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1889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的时间性 与汉语的空间性不是引言的引言:n我对徒弟像亲生儿子一样。n我对徒弟像亲生父亲一样。n徒弟对我像亲生父亲一样。n徒弟对我像亲生儿子一样。n她是李敖的崇拜者。 n李敖是她的崇拜者。*2n郭美去看望被丈夫打伤的李大爷。n李大爷去看望被丈夫打伤的郭美。n张梅去看望被丈夫打伤的郭美。n大科学家童第周小的时候家庭条件很艰苦,夜 里经常去路灯下读书学习。n打篮球一定要熟悉规则。n有它在手,烦恼快走。n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n横看成岭侧成峰。*30.引言 A land shapes the language of the people who live there. A language

2、also shapes the way its speakers see the land. -Australian National MuseumHumboldt (1999: xiv-xv)提出的“内蕴语言形式”(inner linguistic form)观:语言的内在语码(internal code)是民族 精神在语言结构中的内化,其论旨就是语言与民族思维之 间的统一关系。 Humboldt语言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语言之间的差异源自民 族世界观的差异。每一种语言都是民族世界观的历时积淀,包含着一种独特 的世界观,能折射出一个民族观察、感知和理解世界的独 特方式。 我们认为,Humbold

3、t关于语言与民族思维的统一性问题, 在英汉对比研究领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考察内容。 *4英汉语在许多方面存在共相,但又具有多 方面的殊相。学者们(如连淑能 1993;潘文国 1997; 何善芬 2002;汪德华 2002,2003;等) 在考察英汉结构差异时发现:英汉的个性 差异主要表现于形合与意合、聚集与流散 、繁复与简短、静态与动态、客体意识与 主体意识、个体思维与整体思维等。吕叔湘先生曾强调,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 不难,追究其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 ,而这恰恰是语言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 引自王菊泉、郑立信 2004(序2):1) 。*5我们认为,英汉之间的形合与意合、聚集与流散、繁 复与

4、简短、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等差异只是这两种语 言结构差异的各种枝叶性表象,潜埋于其深处的根由 在于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这种根由主要缘起于这两种语言不同的人文精神,即 不同的世界观:英语对世界的认知是时间重于空间, 而汉语则是空间重于时间。这种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并不具有排 他性,因为任何语言都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我们在此仅从英汉的语言特质来考量这一问题,提出 概而言之的看法,认为这两种语言在时间性和空间性 上各有偏爱和取向。*6 基本观点:时间性世界观是把握英语 形合、聚集、繁复、抽象思维、客体意识 、个体思维特征的管钥,而空间性世界观 则是洞见汉语意合、流散、简短、

5、具象思 维、主体意识、整体思维特征的关键。 英语的时间性本质特征是连接性、延续 性和不可逆性,而汉语的空间性本质特征 则是离散性、块状性和可逆性。 需提及的是,在此所谓时间性,是指 注重于对事物的行为或过程的反映和描述 ;所谓空间性,是指偏重于对事物本身的 反映和描述。 *71.时间与空间所有事物都有空间和时间的规定性:在 某一特定的时间处于某一特定的空间。也就是说,世界诸事物基本上可归入时 间和空间两大范畴。那么何谓时间?何谓空间?*8universe:有两个构素:“uni”和“verse”,前者表示“唯一”,后者表示“旋转”,整词的本意是“唯一存在的又不停旋转的事物”。world:从词源学

6、上看,也有两个构素:“wor”和“ld”,前者意指男人,即“man”,相当于“vir”;后者意指生命或年龄,即“life or age”。因此,“world”的本意是“男人的生命或年龄”,即“the life or age of a man”。不难看出,英语中不论是“universe”抑或“world”,其原始词义均与时间有关 。*9宇宙:由“宇”和“宙”两个词组成,“宇”指一切的空间,“宙”指一切的时间,四方上下曰宇, 包括东、南、西、北等;古往今来曰宙,包括过去、现在、白天、黑夜等。宇宙就是在空间上无际无边、时间上无始无终、按客观规律运动的物质世界,即事物所有的时间和空间。世界:哲学上又称

7、“宇宙”为“世界”,其中,“世”为“时间”(如“永世”等),“界”为空间(如“国界”等)。尽管汉语对“宇宙”和“世界”的认知是时空兼具,可我们在此至少可以看出,英语对“universe”和“world”的认知是以时间为聚焦。但是,汉语的“乾坤”和“寰宇”等概念,则均与空间概念紧密关联。乾坤:天地。 寰宇:整个天下。*10时间,是各种事物生灭的运动变 化过程,是事物在某一空间出现 的前后次序。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形状和运动 变化的场所,是实体的量的体现 。*11事物在时间中存在,展现其运动变化; 事物也存在于空间,展现其数量、范围 、厚薄、高低、离合、聚散、大小、左 右、上下、具体形态、具体运动。

8、时间,只有从这些具体形态的运动和消 长中才得以具化。换言之,时间是无形 的,其表现形式往往栖于事物的行为、 动作或变化,人类需要从事物的行为、 动作或变化中去认知时间的特征。时间离不开空间,空间显现时间。时间 就是变化的空间(如四季春夏秋冬); 空间就是运动的时间(如二十四节气) 。*12时间是事物运动的基本属性,若没有运动的 相对性,就无法感知时间;空间是表明事物 运动延展程度的物理量。这是两者最为基本 的关系。大而言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具 有其相应的时间性,又具有其相应的空间性 。时间有长有短,有快有慢,但所表现的,都 是事物行为、动作或变化的过程。空间是具 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

9、运动的表现形式。总之,空间就是事物,时间就是事物运动的 过程。*13在人类生活中,时间和空间又是人类对事 物的体验,是人类从具体的事物及其运动 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人类对事 物的认识和描述必然会受到人这一主体意 识的影响。人类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必然含有人类的主观成分,不可规避地受到人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的影响,由此难免会导致与客观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存在一定的差异。*14*15英民族与汉民族生活于不同的时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时间和空间的意识必然会受到各自长期沉积而成的社会文化的制约,形成独特的事物认知特征和表述方式,体现在语言上就是两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昭显出Humboldt所言的每一种语言都

10、包含着 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通过对英汉语言结构的考察,我们发现,英语结构基本上属于时间性,而汉语结构则基本上是空间性。这观察能得到徐通锵(2005:9-13)的支持:印欧语(英语属于印欧语)重时间,而汉语则重空间。*162. 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1a)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1b)My homework, I have finished it. (1c) My homework I have finished. (1d) I my homework have finished. (1e) My homework has fin

11、ished.(2a)我做完作业了。 (2b)作业我做完了。 (2c)我作业做完了。 (2d)作业做完了。(3a)If you dont do it, Ill do it. (3b)你不干,我干。 (4a)I am a student, he is a student, we all are students. (4b)我是学生,他是学生,我们都是学生。 (5a)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if you know the enemy as well as yourself. You will win one battle and

12、lose one battle if you know yourself but leave yourself in the dark about the enemy. You will lose every battle if you leave both the enemy and yourself in the dark. (刘宓庆:1991:159) (5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 ;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谋攻) 在英语中 ,这属于偏置(dislocation)结构:句子的某一成分离 开正常的位置,且其位置由另一形式填补。其实,英 语中有左偏置(left dis

13、location)结构,如“Tom, I like him.”,也有右偏置(right dislocation)结构,如“I like him, Tom.”。汉语:“名以物出,词随事来”:n钢笔,我已替你装好了你喜欢的墨水。n客人来了。n来了客人。n主席台上坐着20位领导。n20位领导坐在主席台上。n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n人亡政息: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不在其位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19(6) In creating a new set of communication out of a previously existing one, translators ar

14、e inevitably acting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ir own social condition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rying to assist in the negotiation of meaning between the producer of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and the reader of the target-language text, both of whom exist within their own different social frameworks.

15、(Hatim Footprints are left on the wood bridge paved with frost. (许渊冲译)(7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商山早行)*46(7b)共两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凌 晨赶路的清冷图景,素来为后人所传诵,常引此形容游 子早行的凄冷感受和寂寞心情。只有十个字组合成六个 名词,其间不用任何连接词,也没有任何表示语法关系 的形式标记,每一个名词都是一个意象,如同电影蒙太 奇,语义和意境纯然依凭意合。(7a)是英语译文,通过添加谓语动词、连接词、过去 分词来填补汉诗语言符号层面的空白,将六个名词的意 象连接成了由一个时

16、间状语从句“as the moon sets over the thatched inn”、一个作地点状语的介词短 语“on the wood bridge”和一个作定语的过去分词短 语“paved with frost”组合的明确体现时空关系的两 个完整句子,具有明显的形合特征。*47形合与意合的区分,其背后隐藏着英汉这两种语 言世界观的深层次差异。英语偏重于对事物的行为、动作或变化进行编码 ,侧重事物的时间性,从事物的行为、动作或变 化中去把握时间的特征。而汉语则偏重于对事物的名词进行编码,注意有 形事物的空间离散性聚合,即重名而不重动。*48西方哲学强调“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只有隔开了距离 ,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冷静的剖析”,因而,深受西方 哲学影响的英语对客体意识的强调非常突出。汉语则濡染于儒、道、释哲学,强调参与意识,而参与 意识的必然结果就是主体意识(潘文国 1997:361-362 )。体现于语言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