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天宁区教育信息网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613543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天宁区教育信息网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天宁区教育信息网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天宁区教育信息网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天宁区教育信息网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天宁区教育信息网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天宁区教育信息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天宁区教育信息网(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王斌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指出: 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 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 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 题、怪题的现象。不得公布学生考 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一、狭隘的、片面的学业评价观 二、评价内容:注重创新能力 三、评价形式:分层考试/学生档案袋 四、评价记分法:突出透明度和合理性 五、评价方向:问题学习法一、狭隘的、片面的学业评价观1、五种不正常的现象 2、一种“优势” 3、

2、三种严重的后果1、五种不正常的现象 注重死记硬背,忽视能力培养 注重书面测试(纸笔测试),忽视其他 测试手段 注重容易量化的评价目标,忽视不易量 化的评价目标 注重分数名次,忽视起点与进步 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2、一种“优势” 我国学生特别擅长考试。 我国较多采用演绎法,要求学生运用公 式、定理等解题。这是应付考试的方法 。 我国较少采用归纳法,要求学生从无序 的、复杂的现象中归纳出有序的规律、 定理和公式。这是做学问的方法,拿诺 贝尔奖的方法。 我国较多坚持了传统教育的思想。 其缺陷在于:在本质上,它是来自 上面和外部的灌输。 我国较少强调现代教育的思想。其 先进在于:具有问题意识

3、,激发学 生的思维、探究和创新。3、三种严重的后果 缺乏创新意识 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创 造能力倒数第五 我国半数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有障碍 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 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 4 种主要障 碍。 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荒废杰出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 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 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 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建立 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 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摘自江泽民2002年9月8日在

4、 北京师大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二、考试内容:注重创新能力1、培养和考查创造能力 2、培养和考查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3、培养和考查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4、值得注意的问题1、培养和考查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表达式创造能力 技能式创造能力 革新式创造能力 发明式创造能力 突变式创造能力2、培养和考查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指的是,对某个问题 提出多种独特答案的能力,它包括思 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精心推敲的能 力。特级教师魏书生有句名言:“每 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应该强调:不是“自古华山一条 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3、培养和考查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不要将批判性思维与过去的“怀疑 一

5、切、批判一切、打倒一切”相提 并论。 批判性思维充满着反思和超越,本 身就是一种发展和建树的过程,也 是挑战权威、挑战相对真理的过程 。4、值得注意的问题 鼓励和支持创新 不要成为形成创新能力的阻力 加强对潜意识的注意 强调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正确认识记忆与创新的关系 正确认识客观试题的利弊 客观、公正、容易批改、试题分布均匀等 琐碎知识、识别答案、错误强化、测试低 级技能、鼓励猜题等三、评价形式:分层考试/ 学生档案袋1、分层考试 2、学生档案袋1、分层考试分层考试又被称为“适应个 别差异考试”,充分体现因材施 教的原则。 基本原则 试卷模式 分数与题库基本原则 评价正面成就。充分展示考生知道

6、 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和能够干什么 ,而不是偏题和怪题。 不同能力的考生面对难度不同的试 卷。让能力较强的考生面对难度较 高的试卷并获得高分;让学习困难 的学生面对难度较低的试卷并获得 相应的分数。试卷模式 单一卷模式(试题由易到难依次排 列) 加试卷模式(普通卷+提高卷) 三卷排列模式(容易卷+普通卷+困 难卷) 四卷重叠模式(四卷由易到难依次 排列)分数与题库以三卷排列模式为例: 1、容易卷+普通卷分数: B、C、D、E、F 2、普通卷+困难卷分数:A、B、C、D、E、F 2、学生档案袋 学生档案袋的内涵 学生档案袋的特征 学生档案袋的类型 学生档案袋的评价学生档案袋的内涵学生档案袋又被称为

7、“学生成 长记录袋”。如艺术家、建筑师、 作家、记者建立个人档案袋一样, 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档案袋,充分感 受其成长的过程、特点、进步和成 就,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 评价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 能力。学生档案袋的特征 内容丰富。作业、作品、奖状、证书等 。 具有代表性、真实性、选择性、反思性 。 个性化。 分门别类。学科、学生、干部、德智体 美劳等。 其他学生档案袋的类型 过程性。体现某一阶段的目标、努力和 进步过程,如提高写作的过程。 结果性。试卷、作业、教师评语等。 展示性。最佳作品、证书、奖状等。 其他学生档案袋的评价 学生自我介绍和陈述。 核实档案袋材料的真实性。 建议进一步说

8、明或补充、充实新材料。 实施评价,如曲线图、评价表等。曲线图ABCDE一 二 三 四 五评价表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家长评听说读写教师定性描述:四、评价记分法:突出透明度 和合理性1、传统记分法的弊端-互补性(16 x 5 = 80;20 x 4 + 0 = 80 )-模糊性 2、突出透明度和合理性-提供总分和各部分的分数-设置附加条件(良:80分;各部分不得低于10分)-运用常态曲线的理论五、评价方向:复杂问题学习法复杂问题学习法源于医学教学领域。90 年代中期以后,被移植到美国幼儿园、小学 和中学,取得了成功。类似我国中小学正在 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1、复杂问题学习法实例2、复杂

9、问题的特征3、复杂问题学习法的教师角色4、复杂问题学习法的目的和意义1、复杂问题学习法实例 例一 请学生充当摄影者,通过照片反映 学校周围的地形和环境特点。 例二 请学生担任动物园某一动物馆的设 计工作。要求:第一,确保动物的安全和游 客的安全;第二,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位游 客清楚地观看动物的可爱形象。 例三 请学生充当社会调查工作者。学生 在语言艺术课上阅读了Lyddie的课文。 课文反映了美国早年的童工状况。由学生通 过社会调查,证实和补充课文内容。1、复杂问题学习法实例(续) 例四 请学生充当生物学家。他们收到一 封来信和一张动物照片。小学生希望知道 能否把它作为宠物收养起来。(蝙蝠)

10、例五 请学生充当政府官员。他们收到某 一仇恨团体请求举行游行的申请书,作为 政府官员,应该依据宪法条文给予恰当的 答复。 例六 请学生担任政府顾问。查阅历史上 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勘查遗址,设计 纪念标志。2、复杂问题的特征 含有未知的、模棱两可的、混淆不清的成份 。 没有现存的解决方法。各种解决方法可能存 在很大的分歧,甚至发生严重的观念冲突。 涉及一系列知识和技能。如:观察、发现、 调查、推理、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技能;收集 、梳理、取舍、综合和分析信息的技能;创 造性、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提出、 修正和验证假设的技能;团队精神、认真、 毅力等。 3、复杂问题学习法的教师角色 设计者

11、辅导者 组织者 评价者 其他4、复杂问题学习法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围绕复杂问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进一步拓宽知识和视野;提高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日后胜任含有复杂问题的工作,适 应工作岗位的各种变化。 培养学生的“用脑习惯”,成为富有成效的思 考者或思想家。 克服狭隘的学业评价观,建立完整的学业评 价体系。建立完整的学业评价体系 克服五种不正常的现象 注重记忆,也注重能力培养 注重书面测试(纸笔测试),也注重其他 测试手段 注重容易量化的目标,也注重不易量化的 目标 注重分数名次,也注重起点和进步 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形成性评价建立完整的学业评价体系 克服三种严重的后果 形成创新能力 提高

12、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杰出人才 注重演绎法,也注重归纳法;注重灌输 ,也注重问题意识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创新 能力的培养重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的精神: 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 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 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 题、怪题的现象。不得公布学生考 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参考文献1、王斌华著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 范 出版社1998年出版 2、王斌华 问题学习法 “上海教育”2001 年第2、3期 3、王斌华 等级制记分法确实优于百分制记 分法吗? “教育参考”97年第2期 4、王斌华 英国适应个别差异考试 “中小 学管理”95年第6期谢谢大家,请保持联系电话:021-62233415(办公室) 电话:021-62983930(住宅) 手机:13816874246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