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1083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曾国藩:唯读书可改变气质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 骨相。”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读经典、 要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 书,要怎么读才对呢?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 3条。 第一,要读经典。 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 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 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学习别

2、人的智慧与思想。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 但思想性 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 越经过时间的沉淀, 就越有学习的价值。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 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 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事实上就读书而言,有很多人有这种毛病, 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 而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国学大

3、师王国 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 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 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 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不过,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但这不代表像看闲书那样就行。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能作 札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 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

4、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 后学。后来,胡适先生就对曾国藩这种读书作札记的方法最为推崇。 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 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 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 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 的。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不仅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 曾纪鸿结婚之后,他的

5、老婆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 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还顺便教儿媳。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 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所以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也成了一 个有名的才女。职场 35岁现象:请别浪费你30岁前的时光 无论你有没毕业,也无论你有没过 30岁,都建议读下这篇详细的职业规划。每个人踏入职场时都 会犯错,我犯得还要多。但谁在这条路上纠正越早,直接代表谁将来爬得越高。在这个世界上,“ 唯一 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

6、有任何东 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一 在最近的一年的职业规划观察过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 35岁以上人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迫 切性。也正是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遇到的客户中,往往是两类较为极端的案例: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至少是总监级以上, 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 20万的人;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 论是职位层级和物质回报,还是个人的价值感,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这两类案例虽然极端,但却给我 们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考。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

7、功的人,都有一个共 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 10年以上。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 己位置的人,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当然,除了频繁跳 槽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 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 你都必须重视 “35 岁现象” 。很多企业在招募人才时, 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 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的话,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 做错了。当然,根据我们的实践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你真到了 35岁甚至

8、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 的时候,很有可能这个问题你已经无力解决了,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束手无策。到了这个 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但却欲哭无泪。所以,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还是 迈向更大的成功,你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证明: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 佛脚有用得多。 在我的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 80后,也是职业规划问题的高发区。年龄最大的一批 80后,已 经过了“ 三十而立” 的年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80后,正在迈向三十而立的路上。如果说年轻是上帝给予 你的犯错的资本,你还有时间去弥补 ;但如果你已经到了二十岁的尾巴上,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

9、的专利。 从大学毕业,到你的而立之年,这个时间已经足够长,让你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并反 思自己的成长。 从30岁到 35岁,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假如给你足够犯错的时间,那么,为了不让你 35岁以后 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至少应该在 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 5年的时间去追赶。这可能 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你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 年少轻狂。否则,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从30岁到35岁,你应该学 着为你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以便让你下半生的职业生涯不要在“ 假如一切能够重来 ” 的 悔恨和

10、遗憾中度过。 二 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家庭与责任的问题 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不要以为有些问题离自己还很远。无论是颓废还是忙碌,你的时间都在飞快 地逝去,你感觉自己在加速变老。有些问题,不管你是否愿意去面对,但你的成长阶段决定了你必须要 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 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要考虑一下家庭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 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 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到了这个 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

11、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 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 更好的发展。 很多人在跳槽时,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我跳了,如果收入没有现在的高,那么,现在的 工作,我还会轻易再动吗?说得更不客气一点:我还敢轻易再动吗?我还有那个胆量与勇气吗?所以, 要想行动,就趁早,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 择。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 被安逸” 下去。 第二个问题,是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确规定

12、要5年经验、 10年经验等等类似的工作经验要求呢? 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能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也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之间是一 种正向倍增的关系。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那么,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丧失更好的 职业发展机会。 在我们的很多客户中,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 5 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 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

13、上积累,无一技 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 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 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么, 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 机感, 并跑步前进, 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第三个问题,是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 我们曾经服务过一个客户,做销售做了五六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有一次跳槽去 应聘某知名快消企业的区域营销经理的职位。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关于具体操作层

14、面的问题,他都能 够对答如流,但上升到系统层面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时,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我相信在职场上做过五六 年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感觉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论是流程,还是技巧与方法,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如 果从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 别。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 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每一 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

15、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 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 协作的意义所在。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 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 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另外,从沟通的层面来说,你的职位越高,你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你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 也就越多。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那么,你的能力是无法得到认 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职业生涯也会

16、就此止步。 三 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30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如果你 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 那么,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要想获得突破是十分困难的,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这是硬伤。所 以,要想让你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顺利渡过 30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 未雨绸缪。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 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 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 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关于目标与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所谓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行。围绕着这个核心,你才 能构建你的竞争力。而这个核心,就是你的职业目标方向: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解决了, 方向明确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因为你明确你的目标,你一直在朝着 你的目标前进,你是在走直线。捷径是什么 ?捷径就是不走弯路,永远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