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1170616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中的信任重构摘要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加 剧了风险社会的出现,社会失范是转型 期的普遍社会现象,也是现代社会治理 必须面对的难题,因此必须在社会转型 的历史语境中来探讨中国社会治理能力 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分析现代社会风险 来源,提出了普遍信任是现代秩序扩展 和社会治理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从信任 来源的理性、心理和文化三个向度探讨 了普遍信任重构的路径选择,即增强规 范的公正、透明与持久性,形成信任的 理性预期;通过公平分配实现社会共同 体感,形成信任的心理基础;促进信任 良性循环的自我强化机制,形成信任的 文化共识。一个运

2、转有效的社会治理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式必定是以高度的社会信任为基石的, 重构社会普遍信任,既是现代文明秩序 构建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治理模式创 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中国论文网 /4/view-12960909.htm关键词社会转型;风险社会; 信任重构;社会治理;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徐尚昆,中国人民大 学哲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 目“北京市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制度创新 研究 ”以及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文化解释视角下的信任结构与北京社 会治理研究 “(项目编号: 14JDZXB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改革开放 30 多

3、年来,中国社会 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结构变迁,中国从 一个前现代的、相对静止、有限交往的 熟人社会进入到一个高度分化、流动性 激增、交往秩序扩展的陌生人社会。这 一总体性的社会结构变迁既顺应世界文-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明秩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 重构现代交往秩序的内在要求。现代化 的社会转型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 的高度发展与文明进步,另一方面也将 传统社会带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利益 及观念冲突的高风险社会。在这样一个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多元分化 的背景下,如何处理转型所带来的系列 社会问题,化解转型期的重大社会风险,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模

4、式,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已成为 决定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建立在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信任” 一直以来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 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 长效率和社会治理水平的主要社会资本, 它甚至被视作一个运行良好社会秩序最 重要的道德基础。信任对于一个社会 尤其是现代社会秩序构建具有不可替代 的重要价值已经成了一种理论共识,正 如 Eisenstadt 和 Roniger 指出:“信任在 人类关系中的普遍存在及其必要性,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有一些信任和共同的意义将不可能构建 持续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学家认 为,

5、 “任何建构社会秩序和互动的社会框 架的连续性的长期努力都必须建立在社 会行动者之间相互信任的稳定关系的发 展基础之上”。从信任的角度来探讨 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近年来社会科学关 注的热点和前沿,但文献回顾发现, 目前国内还较少有研究揭示信任与社会 治理的内在关联。鉴于此,本文在深入 剖析社会转型带来社会风险激增和治理 难题的基础上,论证信任是现代社会秩 序扩展的前提,并从信任重构的视野下 探索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以此深 化我们对社会治理的文化机制和路径选 择的理解和认识。 一、社会转型、风险与社会治理 新面向 不论是韦伯的“理性化”,还是涂 尔干的“社会分工”,亦或是吉登斯“时 空脱域”,

6、都是要从理论上为现代与传 统迥异的生活形态与交往秩序提供一种-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解释。从他们的理论分析中不难发现, 传统与现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 是一个高度开放、分化且充满了风险的 社会,人们普遍置身于一个变化的、不 确定的以及未来不可控制的世界中。中 改革开放的 30 多年,就是传统向 现代社会转换的 30 多年,那一套建立 在静态的熟人社会的传统治理模式,也 即依靠垂直稳定的权力安排并以礼俗、 教化与习惯为基础的乡绅治理模式,早 已随着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解体。当前 中国所要面对的是一个阶层高度分化和 不确定性急剧增加的风险社会,如何化 解这一高

7、风险社会带来的诸多社会难题 便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在讨 论风险化解与治理之前,必须先弄清楚 现代社会的风险来源是什么。概括来讲, 这种风险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交 往秩序扩展形成的陌生人社会成为一种 常态;二是因社会高度分工和经济发展 的不均衡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 1.非人格化的陌生人交往与风险-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的产生 吉登斯分析了前现代社会与现代 社会之间的差异,在他看来,所有形式 的前现代社会,其时空延伸的程度都非 常低,人与人的交往通常是建立在一种 在场条件下的互动基础上的,如亲属、 乡邻以及宗教团体等熟人群体之间。 而在现代社会,时空

8、高度的延伸,人与 人的交往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缺场条件 下的抽象系统基础上,这种抽象系统主 要包括“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时空 缺场及抽象系统的构建,使得陌生人之 间的交往成为可能,人类的交往秩序得 到了空前的扩展,也正是这种扩展的人 类交往秩序创造了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 展。但与此同时,现代化的进程又不可 避免地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高风险的境 地,在现代社会风险的普遍性和等级都 显著的增加了,我们处在一个匿名性、 非人格化和陌生人日益增加的交往环境 中,政策制定者、组织管理者、专业技 术人员、商品与服务提供者、医疗卫生-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机构等,我们对他

9、们全然不了解,既没 有可能去获得所有陌生要素的全部信息, 也无法对他们实施有效地控制与监督, 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利益乃至身家性 命无所保留地托付给他们。也就是说,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利益 与权利寄托在一个素昧平生且充满着不 确定性的“他者”手中,任何一次背约都 可能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正如研究者 普遍认为,风险观念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不确定性和风险是现代社会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困扰所有的社会系统, 并且所有的社会行动都必须应对的是未 知的、不可控制的未来不确定性。在 传统社会,人们很少走出自己熟悉的环 境,生活在一个相对静态的社会中,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可预见的, 有限

10、范围内的信任是建立在对交往对象 完备透明信息的基础上的;但现代性的 进展打破了这种静态的社会形态,人们 普遍且不可避免地要与陌生人进行交易, 而想要以对陌生人完备信息的掌握为交-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往前提已变得不可能,现代社会面临着 比传统社会更强、更普遍以及更深刻的 风险。 2.高度的社会分化及阶层 固化与风险的产生 斯密强调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 产效率以及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 涂干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证了现代 社会产生的内在机理。不可否认,社会 分工的高度发展,给人类社会进步与经 济增长带来毋庸置疑的好处,奠基了现 代社会的诞生。但不容忽视的是,劳动 分工的极端形式以及角色和身份的巨大 分割,也可能导致社会的失败并产生有 害的影响。这种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扩大的贫富差距和由财富与身份确立的 阶层固化。一个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且社 会阶层高度固化的社会将导致社会的撕 裂与冲突的加剧,它极大地增加了社会 的风险。塞利格曼分析了现代社会产生 的、并且在最近的现代性中表现出来的 风险增强机制:“随着社会角色的转型 和角色分化的固化,当社会发展出以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