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郊高中青年教师发展需求调研与思考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所“城市寄宿制高中” ,我校教师结构青年教师比重高,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让青年教师走得稳、走得远、走得优,成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课题经校长室研究,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初,对教龄八年内的青年教师开展座谈会活动,旨在倾听教师心声,帮助教师树立教育理想,完成专业发展规划,让青年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倍加呵护教师专业发展的“黄金前十年” ,践行师德,夯实基础,提升技能,对全校师生的发展负责,为创设“勤实、思辨、卓越”的北郊高中校园文化且行且思一、基本情况分析2011 年,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目的在于推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全校教师向骨干型、学术型、名优型教师方向发展在学校第三轮主动发展规划中,学校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教师成长规划、实施两大工程、科研先导、激励与保障”的行动计划三年来,我校名师培养工程,借力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专家、教授力量,先后培养了两批教学骨干教师,每期学员一年半时间,依托“4321 研修项目”的实施,通过施加外力引导,促进了一批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一批教师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 “8531 工程”先后由王飞飞、王萍、袁锋、顾松明、刘振东等老师负责,过程中也开展了系列化的实训活动。
客观评价,从措施与效果来看,成效显得不明显,规定动作“不规定” ,自选动作缺少,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内驱力略显薄弱,制约了年青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学校及时面对现实问题,从不同层面开展教师座谈会,真实了解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专业发展、工作与生活等方面的困惑、问题等希望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梳理、剖析,提出帮助教师发展的针对性措施二、教龄八年内教师基本情况教龄八年内教师总人数达 54 人,其中语文 7 人、数学 14 人、英语 9 人、物理 7 人,占总人数 69%其中 29 人已经担任过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取得市级教坛新秀人数偏少,教师之间专业发展不均衡三、恳谈会情况反馈本次座谈会分三次进行,第一次为教龄五年内的教师、第二次为教龄六到八年教师,第三次由校工会组织的教龄三年内八位教师的恳谈会前两次恳谈会由刘振东、柏露枝老师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发展中的经验、问题、困惑如下:1、 共性:希望学校加大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提醒力度例如,帮助教师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从教一年、三年、五年内的发展重点本科毕业第六年可以参评中学一级职称,学校要加强评选细则的解读,并及时告知老师。
关于论文写作、课题研究老师们十分向往带着课题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对于论文发表等科研成果,希望学校加大奖励力度关于外出交流学习老师们一致希望学校多组织教师外出向名校、名师学习,见多才能识广希望学校合理安排好外出观摩教师的课务问题2、 个性:(1) 高一年级教学中的困惑教师们反映,学科教学中总是显得很“忙碌” ,任教一个班与两个班,产生的差异很大2) 如何应对学困生问题在起始年级中,老师们高度关注班级的后进生,对于学生不及时上交作业、不能完成规定作业等情况新教师不能作出对学生的科学评价与处理3) 课堂教学中,年青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风格的彰显显得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成熟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人格魅力、教学风格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胜人一筹年青教师需要不断积累经验4) 班级学科成绩滞后,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高二某数学教师希望年级管理层要有宽容之心,班级成绩的滞后,是多方面原因所致该教师在高一教学时,任教班级成绩名列前茅在高二教学中面临了很大的困难,希望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化解5) 年青教师有当班主任的愿望,希望学校给予班级管理的机会在从事班级管理一年、二年、三年中,希望学校委派优秀班主任给予青年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例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建设、优秀学生培养、后进生转化、家校联系等方面给予“通识培训” ,让年青的班主任忙而不乱。
6) 年青教师如何权衡学科专业发展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张明老师坦言,近年来加入金剑锋班主任工作室后,由金剑锋老师的“水文化” ,到自身班级的“正文化”的诞生,感觉到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在学科教学方面却略显迟缓7) 多听课与琢磨,是青年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英语组黎娟娟、生物组陈佳昕、物理组季正华等老师认为,多听取校内外优秀教师的课,在观摩中思考与学习,在课堂观察中反思同时,刘振东老师也指出,课堂观察不是简单的复制,课堂教学需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观念”与“理解” ,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8) 年青教师课堂管理、掌控能力需要加强关注课前精心备课,课后学生问题剖析与作业订正,更要关注 45 分钟的课堂学习效率关注课后的反思与改进,更要聚焦课前的深刻性分析与预设,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与把握,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3、 负责人对话交流①刘振东老师观点“8531 工程 ”的宗旨是“帮忙不添乱” ,做点实事,对年青教师的发展有帮助认可教师的事业型、职业型的形态,希望在教学、管理、教科研三个层面给予支持年青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个人想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个人首先要有明确的规划。
五年内的教师计划在“面子工程”上下功夫,一是语言表达(演讲) ,二是粉笔字计划在期中考试后,进行现场交流,结果分“合格与整改”评价②柏露枝老师的观点年青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加强对课例的研究外出学习是必要的,如果个人阅读三年专业期刊,效果会更明显撰写学术论文,首先从撰写教育叙事开始,要善于从平凡的事例中提炼出事理,多阅读学术期刊上的优秀论文,多思考,勤动笔,论文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程同时,希望年青教师,要及时将自己的教学业绩转化为“教学成果” ,将日常性的事务性工作与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发展等有效结合四、思考与举措1、关于职称晋级根据档案统计,预测我校晋升中学高级教师的情况如下:2015年 24 人、2016 年 31 人、2017 年 25 人;晋升中学一级情况:2015年 17 人、2016 年 13 人、2016 年 14 人、2017 年 11 人根据现状,学校提出以下应对策略①加强职称评定细则的解读指导工作教师发展中心将邀请王萍、刘青等担任过职称评委的教师,进行主题性的培训,为近年来有职评需求的教师提供指导和服务②学校将主动与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对我校未来几年面临的高级、一级职称评定“高峰年” ,给予理解与政策上的支持。
2、关于课堂教学对年青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多研究“常态课” 青年教师每学期规定开设一节常规课,邀请教研组内老师参与点评,敢于接受不同的评价,在“砥砺”中促进自身的发展3、关于 8531 工程“分组”的意见基于我校级部办公机制,经调研,决定采用“同学科”针对研讨与“异学科”通识研修现结合的方式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发展的两条主线:备课组的重心在于各学段的学科教学;教研组的重心是教师的发展、课程(活动)的创生与实施语文、数学、外语依托学校三大学科教学工作室其他组合以各自教研组为单位,结合大文、大理组合开展研讨活动4、关于班级管理工作年青教师要主动承担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在每学期末向教师发展中心申请,教师发展中心将意见转达到各级部,争取更多的年青教师走上班级管理岗位学生发展处、班主任工作室等职能机构,要加强对“新手型”班主任的培训、跟踪服务工作从制度上帮助年青熟悉岗位工作,少走弯路5、关于师徒结对“师徒结对”的形式与内容亟待改进学校将结合座谈会中老师们的意见与建议,课程发展处将制定出我校新时期师徒结对工作与评价方案,努力实现“传、帮、带”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