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70853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孔子的教育思想 2009年3月2日Contents生平和教育活动1关于教育的作用2关于教育对象3关于教育目的4Contents关于教育内容5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6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7关于教师8n(一)社会背景n养士之风盛行n私学兴起n(二)生平及其教育活动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养士之风盛行n春秋战国时期(BC771-476年,BC475-221 )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是奴隶 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n各诸侯国从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出发,争 先“招贤纳士”,于是形成了养士、用士之 风,如齐桓公“养游士八十人”。到战国时 期,养士之风更加盛行。n“士”是通晓“六艺”知识和各种礼仪

2、的贵族阶 层,他们能文能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战时充当军事参谋,平常充任政治助手。n“得士者存,失士者亡”:除公室养士外, 私门也竞相养士,如战国四君子:齐孟尝 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 魏信陵君魏无忌,他们养士都达千计。私学兴起n春秋时期,是私学的产生和兴起阶段。据 古籍记载,各阶级、阶层的士子聚徒讲学 ,宣传一定的政治主张,竞相扩大自己的 影响,乃成为春秋时期比较普遍的一种社 会现象。n“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 年n在文化教育上,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文化的“学 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格局,出现了学术 下移,士阶层崛起、私学勃兴、百家争鸣、 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n春

3、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摇篮 和渊源。生平及其教育活动n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 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 )。n孔子的父亲孔纥(h)是位“有力如虎”( 左传襄公十年)的武士,曾做过陬邑的 行政长官。n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n学琴于师襄n问礼于老聘n学官于郯子n问乐于苌弘孔子拜谒老子问礼老聃老 子老子姓李,名耳, 字聃,楚国人。春 秋时期重要的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 人。相传著有老 子一书,又名 道德经。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n道可道,非常道。n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n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4、相形,高下相 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n治大国若烹小鲜。n“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n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n孔子大概三十岁以后,学有所成,并从此创 办私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自己也说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一生从未 间断,任教四十余年。n其弟子达三千余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聚徒讲学和整理古籍聚徒讲学和整理古籍六艺:诗、书、礼、 乐、易、春秋。关睢n关关睢鸠,在河之洲。n窈窕淑女,君子好逑。n参差荇菜,左右流之。n窈窕淑女,寤寐求之。n求之不得,寤寐思服。n优哉游哉,辗转反侧。n参差荇菜,左右采之。n窈窕淑女,琴瑟友之。n参差荇菜,左右芼之。n

5、窈窕淑女,钟鼓乐之。n在此期间,孔子还当过鲁国的中都宰(鲁 国都城曲阜的行政长官),接着又迁升为 司空(主管建筑),后来还当了鲁国的大 司寇(主管司法)。由于鲁国国君鲁定公 中了齐国的美人计,怠于政事,孔子便不 得不离开父母之国,而周游列国。“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孔子周游列国在陈绝粮n孔子周游列国,栖皇奔走十四年,“斥乎齐 ,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 子世家),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 语宪问)。 终于在68岁那年(公元前 484年)返回了鲁国。n从此,孔子便专心致志从事整理和传授古 籍的文化教育工作。n公元前479夏历二月十八日

6、,孔子卒。n一般认为,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孔门 弟子或再传弟子把孔子平时对他们和时人讲 话的记录整理而成。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记载 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n论语为极其简约的记言体,各篇以首 二字题,如“学而”、“为政”等,原无其它 意义。n论语在古代,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 。现在,它是我们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 育思想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二、关于教育的作用对个人发展对国家 对社会教育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n“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 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n“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7、为 政)n“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n“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 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n“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 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者,民斯为下矣 。n“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n“有教无类”。n“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n孔子的学生,有许多是出身贫贱,如过着 箪食瓢饮生活的颜渊,有十年不制衣的曾 参,有学稼为圃的樊迟,被称为“贱人”之 子的仲弓等。也有贵族出身的司马牛、南 宫敬叔等,还有商人出身的子贡。三、关于教育对象孔子讲学图以上材料反映了孔子 的哪一教育思想?在 当时有何

8、意义?孔子的弟子中,有 颜渊:“闻一知十”的高材 生;箪食瓢饮箪食瓢饮 孟懿子、司马牛:出身贵 族; 子贡:做生意的; 子张:农民; 颜渊:穷居陋巷; 曾参: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 子之门,何其杂也”。n教育方面这种变化,扩大了教育的范 围和社会基础,打破了西周以前的“学 在官府”,有教有类的局面,这对于中 国私学的勃兴和“士”阶层的形成具有 直接的影响,在中教史上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四、关于教育目的:“士”、“君子”、“成人”n“学而优则仕”,君子,贤人应成为国家的 管理者。n主张“任人唯贤”,这是对奴隶制的“任人唯 亲”的世袭制的有力冲击。五、关于教育内容n(一)教学内容n四教:

9、 “文、行、忠、信” ;n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n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n包括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历史文 化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教育四个方面。n“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n“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n“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n“未能事人,焉能事鬼”。n比较全面、完整,体现了德、智、体、美 诸方面的要求,奠定了后世教学内容的基 础。但他忽视自然科学知识和反对生产劳 动知识技能的教育,这是其局限性的表现 。六、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n道德教育的内容:仁者爱人n以“仁”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以“礼” 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

10、“中庸”为准 绳,培养弘道扬道、治国安民的志士和君 子。n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n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n樊迟问仁。子曰:“爱人。”n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n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nruler guides subjectnfather guides son nhusband guides wifen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nbenevolencenRighteousnessnProprietynWisd

11、omnFidelitynas specified in the feudal ethical code1、立志乐道n“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于道”,“乐道”,“朝 闻道,夕死可矣”。n“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无欲速,无 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小不忍则乱大谋”。强调正确处理远 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n更不能为追求物质享受而毁掉政治前途, 要“见得思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n“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12、回也。 ”n艰苦磨炼,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坚忍不 拔。“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n2、克己内省n首先,他强调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即所 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反求诸己”,“ 不尤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醒也 。”n第二,视、听、言、动皆中礼,“吾日三 省吾身”;n3、身体力行n道德修养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应知行统一, 言行一致。n第一,“慎言敏行”,“讷于言而敏于行”,不说 假话、大话、空话,做到“言中伦,行中虑”;n第二,“言必信,行必果”,一切言行都要结果 和效果来检验。反对言而无信,行而未果。n第三,从教者要“正身率行”,成为学生效法的 典范。n4、改过迁善n第一,有过必改,闻

13、过则喜,“过则勿惮 改”,“不二过,不文过饰非;“君子之过 也,如日月之食焉也: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n第二,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以别人错误为戒 。n此外,要“乐多贤友”,“以友辅仁”,要 相互“忠告而善道之”。七、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n1、因材施教n“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宋朱熹)n“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nn闵子侍侧,言言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 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 死然。” 简释行行,刚健貌。 译文闵子骞在孔子身边侍候,是恭敬端正 的样子;子路则是忙忙叼叼、心不在焉的 样子;冉有和子贡是刚直的样子。孔子很

14、愉快,却说:“像仲由这样,不得好死啊。 ”n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 于从政乎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 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 于从政乎何有!” 简释世,指才能,技艺。 译文季康子问:“仲由,可派他参政吗?”孔子说:“仲由 做事果断,勇于作为,去参政有什么不可以呢!”又问:“ 赐可派他政吗?”孔子说:“赐呀事理通达,对于参政有什 么不可以呢!”又问:“求派他参政吗?”孔子说:“求呀多 才多饣,对于参政有什么不可以呢!” 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

15、也。居则 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n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 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n夫子哂之。n“求,尔何如?”n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n“赤,尔何如?”n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n“点,尔何如?”n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n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n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 而归。”n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n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

16、“夫三子者之言何如?”n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n曰:“夫子何哂由也?”n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 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启发诱导n“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n:“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 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n”温故知新”,“能近取譬”n“好学”,“乐学”3、学思结合n“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n“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寖,以思,无 益,不如学也”n“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 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 思义。” 朱九思,男,江苏扬州人1916 年生。我国著名教育家,日 本国立广岛大学名誉博士。 华工(华中科技大学)的缔 造者,人称华工之父。标志 事件是:国家教育部在文革后 对全国高校的资源调查,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