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第4篇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2096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管理-第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现代企业管理-第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现代企业管理-第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现代企业管理-第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现代企业管理-第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管理-第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管理-第4篇(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企业管理第4篇 现代企业技术管理本篇共4章第11章 企业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管理 第12章 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13章 设备综合管理 第14章 技术经济分析第11章 企业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管理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现代企业如何进行创新,从而能最 大限度的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3C)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可以说,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必须具 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第11章 企业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管理本章共分3节11.1 现代企业创新11.2 新产品开发管理11.3 价值工程11.1 现代企业创新一、创新对企业的意义二、企业创新的内容(一)观念创新 (二)体制创新(三)管理创新 (四)技术创新11.2 新

2、产品开发管理一、新产品的概念与分类(一)新产品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从未被生产过的具有一定新质的产品。(二)新产品的分类二、新产品的开发(一)新产品的开发方式1、自行研制2、技术引进3、自行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二)新产品的开发程序调查研究 构思 筛选 产品 设想 可行性分析 新产品设计研制 试销 正式投放市场(三)新产品的开发管理1、制定新产品开发计划2、加强新产品设计管理3、加强新产品工艺管理4、新产品试制与鉴定11.2 新产品开发管理三、新产品开发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一)专利技术1、专利权所谓专利权,是指发明创造人对 其依法授予专利的发明、实用新型 和外观设计所享有的权利。2、专利权的分类(1

3、)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3、专利权的期限(1)发明专利:20年(2)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10年(二)专有技术指未申请专利的技术知识、技巧和经 验等,也称为技术诀窍。(三)商标11.3 价值工程一、价值工程的产生和发展二、价值工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一)价值工程的含义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 ,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 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 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二)价值工程中的功能与成本1、功能与必要功能2、寿命周期成本(三)价值工程中的价值及提高价值的 途径1、价值所谓价值(V),就是对象所具 有的功能(F)与获得该功能的全 部费用

4、(C)之比。2、提高价值的途径(五种)(四)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1、价值准则性原理2、功能本质性原理3、功能费用动态相关原理11.3 价值工程三、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一)准备阶段(二)分析阶段(三)创新阶段(四)实施阶段四、价值工程工作程序的几个重要环节(一)对象选择的方法1、经验分析法 2、百分比分析法3、同量纲价值比较法 4、ABC分析法(二)功能定义1、什么是功能定义2、功能定义的目的3、功能定义的方法(三)价值工程的成果评价第12章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现代企业中质量、质量成本的有关概念以及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ISO9000的基本

5、知识。第12章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本章共分5节12.1 质量与质量管理12.2 全面质量管理12.3 质量控制12.4 质量成本12.5 ISO9000与质量认证12.1 质量与质量管理一、质量与质量特性(一)质量的概念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 特性总和。(二)产品质量的特性1、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类型产品的质量特性性能、可信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 、时间性2、服务类型产品的质量特性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 、舒适性、文明性3、软件类型产品的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 可维修性、可移植性、保密性12.1 质量与质量管理二、质量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意义(一)质量管理的概念

6、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 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 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 能的所有活动。(二)提高质量的重要意义提高产品质量对人民、对国家、对企业 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一)质量检验阶段(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2.2 全面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与原则(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从让消费者完全满意着想,企业各部门综合进行开发、保持、 改进质量的努力,以便最经济在进行生产 和服务的有效体系。(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2、全员参与质量管理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4、多方法的

7、质量管理(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决策;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2.2 全面质量管理二、PDCA循环(一)PDCA循环的概念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二)PDCA循环的特点1、大环带小环2、阶梯式上升3、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12.2 全面质量管理三、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 统计分析方法(一)排列图法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 帕雷托图。例如,某厂对6月至9月份492号球 铁曲轴机加工废品数调查结果如 教材P256表12-2所示,则

8、排列图 如右所示。12.2 全面质量管理三、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 统计分析方法(二)因果分析图法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 鱼刺图、树枝图。清洗工序易磕碰精镗后易伤活塞CK300机床易掉活塞铁质滤油盘易伤活塞打字机易伤活塞铁轮搬运箱易抖动培训不 足考核不 严无拿放活塞 正式规定路面不平检查站夜间照 明不足环6B T 发 动 机 活 塞 磕 碰 伤材质软铝屑细小难清理操作随意性大轻视磕碰伤工位器具不完善成品检查与其他产品太近料人机法例如,某厂6BT发动机 活塞磕碰伤因果分析图 的结构如右所示。12.2 全面质量管理三、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 统计分析方法(三)分层法对遇到的质量问题按 人、机、法、料、环境

9、 等影响因素进行适当的 层叠分组,解决问题的 思路就比较清晰了。例如: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可以选用A、B、C三个产 地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方 法。对2004年4月份生产的2028件产品(包括不合格 品)的调查结果,按材料的产地和采用的加工工艺 进行分组整理的结果如下表所示。12.2 全面质量管理三、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 统计分析方法(四)散布图法散布图又称散点图图12-5 强正相关图图12-6 弱正相关图图12-7 强负相关图图12-8 弱负相关图图12-9 曲线相关图12-10 不相关12.2 全面质量管理三、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 统计分析方法(五)调查表法调查表又称检查表、 核对

10、表。例如,某厂对冰箱外观 质量缺陷位置调查表如 右表所示。12.3 质量控制一、质量控制的概念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 、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二、工序质量控制(一)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工序质量控制是为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规定的界限内所进行的活动,其 目的是保证工序能稳定地制造出合格的产品。12.3 质量控制二、工序质量控制(一)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二)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1、工序能力指数法工序能力是指工序的加工质 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是工 序处于稳定状态(控制状态)下 生产的产品质量特性值的正常 波动幅度。2、直方

11、图法12.3 质量控制三、控制图的基本原理、种类及其作用控制图也被称为管理图,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发明的,因此也称 休哈特控制图。控制图是既是反映质量特性值随时间变动情况的图表,又是判断 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保持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正常状态的有效工具。(一)控制图的基本原理质量特性值O时间或样本号UCLCLLCL12.3 质量控制三、控制图的基本原理、种类及其作用(一)控制图的基本原理(二)控制图的种类1、计量值控制图2、计件值控制图3、计点值控制图(三)控制图的作用1、工序分析2、控制工序质量状态四、控制图的绘制1.搜集预备数据2.计算控制界限3.作分析用控制图并判断工序 是否处于稳

12、定状态4.应用控制图控制工序12.3 质量控制五、控制图的观察分析(一)控制图的点子全部在控制界限内(二)点子的排列无缺陷UC L CLLC L链LCLCLUCL复合链倾向LC LCLUC LLCLCLUCL 1/21/21/21/2接近中心线LCLCLUC L1/31/32/32/3接近控制线周期性变动CL12.4 质量成本一、质量成本的概念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 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 成的损失。二、质量成本的构成(一)运行质量成本1、预防成本;2、鉴定成本;3、内部损失成本;4、外部损失成本。(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三、质量成本水平的确定一般来说质量水平决策应考虑的因素有

13、 :用户的需要或期望、企业的需要和产品 目标成本水平的决定。12.5 ISO9000与质量认证一、ISO9000的由来二、质量体系认证(一)认证制度的由来质量认证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作 为一种外部质量保证的手段逐步发展 起来的。(二)认证制度的概念认证制度包括产品和质量体系的认 证、认证机构的认可两方面的内容。三、ISO9000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差异(一)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而ISO 9000族标准是一项科学技术成果;(二)ISO 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科学发展的产物;(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 较ISO 9000族标准广。第13章 设备综合管理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现代企业中设

14、备管理的方针、原则,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管理,设 备的更新的决策方法等。第13章 设备综合管理本章共分4节13.1 设备管理概述13.2 设备的前期管理13.3 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13.4 设备的改造与更新13.1 设备管理概述一、机器设备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机器设备是现代企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二、设备管理的方针与原则(一)设备管理的方针1、坚持“依靠技术进步”的方针;2、贯彻“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3、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二)设备管理的原则1、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2、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3、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4、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5

15、、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13.1 设备管理概述三、设备管理的任务(一)保持设备完好;(二)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三)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四)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13.2 设备的前期管理一、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性(一)设备投资阶段决定了几乎全部寿命周期费用,影响着企业产品成本。(二)设备投资阶段决定了企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系统功能,影响着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三)设备投资阶段决定了装备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影响到企业装备效 能的发挥和可利用率。二、外购设备的选型(一)设备选型应遵循的原则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二)设备选型应考虑的问题生产率、工艺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

16、 、安全性、环保性13.3 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一、设备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设备,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合理配置设备;(二)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三)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四)配备合格的操作者,调动操作工人的积极性。13.3 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修理二、设备的维护保养(一)设备完好的标准1、设备性能良好;2、设备运转正常;3、设备消耗正常。(二)设备的三级保养制1、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日保养和周保养;2、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协助,按计划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 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毛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 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3、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