架瞳距旋钮至两眼十字线与反光点重合为止,试镜架上刻度即为瞳距(十字交叉片)(5)磨砂片作用:用于儿童遮盖单眼用(6)平光片作用:用于检查伪盲使用:不加镜片时表现为视力异常,加上平光片后视力好转即为伪盲(磨砂片)(7) 0.25DC交叉圆柱镜作用:1.判断有无散光2.精调散光轴3.精调散光度0.25DC0.25DC结构:+0.25D- 0.25D- 0.25D+0.25D( )00使用:检查有无散光1.将交叉圆柱镜镜柄放于45(135

6、)度翻转,比较翻转前后清晰程度如两面同等清晰无散光.如不同等清晰则有散光.2.再将交叉圆柱镜镜柄放于90(180)度,重复以上步骤检查散光.精调散光轴 将交叉圆柱镜镜柄与预测轴重合进行翻转,比较翻转前后清 晰程度是否相同 如相同则预测轴准确 如不相同则将交叉圆柱镜停留在清晰号位,将预测轴向红点 方向转10度(追红点) 再将镜柄与新预测轴重合,重复以上步骤至两面同等清晰为 止(进10度退5度)例: -1.00DC X 180(1)(2) 一号清调整为 -1.00 X 10 二号清调整为 -1.00DC X 170精调散光度 将交叉圆柱镜柱镜轴与预测轴重合进行翻转,比较翻转前 后清晰程度是否相同

7、如相同则预测度准确 如不相同则将交叉圆柱镜停留在清晰号位,如红点与预测 轴重合则加-0.25DC,如白点与预测轴重合则减-0.25DC至两面 同等清晰为止,每增减-0.50DC减增-0.25DS球镜例: -1.00DC X 180一号清调整为 -0.75DC X 180 二号清调整为 -1.25DC X 180(2)(1)(7) 0.50DC交叉圆柱镜作用:1. 5m用于球镜度的精调2. 30cm用于调节幅度的测量结构:+0.50D- 0.50D- 0.50D+0.50D( )00使用:5m精调球镜度 被检眼前置0.50DC交叉圆柱镜, 负轴置90度,正轴180度,观察交叉格子图。 如横线清晰

8、,添加正球镜.如竖线清晰添加 负球镜.直至横竖线同等清晰.(交叉格子图)33cm测量调节幅度 被检眼前置0.50DC交叉圆柱镜,负轴置90 度,正轴180度,观察33cm交叉格子图。 如横线清晰,添加正球镜.至横竖线同等清晰 的最低光度. 如竖线清晰,添加负球镜.至横竖线同等清晰 的最高光度. 如开始观察出现横竖同等清晰,添加负球镜, 至横竖线同等清晰的最高光度.计算步骤:1、调节幅度= 1 / 测试距离(米)-添加镜度2、储备调节=调节幅度1/23、可动用调节=调节幅度- 储备调节4、老视加入度= 1/ 工作距离(米) - 可动用调节(8)三棱镜作用:1.检查隐斜,测量隐斜度2.用于视标的分

9、离例:双眼平衡双眼垂直分离交叉圆柱镜3.双眼聚散力检查使用: 检查隐斜视(见马氏杆)双眼平衡(见后)三棱镜的光学特性三棱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向顶端移动(像与物相对位置)BaseBase三棱镜度1m1cm普林蒂斯定度法: 每米产生每厘米的直线距离定为1 个棱镜度 11cm(国标规定)Base1m1cm1cm弧度制以每米产生1cm的弧长记为一个棱镜度 1S: C: A: P:I / O:1.00U/D:0.00棱镜度的测量(X-Y)S: C: A:P:1.00B:360棱镜度的测量(P-B)棱镜底向表示法内外外上BU上BU下BD下BDBIBOBO底向内 BI Base In 底向外 BO Base

10、Out 底向上 BU Base Up 底向下 BD Base Down例:R:3 BI360度表示法001801809090 4545135135270270例:R:3 B360(9)Maddox 杆(马氏杆)作用:1.检查有无隐斜2.结合三棱镜测量隐斜度使用: 检查水平向隐斜时,使用水平向马氏杆检查垂直向隐斜时,使用垂直向马氏杆检查水平向隐斜视双眼屈光不正全矫双眼同时打开,右眼前加水平向 马氏杆.左眼前不加双眼同时观察点光源,左眼看点 ,右眼看一条竖线如线与点重合则无水平向隐斜如线在左边,点在右边则有外隐 斜,应加BI棱镜至线与点重合交叉性复视如线在右边,点在左边则有内隐斜 ,应加BO棱镜至

11、线与点重合同侧性复视检查垂直向隐斜视双眼屈光不正全矫双眼同时打开,右眼前加垂直向 马氏杆.左眼前不加双眼同时观察点光源,左眼看点 ,右眼看一条横线如线与点重合则无垂直向隐斜如线在上边,点在下边则左眼有上 隐斜,应加BD棱镜至线与点重合如线在下边,点在上边则左眼有下隐斜(通常称 右眼上隐斜),应加BD棱镜至线与点重合(10)渐进多焦点试戴片规格: ADD: +1.00D+3.50D作用: 用于渐进多焦点镜配后效果试戴使用: 远用屈光不正全矫,检查出Add,选取相对应的镜片. 在双眼前插上镜片, 参考刻线水平 检验远用、近用、渐变区等试戴效果第二章 客观验光法客观验光法:不依靠患者的主观表述,使用

12、仪器、设备测得被检眼屈光不正性质和程度的方法1.电脑验光仪2.检影3.角膜曲率仪4.眼底镜电 脑 验 光 仪检 影一.使用设备1.检影镜点状光检影镜带状光检影镜2.标准镜片箱二.检影的优点1.检影是一种客观验光法,不需要的患者的主观表述2.器械简单,出诊携带方便,成本较低3.检影对于儿童弱视,震颤眼等不宜用电脑验光仪的病例尤为重要三.检影的难点1.检影分为静态检影和动态检影,静态检影需完全放松调节动态检影要求检影速度快2.检影练习非一日之功,需勤加练习才能提高准确性与速度3.对于屈光介质出现混浊时不易观察影动四.检影前的准备与要求1.验光师、患者放松调节患者必要时散瞳2.验光师屈光不正全矫3.

13、验光室调至半暗室4.检影镜光带投射方向与被检眼视轴夹5度角观察5.验光师手持检影镜姿势正确且放松,保持检影距离6.验光师双眼同时睁开,遵循三个右,三个左观察7.验光时间短,定性摇动快,定量仔细五.检影的过程1.观察影动顺动-影动方向与检影镜摇动方向相同逆动-影动方向与检影镜摇动方向相反2.确定检影距离人工近视-检影的实质是人为地将被检眼的远点调整至检影位置,即验光师与被检眼距离称称检影距离,其倒数即为人工近视度检影距离 人工近视度1m -1.00DS 0.67m -1.50DS0.5m -2.00DS3.中和点影动不动点顺动与逆动的转折点顺动加正镜片,逆动加负镜片至出现相反影动,其转折 点即为

14、中和点,所加镜片总和为检影光度或中和光度4. 屈光不正度 = 中和光度 + 人工近视六.寻找中和点的方法1.过矫法顺动加正镜片,加至一定程度中和,再加即出现逆动逆动加负镜片,加至一定程度中和,再加即出现顺动2.前倾后移法中和点前倾为顺动,后移为逆动七.影动四要素1.方向2.形态光斑-无散光 光带-有散光3.速度 速度快-光度浅 速度慢-光度深4.亮度越亮-光度浅 越暗-光度深七.散光眼的检影顺动光带-一方顺动,另一方不动逆动光带-一方逆动,另一方不动(1)检影时两方都逆动加负球镜至一方出现中和,再加负柱镜至另一方中和,柱镜轴向为第一次中和向(2)检影时两方都顺动 加正球镜至一方出现中和,再加正柱镜至另一方中和, 柱镜轴向为第一次中和向(3)检影时出现一方顺动,一方逆动加负球镜至逆动向中和,再加正柱镜至另一方向中和, 正柱镜轴向为第一次中和向例: 0.5m检影 两方向都顺动,加+1.00DS垂直向中和,但水平向仍顺动,再加+0.50DC x 90至水平向也中和中和光度: +1.00DS/+0.50DC x 90人工近视: -2.00DS屈光不正度: -1.00DS/+0.50DC x 90 化简: -0.50DS/-0.50DC x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