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主线,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268565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读”为主线,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读”为主线,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读”为主线,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读”为主线,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读”为主线,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读”为主线,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读”为主线,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以“读”为主线,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游园不值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歌前两行叙述事情:游园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这本是扫兴之事,后两行却话锋一转,吟出了 “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一耐人寻味的诗句。这首诗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景,有情,有理。整体上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学习

2、古诗的基础, 但在想象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方面还需要练习。教学时可让学生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这样会对学生理解本诗有帮助。本诗共 28 个字,在课上大多数同学能够熟读成诵。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在朗读基础上理解和体会诗的内容,感受诗文的意境。3感悟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教学难点:依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体悟诗人的情感变化。教学准备: 课件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以读为主,读中悟情,以读强

3、化感受,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因此,本首诗的设计理念是:1、以朗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以情促读,在声声诵读中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和韵味所在,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明白道理。以以读为本,为学生架起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2课上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3、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把课堂教学主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中。教学过程:一、激趣,诱入意境1、同学们你们喜爱春天吗?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春天呢?(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古代大诗人叶绍翁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4、让我们同诗人一起去感受感受。3 板书:游园不值3、释诗题、明诗人a、 理解“值”和题目的意思。b、诗人是谁?谁来介绍,出示资料。c、诗人游园的目的是 -,没有遇到主人, 不值了,那还有什么可写呢?到底看到春天的美景没有?带着问题读诗。【设计意图】:利用回忆头脑中的积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启发性的谈话,可以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二、初读,感知意境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同桌互读,互相正音。(正音:屐齿苍苔柴扉)指名读全诗,师生共同正音。正音:屐齿苍苔柴扉2 、指导读出节奏,读出韵味3、一首诗,大家把它读

5、正确了还不够,还应该读岀节奏读出韵味来,听范读划分节奏,交流,试着读出节奏。4、评价。(从正确、节奏、语调等方面评价)5、全班齐读。【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抑扬顿挫,为吟诵、背诵、品悟打下基础,在学生朗读之后,以提出的两点要求作为评价标准。三、细读,理解意境4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一下如何理解诗句的意思。2、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文中的插图理解诗句意思。3、 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1) 游园不值:作者去游园没有遇到园子的主人。(2) 应怜屐齿印苍苔: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3) 小扣柴扉久不开: 轻轻的敲柴门, 好久也没有人

6、来开。(4) 春色满园关不住:园子里的花开得正好,盎然的春色是关不住的。(5) 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4、老师创设情境: 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远近闻名,诗人前来观赏,却没有遇到主人没能到园中去。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突然看到一枝红色的杏花开得正旺,作者的心情又怎样?他又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扶放结合,培养了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相互之间获得启发,实现资源共享。四、品读,欣赏意境1、播放音乐,学生自由朗读2、欣赏配乐朗读。3、指导学生朗读:边读边想象诗人的心情。(1) 大诗人特意来欣赏园子主人的花,在来的路途

7、中心情怎样?5 (2) 来到园外他看到了什么?(3) 通过敲门诗人到园中去了吗?诗人想到了什么?(4) 指导学生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4、领悟本诗的后两句(1) 诗人不能入园,心情难受,是不是就灰心的走开了呢?(2) 出示课文插图(3) 诗人看到这枝红艳艳的杏花心情又怎样呢?(4)指导朗读“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5) 诗人看到出墙的红杏,他想象到了什么,从而转忧为喜?(春色满园)(6) 那么满园的春色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汇报。A、各抒己见。B、小结:随着同学们的想象,我们的眼前仿佛现了一幅这样的画:花园里树木挣春、鲜花盛开鸟花香、蝶飞凤舞春天多

8、美呀!假如你是诗人面对这的景象,心情怎样?(高兴)(7) 有感情的朗读诗的后两句。【设计意图】:这样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园子内的景色,从而感悟“满园春色”的意境,同时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既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在无形中理解了诗意, 内化6 了语言。五、研读,感受意境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诗已成为千古名句,它到底还有怎样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讨论分析。抓住“关不住”、“出墙来”深究小结:这两句诗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春天的脚步是任何力量都挡不住的, 美好的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的。出示道理。举例说明。2、再读,读出势不可挡的

9、力量。3、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欣赏配乐朗读,边听边想象。4、 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设计意图】: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学生把握了古诗情感的基础上,让他们看着画面,身临其境地读,更能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使理解和朗读相得益彰。六、拓展,丰富意境景色的美好固然动人,然而,人的惊异,对美的顿悟却更加动人。一枝红杏, 在普通人的眼里只是毫不起眼的一抹红,但是在诗人眼里,却是春天的惊艳!看来,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同学们,你们能借用古诗句描绘你所看到的春天景色吗?(尽情地背诵描写春天的诗句)【设计意图】:跳出教材,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积累诗句,丰富语言,丰富意境。7 作业设计:1、背诵并默写游园不值。2、收集叶绍翁的其它作品,准备在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3、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赛诗会。板书设计:游园不值宋 .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扫兴)春色满园 /关/不住一枝红杏 /出/墙/来(高兴)想到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