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88273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历史演进规律的把握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1 1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正确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2 2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于社会生产方式 (1)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 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 物质力量。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 3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生产

2、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 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 应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物质关系。4 4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生产方式 :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 证统一。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最终决定 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 则直接规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方式内 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构成了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生产关系5 5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性质、水 平、发展要求)发展变化及其变 革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反作用6 6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生产力和生

3、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适应不适应适应生产力(内容)生产关系适应(形式)发展滞后不适应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适应阻碍7 7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即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8 8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 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 运动的最大特点,是二者既基本适应,但 又不完全适应。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 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基本相适应的 ,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推动了生产力的迅 速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与生产力之间也有不相适应的一面,这就 会同生产力的发展发生矛盾。 9 9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

4、、正确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首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意义其次,这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1010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 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 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1111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二、正确认识和掌握上层建筑一

5、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212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于社会形态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 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组织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 1313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 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了人 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形态1414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是内涵相同的 概念。但技术社会形态却不相同。技术社会 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 相适

6、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出来的社会形 态。它是以生产关系为基本标志的社会形态 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的性 质为标志,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 平的基础上。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概念 是最根本。决不能用技术社会形态的概念来 否定或取代社会形态的概念,否定唯物史观 关于社会形态划分的科学性,否定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区别。 1515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状况(性质、水 平、发展要求)发展变化及其变 革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适合推动不适合阻碍反作用1616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基本适合基本

7、不适合基本适合经济基础(内容)上层建筑适应(形式)发展滞后不适应变革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适应阻碍1717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 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 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 规律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 状况的规律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1818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特点 社会主义的上 层建筑先于社会主 义经济基础而产生 的,是借助于上层 建筑的力量而建立 起来的。但这并不 违背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这一基本 原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形成方面的特点:

8、1919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 础之间基本上是相适合的。另一方面,社会 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存在不相适合的 方面。但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的,是可以通过社会主 义制度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加以解决的。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本身的特点:2020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正确认识和掌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首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其次,这一规律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9、2121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 规律,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222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五、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323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0、、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 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 ,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 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 貌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每一 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推动着一种社会形 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转化,是社 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2424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 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和制约着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方面,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

11、的矛盾的解决。 生产力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决定反作用反作用2.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2525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按照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 本适合的顺序循环往复地运动着,社会生 产方式不断变革发展,社会形态就不断地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作用反作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适合不适合适合2626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生产 关系、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生产力、经济基 础状况的规律。2727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 阶

12、级斗争: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 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 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2. 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阶级斗争表现为政治 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形式。2828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阶级社会更替的质变过程中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同 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2929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2.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 的政治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 制度。三、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

13、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 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 4.社会革命的任务:是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 、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建立和发展新 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 3030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6.社会革命胜利的首要和基本的标志是: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的革命 阶级手里。 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7.社会革命爆发和胜利的条件是:客观前 提和主观条件。8.社会革命的形式有:暴力革命的形式和 和平方式。 3131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9.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 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

14、社 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马克思 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3232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运动 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3333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 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运 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识、技能的总和。3434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理论基础手段是什 么为 什么 做什 么怎 么做 可能现实从个别 到一般 从一般到个别 知识形态 物质形态 认识世

15、界 改造世界 科学与技术是两种不 同的形态。从目的看,科学 以认识世界为目的,回答事 物现象“是什么”和“为什 么”的问题;技术以改造自 然为目的,解决实践中“做 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从活动过程看,科学是从 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技 术则是把理性认识物化为科 技产品的过程。从成果形式 看,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 明。3535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第一,科学技术始终 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 依据,以实践检验为 准绳。 第二,科学技术始终 以继承为基础,以创 新为灵魂。 第三,科学技术是一 项特殊的社会事业。3636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人类发

16、展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飞 跃与发展,人类社会一切文明与进步,都离 不开科学的重大发现与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 广泛应用。 3737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 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 活方式的变革。再次,科学技术 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 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控制自 然和人类自身的能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3838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3939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下,为了解决生产 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不适合 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 会制度得到存在和发展,而对现存的制度、体 制作一定的调整和革新。 1.社会改革及其作用 五、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社会革命一样,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 本矛盾,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和形式。4040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 过程中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