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新时期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70132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新时期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新时期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新时期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新时期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新时期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新时期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新时期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 新时期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策略姜大源 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2002.5.8新时期职德国业教育德国改革发展态势1、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社会2、职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策略(一)、新时期职教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1、关于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2、关于专业划分的方法 3、关于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 4、关于专业建设的思路 5、关于专业评估的方式 6、关于专业管理的机制 (二)、新时期职教专业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1、职教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 2、职教专业设置的定位方略 3、职教专业设置的组合策略 4、职教专业设置的选择方法 (三)、新时期职教专业设置

2、的建议与思考 1、关于职业教育结构的系统化层次定位 2、关于职业教育管理的服务型职能转变 3、关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重组整合 4、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的开放型体制模式 5、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预警机制继承与改革1、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社会2、职业教育挑战与机遇新时期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态势协调性双元性差异性联邦政府州政府雇主雇员理论-实践知识-技能教育-经济国家-私人弱势群体 教育职业英才 教育德国职业教育原则 (宏观层面)职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在职业教育的体现基于 职业分析的 专业 设置基于 能力本位的 培养 目标基于 职业活动的 课程 开发基于 学生中心的 教学 组织基于 职业资格的 考试 考

3、核知识密集 人才密集技术密集 资本密集劳动密集 资源密集经济全球化人才结构的变化橄榄型 葱头型 金字塔型第一次工业化 :工业经济第二次工业化 :知识经济发达国家劳动力结构的平均比值高层管理、技术人员 15%中层管理、技术人员 10%技术工人、初级人员 55%熟练工人 20%经济结构的变化全球性动态服务性经济全球竞 争的日益尖锐及 国际分工的强化 ,使得生产向低 成本地区转移, 经济全球化趋势 日益增强大多数经 济活动的动态 性增强,特别 是现代信息与 通讯技术的应 用,导致创新 周期越来越快工业国家传统 的制造业逐渐失去 其重要地位,服务 业在生产、管理、 科学、社会领域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4、作用,出现生产社 会向服务社会转变劳动组织的变化主体性团队性网络性人本性劳动者 自身的 主体意 识与工 作责任 心劳动组 织的小 组形式 与团队 合作精 神劳动岗 位水平 与垂直 纬度的 交叉与 融合劳动者 的参与 、参加 民主管 理思想 及人性 化知识社会特征 多样化的通讯和媒体渠道的畅通,在世界范围内可提供的 信息,其数量和种类之多,以及获取的速度之快,完全打破了 传统的知识发展与传播的梯度性。知识来源的多元化但缺乏必要的 透明度,因而信息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要大打折扣,尤其是网络的滥用可能 导致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今日的“信息爆炸”只是“昨日积雪”崩发,信息作为产生知识 的原材料

5、,要升华为新的思维,新的知识,需要一个“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在知识社会里,教育界的神圣任务是 :教会学生学会批判地占有和使用信息。关于知识社会的教育教育机构与教学地点的发展趋势1、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证书的国际互认以及国际教育模块的兼容。2、教育体系的通融性要求建立并强化实现职教与普教等值的政策和措施。3、教育领域首先是职教和高教领域的国际合作要求建立应用性知识网络。4、教育和教学地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扩展教学活动的空间,但教学地点隐性化发展的观点仍有争论。5、教育机构外即工作与闲暇时间的学习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但与工作一体化的学习将超越教育机构里的正规学习的观点存有争议。尽管

6、技术的发展导致在未来教育领域里媒体的使用会越 来越多,但是在教育家看来,媒体支持的学习,特别是所谓 隐性的学习形式,仍无法取代人与人面对面直接进行交流的 经典的学习形式。交叉 学科 学习 项目 关联 学习 自我 调节 学习 团队 集体 学习 媒体 支持 学习五种典型教学形式教学技术与方法职业资格的变化模式转变方式转变从思维与生产的泰 勒模式,即由上至下的 指令式结构,向当今的 平台式结构,即以员工 独立工作为目标的责任 委托制过渡由依照上级指令并 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工 作,转化为参照小组独 立制定、独立实施和独 立检查计划的工作过渡知识社会动作技能 与心智技 能的跨越脑力劳动 与体力劳 动的跨

7、越蓝领阶层 与白领阶 层的跨越职业资格的变化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跨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既适应市场动态性需求,又满足个人生计发展要求知识社会里德国职业教育 发展的重点、热点与难点主线:知识管理、电子学习与学习型组织全球化趋势区域性发展紧迫性问题经济全球性化背 景下的职业资格 变化与需求走向知识社会的 职业指导欧洲教育项目的 迁徙性与网络化 思考全球网络下的多 元文化行动非正规学习- 职业教育与职业 继续教育跨专业行动能力 的确定与开发电子学习:高水 平技术还是高水 平教师辍学者-知识 社会的“弃儿”与 职业教育行动新 观点健康类职业资格 发展、结构变革 与典型变化知识管理与区域职教发

8、展网络信息技术专业-促进区域现代化 的成功范例知识社会里的全日制职业教育与 经济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学习方案职业教育办学机构合作的新经验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网络的中心知识社会里职教师资的职业特征创新理论实践转化的前提与可能科研促进的商业职业教育创新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15项科研课题3、研究动态职业环境与终身学习情况下职前教育的改革需求2、开发具有持续适应性及实时化的职业资格1、强化中小企业在新兴职业领域离参加职业教育的能力4、开发中小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继续教育方案5、开发实施通过强化职业实践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和锦绣的方案6、开发信息、媒体和机电一体化等新兴职业里促进职教管理人员与教师接受继

9、续教育的方案7、预测未来五年劳动市场上急需的职业或劳动岗位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15项科研课题13、开发课堂学习及在线学习的教学方案和学习管理方案12、评估现时职业教育毕业考试体系(应考评何种职业行动能力 )10、开发具有跨职业领域特征的的新型的培训职业(专业)14、调查职业教育里的辍学原因及开发减少这一现象的策略15、研究综合考虑职教毕业生和退休教师人数及区域经济结构等背景 下至2020年的职业学校的教师需求 9、开发实施旨在使教师和培训人员熟悉多媒体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培训方案8、研究涵盖体制、经费、机构和教学的职前与职后衔接的职业教育模式FreGueNz职业资格的早期辩识别面向未来的德国职教研

10、究战略竞争对手发展分析敏感变化近期识别职业资格发展观察行动需求早期发布实际行动策略开发FreGueNzFreGueNz职业资格的早期辩识别系统的行动选择 动态 早期 识别 系统竞争对手经验政策调节手段职业结构构建职业能力开发劳动市场动向教育培训市场实施创新研究克服市场旋涡迅速应对变化开发行动方案需求 识别 及时 行动德国 职业教育改 革发展 趋势构建主 义的教 育思想关键能 力的培 养目标学习领 域的课 程开发行动导 向的教 学组织专业教 学的教 学论纲学科体系描述性 他激性 封闭性系统、有序 地传授抽象而非 应用的知识,与 职业知识和常用 知识脱节:惰性知识行动体系整体、自我 地获取经验且构

11、 建应用知识,与 职业情景和生活 情景结合:行动能力实践性 自激性 开放性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比较学科体系专业知识 程序知识 迁移知识专业教室; 教学简约; 内容传授行动体系职业情景; 教学反思; 学习管理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教学比较教学方法:教师中心教师讲述;师生对话;考试考核归纳、演绎 分析、综合教学方法:学生中心小组学习;自我调节;咨询建议项目、案例 仿真、引导职业 典型 工作 过程职业 实际 工作 任务确定归并适于 教学 工作 任务转化职教 教育 教学 任务主导问题归纳标准主导问题归并标准主导问题教学分析内容排序构建导向教学的课程开发实践1 实践2 实践n理论1

12、 理论2 理论n同步课程实践课程 (企业)理论课程 (学校)混合区协调课程总课程 (根据“职 业 培训 条 例”) 企业课程 (根据“培 训 框架 计 划”)学校课程 (根据“框架 教学计划) :职业定向 的专业 课程学校课程 (根据“框架 教学计划) :可任选的 普通文 化课程-=+企业课程:理论+实践学校课程:理论+实践差异课程自治课程德国职业学校课程变迁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的职业情境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 行动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合学习领域: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符合教学论要求的职业学校的 教学行动领域学习情境:学习领域的具体表现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

13、 行动情境中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中的反映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思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策略 (一)、新时期职教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关于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专业的职业属性关于专业划分的方法-职业分析、课程分析、培训分析 关于专业设置的动力模式-供给驱动与需求驱 动关于专业建设的思路-重点专业与品牌战略 关于专业评估的方式-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关于专业管理的运行机制-管理者推动与受益 者推动制造中心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知识密集 人才密集技术密集 资本密集劳动密集 资源密集经济全球化人才结构的变化物耗低 科技含量高;能耗低 附加值高;污染低 就业率高橄榄型 葱头型 金字塔型培养目标:既能满足国内

14、经济发展需要,又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要求 第一次工业化 :工业经济第二次工业化 :知识经济信息化服 务 业初 级次 级工 业高新化产业结构的提升农 业产业化城市化顺应产业结 构调整的职 教专业改革 五项原则国家产业结构 调整的导向性人民群众教育 需求的趋向性国家职业分类 大典的基准性行业发展需求 重点的首选性办学主体教育 效益的最优性顺应产业调整的职教专业结构改革的五项原则中国产业结构(产值)与职教专业结构(重点) 分布对比(1997/2001年)产业 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国产业结构(产值)18.7%49.2%32.1%职教专业结构(重点)12.5%55.0%32.5%12个支柱产业电

15、子工业纺织、食品、饮料 日用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工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 工业机械、汽车 能源及材料工业:电力、黑色冶金、 建材及非金属材料、 金属制品、化工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 通讯技术 计算机及应用染整技术 服装设计与工艺 服装制作与营销 食品生物工艺机械制造与 控制 机械加工技术 机电设备安装 与维修 数控技术应用 模具设计与制 造 机电技术应用 电气运行与控 制 船体建造与修 理 焊接 汽车运用与修 理电厂热力设 备运行 供用电技术 电厂及变电 站电气运行 建筑工程材 料 硅酸盐工艺 及工业控制 钢铁冶炼 金属压力加 工技术化学 工艺 工业分析与 检验 石油炼制28个重点专业2

16、8个重点专业28个重点专业28个重点专业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 职业性原则-关于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职业:“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 生活来源的工作”(现代汉语词典)。 职业性原则:任何劳动和培训,都是以 职业的形式进行的.它意味着,职业的内涵既 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 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职教专业 、职教课程和职教考试)的标准。 职业特征: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群集式的 工作资格规范性的 工作领域社会化的 工作价值职 业工作地点层级型的 工作空间工作手段工作岗位工作对象专业与职业 关 系与相关职业 能力一致性与相关职业劳 动过程一致性与相关职业功能一致性与相关职业社 会认可一致性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a 1ana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