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几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北大营无兵,水上餐厅没有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6955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犁几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北大营无兵,水上餐厅没有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伊犁几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北大营无兵,水上餐厅没有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伊犁几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北大营无兵,水上餐厅没有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伊犁几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北大营无兵,水上餐厅没有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伊犁几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北大营无兵,水上餐厅没有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犁几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北大营无兵,水上餐厅没有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犁几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北大营无兵,水上餐厅没有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犁几怪,花城无花,汉人街无汉人,北大营无兵,水上餐厅没有水1. “花城无花 “: 新疆伊宁市素有 “花城”的称呼。但是,此称呼缘何而来,“花城”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开的?近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联原副主席姜付炬在思浑川与蛰失蜜论文中对此作了考证。在大量史料的佐证下,姜付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由新唐书卷40地理志得知, “思浑川”与“蛰失蜜”是伊犁古地名。而“蛰失蜜”音义就是茉莉花的意思,广义的蛰失蜜城就是现今的伊宁市,伊宁市的原名“固勒扎”,一般都认为是准噶尔语“盘羊”之意。姜付炬根据伊犁府志注释第90 页认为“固勒扎”应拼写为gulzar ,就是突厥语“花园”之意。这可能是准噶尔人来到伊犁之

2、前,伊宁市原有的突厥地名,以后由“花园”讹变为“盘羊”。古代伊宁市的原名“古丽扎”,到现在的别名古丽斯坦(花城),也许都与蛰失蜜城茉莉花城素馨花城有着同一历史的根脉相承。演变的轨迹可能是:蛰失蜜城(茉莉城)古丽扎城(花园城)固勒扎城(盘羊城 ) 。为了详细了解伊宁市“花城”称呼的由来,笔者专门拜访了姜付炬。偶然的发现新唐书卷 40地理志中说: “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 又经黄草泊、大漠、小碛、渡石漆河、逾车岭,至弓月城。过思浑川蛰失密城,渡伊丽河,一名帝帝河,至碎叶界。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至此,“思浑川”与“蛰失蜜”城的伊犁古地名,也是由此而来,就此载入了史册。对于能够解出“蛰失

3、蜜”音义就是“茉莉花”,姜付炬却颇感意外,这还得感谢他的维吾尔族网友。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姜付炬在一个网站论坛里听一位维吾尔族网友说他们家乡有一种李子叫“toghash(桃花石)”,于是姜付炬就联想到了维吾尔族经典著作突厥语大词典中对tovghaq的第五种解释为:一种树的名称。他又查到了鲍尔汉编的维汉俄词典中对tovghaq 有一解为“红桃”。为弄清这个问题,姜付炬找出了一本1962 年出版的我国果树历史的研究,书中读到“耶悉茗”的名字,于是打开了破解“蛰失蜜”音义的大门。“蛰失蜜”音为波斯语 yasmin, 阿拉伯语读音与此相同, 英语中读为 jasmine , 维吾尔语为 yasmin,哈

4、萨克语为 jasmin 。它在汉、唐传入我国后被称为“耶悉茗、耶悉弭或野悉蜜”。而无论是波斯语、阿拉伯语还是英语及其他语种的语义中,都把yasmin 译为“茉莉”。与此,美国学者劳费尔在他的名著中国伊朗篇中有专门一章“茉莉”,就引用了我国文献除晋人嵇含所写的南方草木状外,还有唐朝人段成式和段公路父子所写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和北户录。美丽传说劳费尔认为 yasmin 为古波斯语。我国唐代的酉阳杂俎和明代的本草纲目都认为“耶悉茗”的原产地为波斯。虽然现代的yasmin 可以翻译为“茉莉”,但无论是南方草木状、或是酉阳杂俎和北户录中,茉莉和耶悉茗都是有区别的,是两种不同的香花。南方草木状说“耶悉茗花、

5、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茉莉”一词来自梵语:mallika ,阿拉伯和西方世界都不称“mallika茉莉”而称之为yasmin。而在我国把“ yasmin 耶悉茗”称为“素馨”,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称。姜付炬介绍说,在我国古代,对素馨的衷情不亚于茉莉。素馨的叶与花极似茉莉,香味也极其浓郁,但素馨花比茉莉大,故俗称大花茉莉。关于素馨,还有一段唯美的故事。传说五代时,有位种花姑娘叫素馨,非常喜爱耶悉茗,但红颜薄命,有花眷顾,姑娘的新坟头长满一簇簇耶悉茗。为纪念素馨姑娘, 人们把耶悉茗改名 “素馨花”。光从“素馨”字面上看,已经摹写出“耶悉茗”的个性素雅而芳馨,素白

6、而无眩耀,雅致而不媚俗,物芳而志洁,逸馨而远播。素馨和茉莉同属木犀科素馨属,西方、波斯、阿拉伯和新疆突厥语族的少数民族将素馨和茉莉均称为yasmin,但在汉语的分类中却把素馨作为属名而茉莉只是一个种名,足见中国文人对耶悉茗素馨的偏爱。耶悉茗即素馨由波斯东传汉唐西域,再由西域传入中原, 由中原再传入江南。 就在大江南北遍植耶悉茗的时候, 西域的伊犁河畔有一座遍植耶悉茗的蛰失蜜城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历史上伊犁竟然还有一座素馨花城,也就是俗称的“茉莉花城”,因为在当代茉莉的名气比素馨大多了。独留芳名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意外。 在唐代伊犁大面积、 成规模种植的素馨, 在千年后却消失了。 对此,姜付

7、炬解释说:素馨消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即气候生态的变迁、 生活方式的变迁、宗教信仰的变迁。据酉阳杂俎载“西域人常采其花,压以为油,甚香滑”。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是,当时的气候条件适宜素馨大面积种植。 二是西域当然也包括伊犁, 当时有一部分居民是定居生活,所以会种植非温饱需要的“耶悉茗”,作为宗教的“花供”,并将其花压以为油,作为奢侈品的香料和药材。这和今天伊犁大量种植薰衣草是一样的道理。再次,世界四大宗教均有香文化, 当时尤其以佛教的香文化对西域和唐朝的影响很大。曾经是敬佛的素馨花,随着佛教而淡出西域是历史的必然。Yasmin (素馨) 花没能在鏖战的马蹄下扎根, 以她命名的蛰失蜜城却在历史的征

8、尘中留下了踪影。蛰失蜜城虽然消失了,但Yasmin 的名字依然存在西域的民族语言中。据200 多年前编撰的西域图志卷四十三,回部百谷草木之属中说:“千日红名古里雅苏曼”,伊犁的维吾尔族人至今还把千日红花叫作“古丽雅斯蜜”,把茉莉花和素馨花都叫“雅斯蜜古丽”,她们也是维吾尔族姑娘常见的名字。千日红是千日红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虽然与素馨花和茉莉花相去甚远,但同样是引进的药用花卉。但是,令姜付炬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维吾尔人将千日红也叫作Yasmin。难道是维吾尔人把对素馨花的历史记忆移植到这种艳丽而无芳的花上了?在古代,伊宁市的原名是“古丽扎”;到现在,别名古丽斯坦( 花城) 。所以,姜付炬根据查

9、得史籍猜测,这也许都与蛰失蜜城茉莉花城素馨花城有着同一历史的根脉相承。而它演变的轨迹可能是:蛰失蜜城(茉莉花城)古丽扎城(花园城)固勒扎城(盘羊城)。由此,叫伊宁市为花城(古丽斯坦),从伊宁市被叫为茉莉花城时就开始了。这篇学术性较强,但个人认为另一文,浅显易懂:”波翻丽水已西倾,地势旋低气转平”,这是清代诗人对伊犁地势、气候特征的生动描述。伊犁三面环山,西部开敞,冰川发育,雨雪丰沛,是新疆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四条向东辐射的山脉如同巨人的骨架,贯通在五大河谷盆地之间的伊犁河及其支流犹如血脉一般奔流不息。伊宁市古称宁远, 始建于 1762年,这里居住着维、 汉、哈、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

10、罗斯等十几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亚、西亚与中原内地交往的咽喉之地和商贸集散地, 清代伊犁九城之一, 有两百多年的建城史, 与如今新疆很多新兴的城市相比伊宁市称的上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得益于西天山充沛水气的滋润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这座被群山环抱的小城里当年到处是一片花团锦簇的景象, 街道两旁的白杨参天, 潺潺流水环绕着浓郁维吾尔族民族风格的民居,整个城市被大大小小的庭院和绵绵不绝的流水串联起来,家家门前的院子里和大门口都栽种着各种鲜花,让很多第一次来到伊宁市的外地人感到惊诧不已,当年在很多内地人的印象中,新疆到处是风沙和戈壁滩, 但在这里却是另一番让他们想象不到的江南景色。伊宁市因此有了花城和白杨城

11、的称呼,并被很多人所熟知,那时的伊宁市人口只有三、四万人,有一种没有考证过的说法,当年对伊宁市城市发展的定位是七到八万人口的小城,但如今的人口已经发展到40 多万。当年在鲜花和白杨树的簇拥下,边塞小城里的人们过着一种让现代人羡慕的,慢节奏的,安逸而闲适的生活。花城没花的顺口溜只是在近些年才逐渐流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的席卷下, 这座塞外边城开始了大规模的改扩建,道路拓宽了、路边的白杨树消失了、老城区逐渐被一座座拔地而起大楼所替代。同中国很多有年头的老城一样, 在城市的发展中, 一些城市的特色慢慢消亡了, 花城没花遂成为伊宁市的一大怪。当年矗立在伊宁市街头的花城商场曾是这个城市里最有名的商场,如今

12、也许只有花城商场这个名字还给人留下一些过去那座老城的记忆。也许,这就是我们在面对迅猛发展的城市时不得不留下的遗憾了。2.“ 汉人街无汉人 “:所谓“汉人街”是伊宁市老百姓对位于伊宁市南市区那片老居民区的习惯称谓。在伊犁50 岁上下、 土生土长的老伊宁人, 一打听,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或生或长在汉人街。在他们童年的记忆中,伊宁市就是汉人街,汉人街就是全部的伊宁市。在行政划分中汉人街属于伊宁市琼库勒克街办管辖,维吾尔语为“大桥”之意,但在伊宁市的市区图上,你可以找到东梁街、巴哈尔街、喀什街的名字,却无法找到汉人街这个名字, 但来到伊宁市,只要你打听汉人街在那里, 没有一个伊宁市人会不知道。如同到喀

13、什旅游必定要去看看香妃墓一样,到伊宁市来旅游如果不到汉人街,似乎总有一种虚此一行的感觉。这里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这条远在西北边陲的小街与天津杨柳青人有着百余年的渊源。年(清光绪二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授命督办新疆军务并挥师西征,讨伐阿古柏匪军。阿古柏入侵新疆时,正值天津一带连年饥荒,兵祸不断。杨柳青受灾严重,人们纷纷外出谋生。于是,杨柳青人挑着货郎担,跟着左宗棠的大军做小生意糊口,并随着部队大营不断迁移,谓之赶大营。不想,这一“赶”就赶了一万多里路,从遥远的渤海之滨“赶”到了西北边陲伊犁,战事结束后, 仍然有大量的杨柳青人陆续来到新疆谋生。 清军收复全疆时, 杨柳青的

14、货郎已遍布天山南北,这些从杨柳青来的商贩聚居在如今伊宁市的南市区,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商贸街,被伊犁人称为汉人街。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汉人街的杨柳青人后裔陆续迁出,汉人街上无汉人, 遂成了伊宁三大怪中最令人好奇的一怪。 如今来到汉人街, 只有从那花纹斑驳的木门和历尽沧桑的土墙上,还可以依稀推想出当年汉人街的繁华。就城市基础设施而言,“汉人街”由于年代久远,在街巷整洁、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显然无法同这些年伊宁市经过改造的其他街区相比;然而要论特色, “汉人街”可是没得说很多外地游客到了伊宁市,都会慕名前往“汉人街”, 逛逛出售各种稀奇古怪玩意儿的小摊点,看看加工五花八门手工艺品的古老作坊,有可能

15、的话再顺着曲折的小巷拜访几户维吾尔族家庭,就更不虚此行了。每年开春的汉人街上到处是泛滥的泥泞,是小商贩云集的地方。汉人街的烤肉摊子、烤包子、抓饭、维吾尔冰激凌、石榴汁,奶疙瘩,各种干果、西瓜浸泡的冰水、还有手工艺人摊上摆着的英吉莎和沙木沙克小刀 这些古老的小摊子从遥远的过去走到现代,至今还在汉人街上一代代延续着。在这里一个维吾尔人的小摊子就成为一个世界,在这个小小的摊子上,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一家人的梦想,汉人街永远在维吾尔商贩们的吆喝声中维持着众人的生计去年还有内地天津报社的来汉人街寻找当年杨柳青的印记。3. “北大营无兵”:, w8 + U0 h“ a9 s7 E& k伊宁市素有“花城”的

16、美称, 本报也曾刊登过这个称呼的由来。作为一座年代久远的城镇, 伊宁市的市区内有些名称依旧沿用着千百年来的名字,这些名字许多年来已经深入到了市民的生活中。艾兰木巴格,是汉语的拼音,维吾尔语为“禁止外人进去的园子”。由于地处伊宁市北边,又一直是军营所在地, 故当地人又称之为“北大营”。虽然作为军营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但对于许多市民来说, “北大营”或许只是个称呼而已, 很少有人知道作为军营的“北大营”和其维吾尔语意思的由来。现在“北大营”所处的地方, 从不远处放眼看去, 可以明显看见它是在一个土山包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土山包, 作为军营还是有考证的。 记者无意之间在伊宁市一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伊宁市文史资料书,其中有一篇作者为李野的艾兰木巴格军营漫谈的文章,据此文的作者考证:“公元18 世纪初,准噶尔部落首领策妄阿拉布坦进袭西藏,为使自己充当黄教(喇嘛教 ) 的保护者,便在伊犁河北岸固尔扎 (今伊宁市 )东北四公里处的山包上建造了规模宏伟、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