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兴化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851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江苏省兴化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江苏省兴化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江苏省兴化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江苏省兴化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江苏省兴化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江苏省兴化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江苏省兴化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兴化市 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试用时:150 分钟 总分:160 分) 注意事项: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文字和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瓤肉/曩者 包扎/扎营 栏楯/吮血 谙熟/心生歆羡 B镌刻/隽永 记载/刊载 逋慢/哺育 几何/凭几学书 C修禊/契机 槛阱/门槛 缂丝/打嗝 浸渍/啧啧有声 D谂知/丰稔 龟兹/龟裂 狼狈/玉醅 萌蘖/偿还孽债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之夜,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陆佳蕾和于加

2、敏两人半斤八两, 实力不相上下。经过激烈的 4 轮赛点战,陆佳蕾最终成为捧杯者。 B北京时间 10 月 27 日凌晨,在 2013 年欧洲国际象棋俱乐部杯赛上,世界棋后侯逸凡东 山再起,率领摩纳哥蒙特卡洛队以七战全胜的绝对优势,第五次获得欧俱杯冠军。 C板桥艺术节期间,我市主城区灯饰全部点亮,红红的灯笼、喜庆的中国结将整个兴化城 装点得美轮美奂。 D金秋十月, “徒步中国第一人”-李长波途经兴化。市救助管理站的热心帮助,让李长 波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3继英语被舆论批判,多个省市也纷纷降低高考英语比重之际,网民又将愤怒的矛头对准 了数学。某门户微博关于“数学该滚出高考吗”的调查显示,70%支

3、持数学滚出高考。有网 友吐槽:“工作这么多年了,除了数钱用到过数学,别的基本用不到。 ” 数学真的那么没用吗?请就此对网友写一段劝导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60 字。 (4 分) 劝导语: 4.A.(理科生选做题)请写出对应的内容。 (5 分) 归有光,字熙甫,号 ;元曲四大家是 、 、 和白朴;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发生在 (国名) 。 B.(文科生选做题)请写出对应的人名。 (5 分) 家中,难产而死的是 ,投湖自尽的是 ;红楼梦中, 住 衡芜苑, 住栊翠庵;三国演义中,败走麦城的是 。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 58 题。 (一) 然余居

4、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 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 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 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

5、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2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 不焚,殆有神护者。(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 (二)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 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 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 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 ,即熟

6、读,无一字龃龉,乃喜。(选自归有光先妣事略 ) 【注】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凡再变矣 再:两次 B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竟然 C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遗:赠送 D遇僮奴有恩 遇:对待 6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然余居于此/鸡栖于厅 B娘以指叩门扉/ 以手阖门 C顷之,持一象笏至/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乃劳苦若不谋夕/ 无一字龃龉,乃喜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选文(一)围绕“亦多可悲”一句具体展开,选取家庭琐事,用朴素的白

7、描式的语言深 情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和祖母。 B选文(二)名为“事略” ,而所记之事,却相当之细。家中人闻吴家桥有人来,都高兴。 这个细节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C归有光在轩中关门读书,闻足音而辨人,这不但写出了日常的细微感觉,也展现了一个 耐得住寂寞的读书人形象。 D两篇选文在内容上都追忆了母亲,在写法上都运用了直接描写,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描写 感人至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3 分)(2)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 ,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4 分)(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3

8、 分) (报任安书 )三、古诗词鉴赏(8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长亭送别(节选) 王实甫 【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 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1)赏析端正好情景交融的特色。 (2 分)(2)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化用了琵琶行中的哪两句?请写出。 (2 分)(3)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这句唱词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 作简要分析。 (4 分)四、名句名

9、篇默写(10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 (2)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 (3)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 (4)小楼昨夜又东风, 。 (李煜虞美人 ) (5)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庄子逍遥游 ) (7)柳丝长玉骢难系, 。 (王实甫长亭送别 ) (8)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李密陈情表 )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4 题。 草的沉思 张梦阳 草是卑微的,平凡的。与高耸的大树相比

10、,草是如此微小;与姹紫嫣红的鲜花作伴, 草是那样平淡。所以,草常常被人看不起,人们在提起所鄙视的事情时,总要加上一个 “草”字:草民、草寇、草莽、草芥 然而,鲁迅却热爱草,讴歌草。他在百草园长大,在野草丛中歌唱,最后又归于碧 绿的青草。 我常常冥想幼年的鲁迅在百草园时的情景。我注意到,鲁迅从幼年起,眼睛就是向 下看的。他不是向上眺望巍峨的大树,而是向下观察荒园中的野草,琢磨草间的油蛉、蟋 蟀、断砖下的蜈蚣、斑蝥和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他在野草丛中长大,感到了 无限趣味。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当青年鲁迅留学东瀛,酝酿中国人的精神革命时,他 怀念的也是故乡浙东“沿海十八村”的海草

11、。而在他登上“五四”文坛,挥舞起如椽大笔 勾画历史波澜时,他所刻画的仍然是被压在沉重的巨石下痛苦挣扎、呻吟的草民孔乙 已、阿 Q、祥林嫂 在结集野草时,他终于给野草赋予了评语:“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 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 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 他爱他的野草,为它大笑,为它歌唱。最后自己也化作了青葱的野草。每到 10 月他 的祭日,人们都要在他的墓前祭拜。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每当看到他墓边的青草, 都要想起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 ”芦苇也是草。 是的。不必把鲁迅夸大为树。他不会接受这种夸大。他曾自

12、喻为草。他还曾说他吃4的也是草,而挤出的却是浓浓的牛奶。用草来形容他是再恰当不过了。鲁迅就是一棵草, 一棵能够比常人深刻地进行思想的野草。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鲁迅的全部也在于思想。他是为草民而思,为像小草 一样卑微的阿 Q 而思,为像阿 Q 那样处于被压迫地位的人民而思,为了中国人能够摆脱奴 性、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思。他作为“精神界之战士” ,对中华民族“哀其 不幸,痛其不争” ,为民族的复兴、国民性的改造苦苦奋斗了一生。鲁迅思想和精神的价值 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草的死命。 而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可悲。一棵树

13、并不能认识到自己可悲,总认为 自己多么伟大,可以永存。一朵花也难于认识自己可悲,总认为自己多么美丽,可以永生。 草,却知道自己的卑微,明白自己是要死亡的。鲁迅总说自己不过是进化链子上的“中间 物” ,他像野草一样等着地下的火烧。然而只要是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又是青青的野草。 我愿做一棵小草,在鲁迅的野草丛中自知自觉,自生自灭(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1请概括第一节的内容。从全文看,这一节有什么作用?(4 分)12 “鲁迅就是一棵草。 ”纵观全文,分点概括鲁迅先生与草的关联。(6 分)13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指出。 (4 分) (1)最后自己也化作了青葱的野草。(2)然而只要是

14、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又是青青的野草。14有人认为,最后一节文字纯属画蛇添足,应删去。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6 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 “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这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 的折射。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 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耍牌子,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 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 的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

15、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 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 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 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 ,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 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 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节目正是在 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 后” 、 “90 后” ,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 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 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一般的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 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5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培养更加积极 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