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测技术 7物位检测技术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939619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检测技术 7物位检测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现代检测技术 7物位检测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现代检测技术 7物位检测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现代检测技术 7物位检测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现代检测技术 7物位检测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检测技术 7物位检测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检测技术 7物位检测技术(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第 7 章 物位检测技术7.1 液位检测方法7.2 料位检测方法7.3 相界面的检测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物位检测包括液位、料位、相界面位置的检测。液位指液体表面的位置。料位指容器中固体粉料或颗粒的堆积高度的表面 位置,一般固体物料在自然堆积时料面是不平的。相界面指同一容器中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在静止 或扰动不大时的分界面。相界面包括液液相界面、液固相界面等。7.1 液位检测方法7.1.1 直接测量法液位检测总体上可分为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两种 方法。直接测量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将容器中的液体 引入带有标尺的观察管中,通过标尺读出液位高度。通过标尺读数的液位计统称为玻璃管液位计。上一

2、页下一页返 回7.1.2 压力法 液体或固体对容器或堆积场地的底面产生一定的 压力。设物料的密度为一常数,则对底部的压力P与物 料的高度H成正比,即若容器底部不易安装压力表,可在靠近底部(距 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处接一压力表,对于上端与大 气压相通的开口容器,其液面的高度为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对密闭容器液位进行测量时,容器下部的液体压 力除与液位高度有关外,还与液面上部介质压力有关 。这种情况可以用测量差压的方法来获得液位。差压计的一端与容器底部直接接通,另一端通过 引压管与液面上部空间连通。若引压管中液柱高度为h2,差压计距容器底部的 距离为h1,液面高度为H,液体密度为,重力加速度 为g,容

3、器上部空间的压力为P,则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1.3 浮力法 利用液体浮力测量液位的传感器有浮子式(恒浮 力式)和浮筒式(变浮力式)两种。1、浮子式(恒浮力式)液位计浮子式是让浮子始终漂浮在液面上,其所受浮力 近似为恒定值。浮子的位置随液面升降而变化,把液位的测量转 化为浮子位置或位移的测量。浮子式液位计是将液面上的浮 子用绳索连接并悬挂在滑轮上,绳 索的另一端挂有平衡重锤。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当液位上升时,浮子所受浮力F增加,W-FG ,使原有平衡关系被破坏,浮子向上移动。浮子向上移动的同时,F减小,W-F增加,直到 W-F=G时,浮子将停留在新的液位上。该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浮子把液位的变化转换

4、成机 械位移的变化。2、浮筒式(变浮力式)液位计浮筒式是把一个比重比液体大的浮筒用弹簧悬挂 在液体中,浮筒所受浮力随液面升降而变化,这样就 把液位测量转化为浮筒浮力的测量。若浮子的重力为W,浮力为F,重锤的重力为G, 浮子漂浮在液面上时,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浮筒式液位计是将一封闭的中空金属筒悬挂在弹 簧上。筒的重量大于同体积的被测 液体重量。筒的重心低于几何中心,无 论液位高低,浮筒总能保持直立 姿势。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弹簧受 到压力的作用,故浮筒的位移不 能与液位变化相一致,而是小于 液位变化。当浮筒运动时,带动铁芯在差动变压器中运动, 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信号就代表了液位的变化。上一页下一页

5、返 回若浮筒处于某一平衡位置,则当液位升高H时,浮筒浸没长度增加h,弹簧 被压缩x,此时H=h+x。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1.4 电学法 电学法按工作原理不同又可分为电阻式、电感式 和电容式。1、电阻式液位计它是由两根材料和截面积相同的具有大电阻率的 电阻棒组成,电阻棒两端固定并与容器绝缘。电阻的变化可由电桥电路转换为电压输出。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2、电感式液位计电感式液位计是由不导磁管子、导磁性浮子和线 圈组成。管子与被测容器相连通;管子内的导磁性浮子浮 在液面上,浮子随液面高度变化而上下移动。线圈固定在液位上下限控制点。当液面变化时,浮子随液面移动,使线圈的磁路 的磁阻发生变化,所以线圈的磁

6、通随着改变,导致线 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3、电容式液位计电容式物位计的特点是:无可动部件,与物料密 度无关。其缺点是:要求物料的介电常数与空气介电常数 差别大,需用高频电路。(1)电极结构及工作原理a、沿立式圆筒形容器轴线插入一导体棒,与容 器内壁的导体构成一电容器,被测液体为绝缘物料。b、将导体棒用绝缘支架套装在金属圆筒中(两 者同轴),筒上下开口,或整体上均匀分布多个孔, 使内外物位相同。棒状电极与金属圆筒构成一电容器 。物料为绝缘性的。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c、沿立式圆筒形容器轴线插入一包有绝缘材料 的导体棒,若被测液体为导电性物料,则导体棒与物 料构成一电容器。对于两导

7、体间介电常数为的同轴线,单位长度的 电容量为假设电容器的带电量为Q;计算两导体间的电场强度矢量;计算两导体间的电压U;计算电容量:C=Q/U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对于结构(a)的电极,若电极长度为H0,沉没在液 体中的长度为HL,则2与1的差值越大,灵敏度越高;或d越接近D, 灵敏度也越高。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1.5 热学法1、热电法在容器壁上选定一系列测量点,并装上热电偶。将各测量点上热电偶的输出记录下来,并描出温 度热电势分布曲线。曲线上反映出第7个和第8个测量点之间产生了温 度突变,因此,液面就在第7和第8个测量点之间。2、热磁感应法在容器壁上选择一系列测量点,并在这些点上焊 上装有热敏磁

8、性材料的线圈,线圈中通以交流电。液面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线圈阻抗的变化。线圈阻抗的变化经交流电桥转换为电压输出。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1.6 超声波法 超声波在传播中遇到相界面时,有一部分反射回 来,另一部分则折射入相邻介质中。当超声波由气体传播到液体或固体中,或者由固 体、液体传播到空气中时,由于介质密度相差太大而 几乎全部发生反射。在容器底部或顶部安装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 发射出的超声波在相界面被反射,并由接收器接收, 测出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便可测出液位高 低。超声液位计按传播介质不同,可分为气介式、液 介式和固介式三种。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按探头的工作方式可分为自发自收的单探头方式

9、 和收发分开的双探头方式。单探头液位计使用一个换能器,由控制电路控制 它分时交替作发射与接收器。双探头式使用两个换能器分别作为发射器和接收 器。若超声波传播距离为L (发射器与相界面距离) 、传播速度为C、传播时间为t,则对于给定的介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可看成已知 ;t的测量一般是用接收到的信号触发门电路对振荡 器的脉冲进行计数来实现。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1.8 微波法 1、反射式微波液位计微波发射天线倾斜一定的角度向液面发射微波束 ,波束遇到液面即发生反射,反射波束由微波接收天 线接收。微波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微波功率为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2、调频连续波式物位计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2 料位检测

10、方法7.2.1 重锤探测法重锤连在与电机相连的鼓轮上。电机发讯使重锤在执行机构控制下动作。重锤从预先定好的原点处靠自重开始下降,通过 计数或逻辑控制记录重锤下降的位置。当重锤碰到物料时,产生失重信号,控制执行机 构停转反转,使电机带动重锤迅速返回原点位置。重锤探测法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检测方法,但在某些精 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仍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测量方法,它既可 以连续测量,也可进行定点控制.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2.2 称重法 一定容积的容 器内,物料重量与 料位高度应当是成 比例的。用称重传感器或 测力传感器测出物 料的重量,然后再 换算出料位的高度 。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2.3 电学法1、电阻式

11、物位计电阻式物位一般用作 料位的定点控制。在容器内的不同位置安 装两支或多支控制电极。当物料上升或下降下 某一位置时,即与相应位 置上的电极接通或断开, 使该路信号发生器发出报 警或控制信号。容器内壁为导体,作 为另一电极。要求物料是导电介质。2、电容式料位计与电容式液位计的原理相类似。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2.4 声学法 音叉式料位控制器是由音叉、压电元件及电子线 路等组成。音叉由压电元件激振,以一定频率振动。当料位上升或下降到触及音叉时,音叉振幅及频 率急剧衰减甚至停振。电子线路检测到信号变化后向报警器或控制器发 出信号。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2.5 光学法在储料容器一侧安装激光发射器,另一侧安装接 收器。当料位未达到控制位置时,接收器能够正常接收 到光信号;当料位上升到控制位置时,光路被遮断,接收器 接收的信号迅速减小。电子线路检测到信号变化后转化成报警信号或控 制信号。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2.6 微波法 在容器的一侧安装微波发射天线,在另一侧安装 接收天线。当料位较低时,定向发射的微波无衰减地直接为 接收天线接收。当料位升高到遮断微波束时,微波一部分能量被 反射、一部分能量被物料吸收。接收到的微波功率经电子线路转换成电压,并与 报警电路或执行器相接。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7.3 相界面的检测液液相界面检测与液位检测相类似。液固相界面的检测与料位检测相类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