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194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中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时间: 90 分钟分值 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6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60 分)1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曾经写到:“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文中“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主要是指A外来商品受到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西方各国要求自由平等通商被拒绝C清王朝恪守朝贡贸易体制D清政府厉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2 “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 处于贵族的最低层

2、;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 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下列关于中国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治国搭建了政治舞台B明清之际的“士人从商”反映抑商政策转变,等级观念淡化C面对鸦片战争失败,当时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D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3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 A.铁锄 B.曲辕犁C.翻车 D.棉布4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 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

3、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 “秋七月,初税田” B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C “除井田,民得卖买” D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5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表明A.唐代四民界限模糊 B.唐代商品经济繁荣C.宋代小农经济衰落 D.宋代科举制的发展6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金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金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弘年间,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 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B贵

4、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7 朱子大全指出: “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关乎到封建社会的稳定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2 8余英时在一书中指出“15 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 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B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

5、准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9唐代,尚书省之下设有工部,“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工部之下又设有工部司, “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由此可见在唐代A尚书省是三省之中最重要的部门B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C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D尚书省是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政务部门10据白寿彝 中国通史 记载: 六朝时期大中型墓葬多数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乃至两广与云南等地呈渐次下降分布,随葬品规格也依次降低。据此我们可以推断A南方依然保留宗法分封制度 B官僚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

6、严C中原人口南迁逐步开发江南 D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经济重心11 1929 年到 1933 年,中国垦业银行、中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新华商业银行、中国农工银行、东莱银行等众多银行纷纷自北京、天津等地迁至上海。这反映出A日本入侵京津冲击当地金融业 B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得到巩固C经济危机促进金融业战略调整 D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12 1913 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 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振兴民族产业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抢

7、占国际市场A. B. C. D. 13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B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4 19 世纪末,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武汉地区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1890年创建两湖书院(黄兴毕业于此),1896 年开始编练湖北新军。这表明张之洞A支持孙中山革命运动 B赞同维新变法运动C顽固手段维

8、护清统治 D顺应潮流推行政策15 下表是 19281930 年 “南京国民政府岁出总额与部分支出比率”( 部分 )( 数据整理自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此表说明时间岁出总额(万元)军费支出占百分比债务支出占百分比经济建设占百分比3 教育支出占百分比1928 年49700 49.7 33.3 0.6 1.5 1929 年61875 42.9 33.4 0.4 2.6 1930 年71200 43.8 39 0.2 2.0 A.巨额债务支出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资金短缺停滞不前C.国民政府关注民众生活高度重视教育D.国民政府重心在于排除异己稳定政局16在 1927 年以前,外国货物在

9、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 ,1931 年则提高至10% ,1933年提高至20% ,到 1934 年更是达至25% 。这体现了()A日本侵华影响西方在华经济 B北伐战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C西方各国对中国抗日的援助 D中国关税自主权的逐步收回17 1883 年, 字林沪报报道: “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C兴办实业热潮逐渐掀起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18孙中山先生在青年时期曾上书李鸿章,赞赏李鸿章等洋务派“育才则有同文、 方言各馆,水师、 武备

10、诸学堂; 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后先辉映矣” 。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意思的是()A社会有识之士认可洋务运动 B孙中山肯定洋务运动全面改革C洋务派的活动引发社会变革 D中国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19外国棉纱“初时只销售于九江、南昌、广信、饶州,继至吉安、临江、抚州、建昌,今年( 1898 年)遍及瑞州、袁州、赣州、宁都、南安等处,通省皆已流通,价值不下一千万两。从前妇女手纺之纱,(至此)几乎无人过问”。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手工纺纱业繁荣 B中国自然经济没有发生变化C洋纱在中国内地市场畅销 D民族纺纱业发展得极其缓慢20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

11、史 。读图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4 A改变了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 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C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 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2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然而在1992 年,广东人仍然担心来自北京的黄灯和红灯,他们亟想看到绿灯信号。1992 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是()A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D “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2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 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 亩,

12、1990 年下降为 8 亩,1997 年又下降为 7.65 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 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3 现代汉语词典1978 年第 1 版收录“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至 1996 年第 3 版增加收录的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 年第 6

13、 版增加收录的有“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这主要反映了我国A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 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241964 年开始,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 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这反映出当时A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B工业结构发生变化C战争思维成为主导 D “左”倾错误开始出现25据统计, 1987 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 种减少到 60 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 种减小到 26 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

14、 种减小到23 种。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B、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C、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D、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26 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论讨和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转移了党的工作重心27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 “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 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 , 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C中共十四大之后 D改革开放初期28依据下图判断,在该“五年计划”时期5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 “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9下图是19561964 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60 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