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学校传染病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71321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0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季学校传染病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春秋季学校传染病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春秋季学校传染病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春秋季学校传染病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春秋季学校传染病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季学校传染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季学校传染病(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常见传染病2学校的传染病流行特点(1)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 幼儿的生理特点:免疫功能不够完善 ,抵御各种传染病侵袭的能力较成人 弱, 易感性高,容易发病。又因互相 密切接触,集聚在一起生活、学习, 一旦有了病人,便使传染病的传播和 流行具备基本条件,而成为高发人群,使传染病得以传播。3学校的传染病流行特点(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幼儿每天从各自的家庭汇聚到学校,若被带进 学校的传染病,在幼儿相互接触传播 过程中,使更多的易感者传染,再分 散到各自的家庭或社会各类人群中, 不仅造成园内发生流行,同时也扩大 了社会上的流行范围。4学校的传染病流行特点(3) 学校易成为传染病暴发

2、和流行的场所。因学校中易感人群集中,传染病又容易进 入学校。如: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 喷嚏、唱歌、读书和说话等,使带有病原 体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随呼吸而感染, 如果学生的易感性很高时,就可以引起爆 发、流行;肠道传染病的学校中流行,主 要是由于学校卫生设施差,通过水源、厕 所及学生的脏手互相接触传播。5学校的传染病流行特点(4) 学校的传染病发生有季节性的特点。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 节以肠道传染病为高发时期。另外, 因寒暑假中,幼儿走亲访友、外出旅 游,接触社会人群增多等,当感染了 传染病后,开学时可带入学校,并引 起校内同学之间传染和流行。6传染病流行环节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

3、、传播及流行有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不会引起传播及流行,这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 ,而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7学校常见传染病学校常见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结核等。感冒、水痘、结核等。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甲肝、细菌性痢疾、甲肝、手足口病等。手足口病等。 l麻疹9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 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特征为 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 、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 疹。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麻麻 疹疹10病原学 人是唯一宿主,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鼻

4、、咽和气管的分泌物中 )。病毒在外界抵抗力:室温下仅能 存活23小时,如开窗通风半小时病 毒即可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阳 光、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都能杀灭它 。麻麻 疹疹11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从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传染性极强。传播 途径:空气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 或讲话直接传播)。人群易感性:未患过 麻疹或未经疫苗免疫者都易感染(显性感 染 90%);病后免疫力持久;6个月内婴儿 因有母传抗体而不易感染发病;外来流动 儿童/成人麻疹多见。麻麻 疹疹12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麻疹及非典型麻疹,其表现有不同(潜伏期约为10天左右)典型麻疹:分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3期3期,若无

5、并发症,病程约1014天。前驱期前驱期: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打喷嚏、流泪、眼睛发红、怕光、眼分泌物多等) ,可伴有厌食、恶心、呕吐与腹泻等症状。病 后23天时,口腔粘膜斑(科氏斑)。麻疹麻疹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3典型麻疹照片14出疹期:高热,可伴嗜睡、谵妄和抽搐。发病第4天左右出疹。出疹顺序:先耳后、发根,逐渐发展到颜面、躯干和四肢,最后到手、足心。皮疹特点:充血性(手压退色)斑疹和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大约25天皮疹出齐,疹 多可融和成片。恢复期:热退,症状减轻,按出疹的顺序皮疹消退,可出现小的脱屑,皮疹色泽变暗短 期留下褐色的色素斑。麻疹临床表现麻疹临床表现15非典型麻疹临床表现 轻型

6、麻疹:见于1岁以内婴儿(母传抗体尚未完全退)、 曾接种麻疹疫苗者往往表现为轻型。重型麻疹:病毒毒力较强或机体抵抗力低,或因严重细菌感染所致。可表现为中毒性、休克性、出血性等。成人麻疹:全身症状较重,尤其是胃肠道症状多见,粘膜斑持续时间长,肝脏容易受累,但并发症较少,常见于学校初中、高中的15-20岁的学生。麻疹临床表现麻疹临床表现*16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原发性/继发性肺炎)、喉炎及中耳炎、心肌炎/心功能不全、脑炎等治 疗:一般治疗及护理: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麻疹并发症及治麻疹并发症及治 疗疗17免疫接种:儿童满8月龄时接种1针麻疹疫苗,1岁半时复种1针;小学一年级、初一、高中三年级、大学新

7、生加强1针。病人管理:及时报告、转运、隔离、消毒、个案调查。流行时措施:疫情监测(五早-早发现病人、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室内空气消毒/空气流通、减少人员流动和聚会活动等。学校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学生缺课登记和晨检制度。麻疹预防控制麻疹预防控制麻疹样皮疹风疹样皮疹l流行性腮腺炎23概 述 流行性腮腺炎(“猪头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病毒性感染,是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涎腺(唾液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良性自限性疾病,可出现脑炎、睾丸炎等合并症。法定的丙类传染病之一。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24病原学 人是唯一宿主。病毒存在于早期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

8、大后9天)以及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病毒在外界环境里的抵抗力较差。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25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很强。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节多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26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23周,起病急,多无前驱期症状。涎腺炎:多见腮腺炎,如有前驱症状则表现为发热(39- 40)、头疼、食欲不振等,随后腮腺肿大。 特征:局部发热不红、发亮、不化脓,两侧肿大不对称,肿大以耳垂为 中心,周围的蜂窝组织水肿,出现面部不对称,腮腺触之柔韧且有触痛,进食时疼痛加重,肿大约45天逐渐消退,口腔检查可见腮腺管口红肿。可伴有颌

9、下腺或舌下腺的肿大。一般病程1014天。脑膜脑炎、胰腺炎或睾丸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7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照片照片28并发症脑膜炎、脑炎或脑膜脑炎,多发性神经炎,睾丸炎或 卵巢炎,胰腺炎等 鉴别诊断化脓性腮腺炎: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肿 块局限, 晚期有波动感,腮腺管口可挤出脓液(涂 片及培养可见化脓菌)。症状性腮腺肿大: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用某些药物 而导致腮腺肿大。特点:对称性、无肿痛感、触之较 软,组织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等并发症等29治 疗 无特效治疗,一般抗生 素和磺胺类药物无效。一般护理(隔离,卧床休息直 至腮腺肿胀

10、完全消退。注意口 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流质 或软食为宜);对症治疗(清 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并发 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治疗 30预防要点:隔离患者,接触者检疫3周,接种疫苗。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学校等集体单位的接触者留验3周,对可疑者立即暂隔离。自动免疫: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接种。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预防措施l流行性感冒33概 述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 特征为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 明显,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 、全身酸痛等。呼吸道症状较轻 、老弱者、婴幼儿易并发肺炎。 潜伏期短、常

11、呈自限性、传染性 强、传播迅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34根据病毒核蛋白和膜蛋白的抗原性,分甲 、乙、丙三型。抗原变异是流感病毒独特 的和最显著的特征。流感病毒不耐热、对 消毒剂敏感,但对干燥、寒冷有相当的耐 受力。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病原学 35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甲型流感可 能有动物传染源(猪/马、牛、鸟);病初 传染性最强,传染期57天。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 及隐性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通过说话、咳 嗽、喷嚏散布至空气中。也可经接触毛巾 、食具、玩具等日常物品传播。传播速度 与人群密集程度有关。学校幼托机构!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36易感人群:

12、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一般以5 20岁发病较高,还有年老体弱者、 特殊人群(医护人员、教师、保育 员等)也是高危人群。新型流感病 毒出现时则各年龄组无显著差异。流行季节流行季节:冬春季较多,南方在 夏、秋季也可流行。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37临床表现 潜伏期1-2天(数小时至3-4天)症状较普通感冒重,突然起病,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或不明显,少数还可有腹泻水样便。发热3-5天后仍感明显乏力。年老体弱者、年幼者病情可持续发展,出现高热不退、全身衰竭、剧烈咳嗽、血性痰液、呼吸急促、紫绀等。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 38依据临床表现分三型:单纯型、肺炎

13、型、中毒型流感。单纯型:最常见,急起畏寒、发热(39-40)、头痛、肌肉酸痛,显著乏力,咽干痛。时有上感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等)。一般症状持续一周左右。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39肺炎型:多见幼儿及年老体弱多病者。高热持续,咳嗽剧烈、血性痰、呼吸急促、发绀、双肺湿罗音,X线检查可见双肺散在絮状阴影。重者因心血管功能不全及肺水肿而死亡。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40中毒型:极少见,患者有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脑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高热不退、神志昏迷、谵妄、血压下降,儿童抽搐,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改变等。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41治疗原则对症处理

14、:解热镇痛剂和支持疗法,抗继发感染。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甲基金刚烷胺(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阿洛昔韦中药治疗: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治疗原则42预防措施:(1)疫情监测(2)管理传染源(3)切断传播途径(4)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药物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预防措施l水痘44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疤疹病毒 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 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 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水痘水痘概述概述 45水痘带状疤疹病毒属疱疹病 毒科。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 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单 核吞噬系统中繁殖,再次大 量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二次 病毒血症,侵袭皮肤

15、及内脏 ,引起发病。水痘水痘病原学病原学 46传染性强!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出疹前12天至出 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无免疫力的儿童接触 后90%发病;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 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 疱疹液)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物品间接传 染。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 岁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 可终身免疫。水痘水痘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471.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2.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3.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 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痂疹脱痂

16、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疤痕。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搓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辐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水痘临床表现水痘临床表现48水痘照片水痘照片49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 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水痘水痘治疗治疗50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结痂为至。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保护易感人群措施: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消毒、通风、避免接触病人等水痘水痘预防措施预防措施l手足口病55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 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 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