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72015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 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解 读2010年4月南京目 的为提高我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水平,保 障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实施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依 据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6号令)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饮用水安全监管工作的 通知(苏政办发200954号) 等级划分级:省辖市城市供水企业和供水能力40万 立方米/日的城市供水企业级:供水能力在40万立方米/日以下、10万 立方米/日以上的城市供水企业级:供水能力在10万立方米/日以下的城市 供水企业建设要求所有城市公共供水企业都必须建立相应等级水质检 测实验室其他向社会供应生活用水的自备供水单位也必须

2、建 立相应等级的水质检测实验室江苏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成员单位必须获得I级水 质实验室时间要求级实验室必须于2010年12月底以前全部按 标准建设完成级、级实验室最迟于2011年底前按标准 建设完成。对主管部门的要求要督促城市供水企业加大对水质检测能力建 设的投入加强水质检测人员培训加快水质实验室的建设评定的程序首先按照指导手册进行自评同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报其初评初评通过后由当地主管部门报省厅省厅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定(评定包括材料预审、现 场评审和整改认定三个阶段)根据专家组提出的定级意见,省厅颁发相应的等级 证书。评定方式材料预审:省厅组织专家对上报的申请报告 和资料首先进行材料预审,

3、达不到评审要求 的,不予现场评审。现场评审:专家组根据申请书的内容,对照 指导手册内容和条款要求开展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时,每项内容相应条款的评定结果表述为 :“符合”,指满足评定要求; “不符合”,指不满足评定要求; “不适用”,指不需(或暂不)考核此项。 每项内容相应条款均为“符合”,或者有“不符合”项但 经过整改后确认为“符合”的,结论为“达标”。专家组通过选取考核样品(包括盲样考核、实际样 品检测、留样复测等),要求被评定的实验室进行 实际检测。考核项目需覆盖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考核项目数量要覆盖申请检测能力中不重复参数的 20%以上。其中,盲样考核数量:级不少于7项;级不少于5项;

4、级不少于3项。评定结论:现场评审中出现“不符合”时,专家组将 开出“不符合项”报告,并明确整改期限。实验室所 在供水企业应向专家组长提出书面的整改报告,由 专家组长确认并向省厅提推荐意见。现场评审发现有任何以下情况的,结论为“不达标”: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未进行质 量体系内审的;盲样考核结果不准确的;量值溯源 严重失控的;超过改正期仍未改正的。对于现场评审结论为“不达标”的实验室,需在6个月 后方可重新申请。等级证书的管理等级证书有效期6年有效期满前6个月,由供水企业按原评定程序 申请换证有效期内,省厅对实验室的工作能力、技术 水平、质量体系的运行等方面不定期的抽查等级证书的作

5、用凡经认定的等级实验室,其检测结果可作为 特许经营许可、行业考核的依据没有达到相应等级要求的供水企业,不享受“ 以奖代补”专项补助资金涉及饮用水水质和安全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水质检测能力要求内容要 求级级级级级级GB5749 -2006 表1、2的常规42项,表3 的非常规项不少于50项 。 表1、2的常规42项,表3 的非常规项不少于30项 。 表1、2的常规42 项表:水质质常规规指标标:溴酸盐(使用臭氧时)、甲醛(使用臭氧时)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 毒时)。 表:饮饮用水中消毒剂剂常规规指标标: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一 氯胺(总氯)、臭氧(O3

6、)、二氧化氯(ClO2)。 表:非常规规指标标:根据当 地原水水质变 化情况,能够 检测 当地原水特征污染因子 ,且不少于50项。 表:非常规规指标标:根据当 地原水水质变 化情况,能够 检测 当地原水特征污染因子 ,且不少于30项。 GB3838- 2002表1、2的常规规29项项,表3的 非常规项规项 不少于50项项。 表1、2的常规规29项项,表3 的非常规项规项 不少于30项项 。表1、2的常 规规29项项表:地表水环环境质质量标标准基本项项目 表:集中式生活饮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补充项项目 表:集中式生活饮饮用水地 表水源地特定项项目 根据当地原水水质变化情 况,能够检测 当地原水特

7、征表:集中式生活饮饮用水 地表水源地特定项项目 根据当地原水水质变化 情况,能够检测 当地原 水特 污染因子,且不少于50项 。 征污染因子,且不少于 30项。GB/T 14848-93使用地下水为水源的供水企业检测 要求参照级化 验室要求执行。注:总放射性、总放射性指标允许分包。 工艺检测能力要求 (所有等级化验室都必须满足)内 容能 力 要 求滤料(砂)质量检测(按CJ/T43-2005标准进行全项目检测) 在用净水剂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铝、铁、盐基度等主要成 分指标和重金属铅、砷等毒理学指标进行检测 。矾耗量工作能力和要求 4.1人员数量及资质内容要 求 人员数量级:检测人员不少于12人

8、; 级:检测人员不少于10人; 级:检测人员不少于 6人。 人员素质各类人员必须经过 必要的培训,有技术和专业经验 ,并满足任职条 件。 技术负责 人、质量负责人:、级实验 室具备工程师以上资格, 级实验 室具备助理工程师以上资格。操作人员熟悉检测任务,了解被测对象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具备所 从事检测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培训建立各类人员定期考核制度和培训计划。 人员培训计划应包括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 知识、计量基础知识、数据处理与数理统计、采样方法、相关法 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各岗位所需的应知应会等内容。 档案人员一览表和工程师以上人员简历 表。 技术人员的

9、有关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和经历等。4.2仪器设备与标准物质内容要 求仪器设备提供能证明已具备正确检测的全部设备仪 器配置分析表(包括标准 物质)。与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应为 有证标准物质,在有效期内使用,满足相应的保存条 件。 设备维护有维护程序(或制度),有专人负责执 行,有记录。 有缺陷或有怀疑的设备应 立即停止使用。 有设备修复的校准、检定(或校准)或测试记录 。 应对缺陷设备以前所进行的检测工作进行检查。 量值溯源凡对检测 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 行检定(或校准)。有负责仪 器设备量值溯源的机构或人员,并有周检计划表。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应委托有具备相应能力的单位完

10、成。必要时在两次检定(或校准)之间,应对仪 器设备进 行运行检查。设备 (标准 物质) 标识计量检测仪 器设备 都必须有明显的统一格式的标志,标志 分“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分别以绿、黄、红三种颜色 表示。标志内容包括:仪器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期、检定单位。标准物质仪器设备 采购报 告、装箱单等;设备 档案仪器设备验 收报告及附件;仪器设备 出厂检验 合格证;制造商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等;使用、维修记录 ;仪器设备 的计算机软件及备份;4.3样品和方法 内容要 求样品处置按照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制备、传送、贮存、处 置等。具有检测样 品的标识系统,避免样品或记录中的混淆。有确保

11、样品在贮存、处理过程中不受损坏的设备设 施。对于有毒有害的样品应按环保要求处置。技术文件按等级配备相应的标准、规范、规程等文件,有负责维 持现行有 效的部门或责任人。检测方法严格执行标准检验法。4.4 环境与设施内容要 求 工作环境 和条件根据检测项 目及仪器设备的要求,建立相适应的实验室独立单元。配置必要的恒温、恒湿设备,配置温、湿度计并有相应的记录。无菌操作的实验室应设立隔离间并有消毒杀菌装置。有良好的通风、防腐及上下水设施。 满足各类仪器及检测项 目的采光要求。 按其工作要求及安全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明显警告标志牌。隔离措施对邻近区域的工作或检测项 目无干扰。工作区域实验室内不存放与实验无

12、关的物品;实验室不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特殊要求的区域应有明确标识。 控制规定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戴所必须的工作服、鞋、帽并应经常清洗, 保持整洁。 内务管理实验室清洁卫生,设施(水,电,气等)管理等内务管理应有充分的 措施保证。 危险品的存放、防爆(炸)、防火、防毒、用电、防盗、保密、三废 处理等措施应符合有关健康、安全、环保的要求。4.5记录及报告内容要 求检测记录原始检测 数据的记录 及检测报 告的数据,应使用法定计量 单位,检测 数据的有效位数,异常值的判断与剔除方法 和误差表达方式应符合误差理论的规定。记录 、计算和导出数据,归档保存不少于三年,并做好保密 工作。 检测 的记录应

13、 保证检测 的复现。采样、样品流转、检测 (等环节 )应有人员签 名,检测结 果必须有校核并签名。检测报 告检测结 果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在报告中表述。 检测报 告应妥善保管,长期保存并做好保密工作。 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报告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 标题 名称(例如“检测报 告”); B. 实验 室名称,地址或检测 地点(当与前地址不同时); C. 报告的唯一识别 号,每页序数,总页 数; D. 需要时,委托人姓名,地址; E. 样品特性和有关情况; F. 样品接收日期,完成检测 的日期和报告日期; G. 检测 方法描述; H. 如果报告中包含委托方所进行的检测结 果,则应 明确地

14、标明。I. 对报 告内容负责 的人的签字和签发 日期; J. 在适用时,结果仅对 被检测 的样品有效的声明; K未经实验 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报告(全复制除外)的声明;检测报 告应有填报和审批程序,并由检测 机构负责 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发 。报告格式和内容应简 便易懂;每页题头 和标题栏应 尽量标准化。报告的修改应有明确规定。4.6质量体系内容要 求组织管理实验室至少包括:专业检测 部门,管理部门(包括质量控制管理)及 支持服务部门(或相应的专、兼职人员),部门(或专、兼职人员 )设置应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在组织机构中相互关系清晰。明确规定各部门、人员和岗位的职责和质量责任。质量体系有质量体

15、系并维持体系有效运行的规定。有质量方针和目标,全体人员熟悉、理解并执行。实验室人员熟悉并正确使用质量文件。有持续改进的相应措施并适时修订质量手册。体系文件有质量目标和承诺。有组织 与管理结构,并有相应的职责 框图。有文件的控制和维护 程序,明确所必须控制文件资料范围和方式,明确人员和 职责 。 有实现 量值溯源的程序。有检测 能力表。有开展新检验项 目的程序,以保证在开始新项目之前已配备适当的设施和资源 。有检测样 品管理程序。包括采样(或送样)、验收,样品的标识 ,保存或安全 处置等。 有检测过 程管理程序,包括在检测过 程中,发生故障或出现某种外界干扰时应 急处理规定。有在用仪器设备 一览表和检测项 目配置表。有设备 管理程序。有实验 室之间比对、能力验证计 划、标准物质的使用、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程序 。有申诉和投诉处 理机制,有申诉、投诉和实验 室采取的处理措施的记录 。有检测报 告及原始记录 、资料等技术文件的管理及保密程序。有质量体系审核程序。4.7分包的规定内容要 求分包原则及要求水质指标的总放射性、总放射性指标允许分包。分包方的能力或资格:实验室应保证并能证实它的分包方有能 力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实验室应记录 和保存关于分包方的能力及符合要求的详细调查 资料,并保存一份有关分包事项的登记册。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