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的行政管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711127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辽金元的行政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金元的行政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金元的行政管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金元的行政管理辽金元的行政管理辽n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 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 国号为辽.始于太祖耶律阿保 机,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 左旗南)n辽代与北宋对峙,是统治中国 北部的一个王朝,1125年为 金所灭。在太祖阿保机统治时 期,创建奴隶制国家,确定皇 权世袭,建立军队,制定法律 ,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 继续向外扩张。北面官制:1)北南宰相府是辽代总揽政务、辅佐皇帝处理 军国大事的中枢机构,分别由皇族耶律氏和后 族萧氏族人世选,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 为长,下设总知军国事、知军国事等官,是辽 代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 2)大林牙院:相当于翰林院。职掌是为皇帝撰 修契丹

2、语文告,负责监修国史。 3)大于越府,相当于大傅,原为处理军政要务 的,后无实权。4)北南大王院:分掌所属契丹部民的各项事务 ; 5)夷离毕院:辽司法行政机构,执掌刑狱和司 法; 6)敌烈麻都司:掌礼仪; 7)北南宣徽院掌朝会、宴飨、祭祀等事;n2、南面官:n1)汉人枢密院;n2)尚书省;n3)中书省;n4)门下省;n5)翰林院。地方行政体制n以五京为中心,全国分为五道。n1、以民政为主的系统,汉人、渤海人居住区 ;n2、军政、民政兼理的系统,契丹等游牧民族 居住的区域;n3、单纯军事系统,招讨、统军等司辖地。行政决策n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的遗风n“若有征伐,诸部皆须议会,不得独举”n政治中

3、心:捺钵夏、冬两季,皇帝即在捺钵中 召集大臣议事,以决定军国大事。 n中枢机构:北枢密院n氏族制度残留:n1、各部落酋长都相当大的权力;n2、母权制的遗留行政监督n中央:御史台n地方:州刺史n北面系统:中丞司,北面官中北、南 枢密院下的中丞司,负责纠察百官。n辽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n1、世选:契丹及其他游牧出身的官吏 的主要门径。是指具有世选特权的家 族中按某些标准挑选一个合格的人来 继承某一官职和爵位。n2、科举:是汉族和渤海官僚入仕的门 径。 金金n(1115年1234 年)女真勃兴于 今黑龙江、松花 江流域及长白山 地区。1115年女 真领袖完颜阿骨 打称帝建国,国 号大金。 中央行政

4、体制n勃极烈制的内容:n金代的一个官职,所设官职为勃极烈,在都勃极烈 下置国相,是都勃极烈的辅臣,处于宰辅地位,在 国相之下没诸勃极烈,开始时都勃极烈由各部公推 ,后随着完颜部的强大而成为一个家族的世袭职位 。n勃极烈制带有明显的氏族制度残余,不利于缓和矛 盾,稳定政治、恢复经济,后逐渐由三省制代替。 尚书省、枢密院的设置及其职责:n金熙宗时的中央行政体制名义上是三省制,但 最为重要的是尚书省。n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和左右丞 ,可见,三省中仅尚书省是最高中央机构,门 下、中书二省只能试为陪衬。n枢密院则是主管军事的中枢机构,枢密院长官 为枢密使,副长官为枢密副使,下设签书枢密 院事

5、、同签书枢密院事协助处理院务。 地方行政体制n金代路路的机构设置及其分权制度:n金代在汉人居住区,实行路、府(州)、县三 级行政区。路采取分权而治的制度。都总管府 掌管民政和军政,其长官为都总管,转运使司 掌财政,长官为转运使,提刑使司(后改为按 察司)主管司法监督,长官为按察使。 金代路下设府,府:n州与府为平级机构,分为节度州、防 御州和刺史州三种。其长官为节度使 、防御使和刺史,他们主管军事,但 也兼管民政,保持着女真军政合一的 旧俗。n县:县令,民政n基层:村社 n猛安谋克:n始于女真族古代出猎时的生产组织,以后 逐渐演变为平时射猎、作战时的生产、军 事组织。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

6、又 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猛安、 谋克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 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行政决策n勃极烈n尚书省行政监督n金代地方监察的两种形式:n1、专职监察的御史台;n2、谏院也有监察的职能。 n金代御史台和谏院的监察职能:n御史台拥有纠察朝仪、弹劾不法官员和对各级官员 执行政务进行监督的权力。御史台还拥有司法权, 凡遇到官员执行政务过程中的重大违法事件皆由御 史台会同大理寺处理。御史台还设有殿中侍御史二 人,专门负责监察朝仪,此外,御史台还有十二个 品级低微但威权甚重的监察御史,仅是七品小官, 却可弹劾宰相。n谏院也有监察的职能,谏议大夫对整个决策过程有 监察权,

7、。宰相奏事,惟有谏议大夫不需回避。皇 帝作出决策,谏议大夫可提出批评意见。 官员管理n金代选拔官吏的双重标准:n1、金代对科举即一般标准十分重视,以致元 初有“辽以释废,金以儒亡”的说法。n2、金代更重视以特定标准,如荫补、世选、 军功能途径录用女真人,以保证机构中女真人 和汉人的数目的平衡。n金代官员升迁的重要因素:n1、功绩;2、年资。金代官员考核的完备和制度化:n金代考核官员由吏部负责,分两种形式:n1、对任职届满的官员的政绩予以考评;n2、对所有在任官员进行考核;考评有一套完备的制 度:官吏赴任时均要带一纸证书,称“解由”,“解由” 上详叙该官员的上一任期内的政绩及任期和资历, 吏部根

8、据“解由”来评价官员和才能,并将解由主要 内容摘抄下来,称“铨头”,再将该官员历任的“铨头” 汇集起来,成为该官员的人事档案,称“行止薄”, 作为吏部对该官员进行人事调整的依据。金代对所 有在任官员的考核也有一套完备的规定:以县令为 例,即以“四善、十七最之制”实际是对县官政绩、 才能、个人素质测评的21项标准,后来更以区域人 民的态度作为考核的依据。 元n公元1271年1368年, 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 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 为“大元”,1279年统一全 国。 中央的行政体制n元代中书省、枢密院、

9、宣政院的机构设置和职权 :n中书省:总理政务,是最高行政机关,职权广泛 ,国家财政、人事、司法、文教、营造等大权, 设中书令一人,由皇太子兼领,实际是一个虚衔 。n枢密院: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是最高军事 中枢;n宣政院:是掌管佛教事务的,同时负责吐蕃政务 ,实际上所有宗教和民族事务都归其管辖,不隶 属于中书省和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 地方行政管理n1、行省制的确立:n丞相 :军政、财政、行政大权n2、元代的诸使司的名称:n宣尉司、招讨司、安抚司、宣抚诸司,并许世 袭其职。n3、行省路州县n4、村社制度行政决策n元代决策会议的形式:n元代会议形式繁多,按主持的身份不 同可分为皇帝亲自主持的

10、会议和中书 省会议,皇帝主持的会议分为朝堂会 议和内廷会议两种。行政监督n元代监察机构组织的完备性:元代监察机构组 织相当完备。有中央御史台、地方行御史台和 各道肃政廉访司三级。22道肃政廉访司分隶中 央御史台和西、南两行御史台,两行台又受制 于中央御史台。这样御史台监临中书省和附近 行省,行御史台监临其他行省,各道肃政廉访 司监临路、府、州、县,形成一个以御史台为 中心,行御史台为重点的,各道肃政廉访司为 经纬的严密监察网络,纵横交错,覆盖全国, 使封建监察体系趋于完备。n元代监察制度的建树和弊端:n元代监察制度较前代的一个重要发展是监察法 规的制定。大元圣政国朝典章n但元代监察体系也有着其

11、弊端,首先是,主要 监察职务被蒙古贵族垄断,严重影响了监察机 构作用的发挥。其次是,蒙古贵族享有特权, 不受监察法规的制约,监察机构无权对一些特 权机构进行监察。 官员管理n元代选拔官员的方式:n1、以出身作为做官的资格,勋臣、名门、儒 吏出身均可作为条件。n2、从吏而官,称“吏员出职”;n3、读书做官:有二途径:1)贡授:即国子学 生员成绩优异者经考试后授予官职,但人数少 。2)科举。n4、承荫制度。 元代行政官员的考核和升迁的制度化:n元代官员考核分两种形式:n1、是对全体官员的考核;n2、是对某一任期满的官员的政绩予以考评。对全体 官员的考核由吏部会同监察机构共同主持,考核五 项标准:户口是否增加、荒地是否开垦、诉讼是否 处理公平、治安是否良好、赋税是否公平。n对任职届满的官员制度:n官员任期为30个月,期满接受政绩 考评,其中有监察官员提供的政绩 材料和所在官府给该官员的鉴定。n为保证官员升迁常规:n依据其品级分段管理,七品以下由 吏部负责,正七品以上由中书省管 理,三品以上由皇帝亲自选授。六 品到九品的任命由中书省下达,一 品到五品由皇帝诏令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