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复习阅读延伸题方法总结及练习方法总结及练习

上传人:ZJ****3 文档编号:5172010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复习阅读延伸题方法总结及练习方法总结及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 复习阅读延伸题方法总结及练习方法总结及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 复习阅读延伸题方法总结及练习方法总结及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 复习阅读延伸题方法总结及练习方法总结及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 复习阅读延伸题方法总结及练习方法总结及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复习阅读延伸题方法总结及练习方法总结及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复习阅读延伸题方法总结及练习方法总结及练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册由 User 创建阅读延伸题方法总结及练习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 式的体察、阐发和评价。考试 说明2.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 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阅读延伸读懂作者,了解作者的深层意思读出自己,说出自己对文本的感 受,属于个性化解读走进去,跳出来文中画线的“人的一生, 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一句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 考?请结合原文,联系实际谈 谈你的认识。回顾 练习审清题干要求这句话使我想到,不管多么穷困,也要保持高尚 的操守。文中的徐阿婆为了还清赃官助济她的钱 ,忍受病痛和穷困的折磨,早出晚归出外摘茶挣钱 ,在临死之前终于将钱还清。徐阿婆虽穷但追求 清名的节守

2、让人敬佩。生活中有很多同徐阿婆一 样虽穷但保持着高尚人格操守的人。伟大的民主 战士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政府的救济粮,他 的精神让人钦服;四川地震灾区很多人们,面对家 破人亡的惨境,没有一味要求政府补贴或做违法犯 罪的事情来谋取钱财,而是依靠自身力量,在灾难 中奋起,重建家园。 人的一生,可以穷困,但 不可因为穷困而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我”的观点或认识走进文本, 从文本中找依据过渡联系实际结论总结 方法读出自己读懂作者一二三总结文本说比如说四所以说我说题干说我的人生可以没有波涛汹涌,可以 干涸,但一定要清澈,不允许自己的人 生有污点。就像包青天,他身处高位时 公正判案,不徇私枉法,才使得一

3、个又 一个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留得一身清 白在人间;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的公车 从来不做私用,他从没有利用权力谋取 个人利益,他的一生是清廉的。正是因 为他们的人生之河清澈见底,才使得他 们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纠错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南宋 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大散关就在此地,诗人曾在这里 驻守。梁启超称赞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请根据 这首诗的内容概括陆游的“男儿”本色,并联系你 的阅读积累或社会现实,谈谈你对“男儿”的认识。

4、练习概括陆游的男儿本色虽遭弃置,但报国雄心不减;虽壮志难酬,但爱国之心矢志不移; 有勇于担当的家国意识;有心系国家安危的责任感。 分析 放翁男儿本色尽显于本诗,西风烈, 烽烟起,山河碎,自身危,然而他所喊出的是 横槊赋诗,是魂绕梁州。他的男儿本色,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是“进亦忧退亦 忧”的风骨。我认为,“大丈夫当带三尺长 剑立不世之功”。男儿本色即是担当责任,报 效祖国。三国中义薄云天的武圣关云长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不忘兄弟情主臣恩, 水淹七军擒于禁克庞德尽显报国魂兴汉志,此 真男儿。而当今男儿皆以娇嗔为美伪娘尽出, 啃老为业不思进取。此类男子何颜苟活于世! 我的认识是:男儿本

5、色是担当,是以一身本 领报效祖国。参考陆游“山河兴废供搔首”,心系国家安 危,“梦魂犹绕古梁州”,愿以一己之力扶大 厦于将倒的所思所为,体现了他的“男儿”本 色:以天下为己任,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 运相连系。我认为,“男儿”本色就是敢于 担当,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心。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为国家的命运 奔走忙碌,呼吁民主,都是“男儿”本色的彰 显。因为心中有国家,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他们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并有坚定的信 念为之奋斗,使自己成为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参考陆游的“男儿”本色指他心系国家安危 ,胸怀报国之志,将对个人安危的

6、忧虑放在对 国家的担忧之后,实乃为大胸襟,大丈夫!即 使他不被重用,其对故乡赤诚之心依旧。我 认为,真正的男儿应有博大的胸怀、坚定的信 仰,不汲汲于一己之利,不慌乱于世事喧嚣。 当我吟着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时,我看到一个将天下苍生的忧苦装在心中的 男儿;当我诵着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时, 我看到一个笃定地愿为国奉献的男儿。他们 不因己身不得志将心系在“我”上,不因世事 浑浊易其心志,真乃有胸襟,有抱负的男儿! 参考鉴赏陆游: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 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 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

7、的诗人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 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 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 激情,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词作量 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 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背景长安这个汉唐故都,是华夏强盛的象征 ,也是西北的政治、军事中心之地。陆游急 切地盼望南宋统治者能从金人手里收复长安 ;他从军南郑,时时遥望长安,寄托其收复 故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 。诗人当时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 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的景象,激起了对 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进而抒发了 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忧国伤时的深情。 首句“幅巾藜杖

8、北城头”,“幅巾”指 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藜杖” ,藜茎做成的手杖。“北城头”指成都 北门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 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 ,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 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 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形容风 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 ,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 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 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 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 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 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

9、“满怀愁”。 “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 ”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 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 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 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 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 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 。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怎能不感到深切的关 注和无穷的忧虑呢?这恐伯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 ,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 代有鸿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 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

10、却是“杜陵 秋”。杜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置杜县,汉宣帝陵 墓在此,故称杜陵。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 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 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杜陵秋”三 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 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 ,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 “山河”在此代表国家,国家可兴亦可 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身世”指所 处的时代。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 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 ,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真令人搔 首不安

11、,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 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 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意指 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语出元振稹唐 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 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 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 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 (1172)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 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 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 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啊!诗人虽然离 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 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 韵

12、悠长。这首诗主要写诗人登城所见所想。写法 是记叙与抒情相结合。开头两句记叙出游的 地点、时间和感受,并点明题目。第二联写 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第 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山河兴废”和“身世安 危”。最后追亿“横槊赋诗”,激起壮志难 酬之悲。全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 。 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清楚,感情激愤, 爱国热情跃然纸上。此外,如语言的形象, 对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艺术特点。唐邕两次直言进谏都 得到了皇帝采纳,这引发 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结合现实,请谈谈你的认 识。(不少于200字) 作业示例(10分) 唐邕两次直言进谏均得到了皇帝的采纳,皇帝听取他 的意见,才能做到赏罚分

13、明,治国有方。我认为,执 政者应广开言路,善于采纳意见,才能更好地处理国 家事务。齐王听取了邹忌的进谏,广开言路,才能使 “燕赵韩魏皆朝于齐”。魏征直言进谏,皇帝采纳, 以规范自己的行为。楚王听信佞臣,不善于纳谏,放 逐屈原,自己也落得个首身异处的下场,这也是不纳 谏的后果。在今日的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 听证等制度使执政者更好地从人民当中获得意见,因 为有此制度,才能使得代表们积极发言,从各个角度 提出尖锐的意见和良好的建议,我们的国力也因此逐 渐强盛。因此,执政者需善于采纳意见,才能更好地 治国。示例 皇帝多次采纳唐邕的进谏,从而振兴国家。这 使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虚心听取他

14、 人建议,才能发现不足,完善自我。齐王正是 因为接受了邹忌的进谏,最终“战胜于朝廷” 。后主刘禅也是接受了诸葛亮的出师表, 才能禅补缺漏,才能使行阵和睦。可见,咨诹 善道,察纳雅言是何其重要!是的,在我们的 成长之路上,听取他人意见并虚心改正是必要 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所以我认为,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或错误 时,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并改正,才能不断完善 自我。示例 文中唐邕两次进谏都取得了成功,除了因为 他有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有勇气。当皇 帝酒醉言曰要杀范洪时,全朝只有唐邕有勇 气出来直言进谏。在军人负担重时,亦只有 他有勇气进谏,使军人减负。如果他没有勇 气,这一切便都是空谈。观唐朝盛世,魏征 是一位大功臣,他直言进谏,是唐太宗如得 明镜,得以自省。若他没有勇气,便不敢直 言进谏,那又怎么会有盛唐之景呢?所以勇 气,是成功的基石,在现下,我们亦应拿出 勇气,不畏艰险,迈出脚步,走向成功! 拿个高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