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604408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 :基于中国三十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周飞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应 星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2009年7月20日 西安基本问题由政治经济学生发而成的社会学视角,从权力出发,考察改革三十年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社会经济的几个重要领域之间在不同阶段内所形成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相互激发、促生、作用甚至形成矛盾关系的动态机制。权力(power),并非是晚近社会理论在支配(domination)或规训(discipline)意义上的权力,而更切近于政治经济学所说的从国家到市场、从资本到劳动等各种社会经济要素所蕴涵的并能够交互施加影响的力量或能力。

2、提纲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19781989年 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制的确立:1990-2000年 三、治理问题与官僚化的双重效应:20012008年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 (一)计划体制的突破:承包制与包干制1农村社会结构中家庭地位的恢复原有体制:工农产品剪刀差的“暗税”进行工业化的原始积累(6000-8000亿)以及连带的人民公社体制(陈锡文,1999)现行体制:“包产到户”的承包制的实质意义:恢复家庭在农村社会结构中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和伦理秩序的核心地位;将家庭关系作为原始积累的结构基础。1979-1984年家庭承包制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为42%(林

3、毅夫,1994)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 2城市中单位制的重建与承包制的尝试单位制的重建:1)恢复中央权力的计划体制,以及科层权力的有效性;2)恢复城市社会结构和分配的单位制基础;3)企业社会化和社会福利化;4)行政原则主导的派系化和庇护主义。承包制的试验:1)渐进改革的总体方针;2)有限度地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经济责任制、厂长负责制、利改税、拨改贷、承包责任制、价格双轨制、包干制)。后果:1)政策利润而非生产利润;2)行政资源配置而非市场资源配置;3)资本社会化而非经济化;4)行政效力而非合同效力;5)权力代理而非产权代理的剩余权。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

4、9781989年 3财政包干制与地方分权 原有体制:中央的高度集中模式与中央放权的竞赛模式(“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 )现行体制(财政包干制):中央政府对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实行以固定基数为基础的承包制度,即定额包干(fixed rent)。后果:1)1984-1993年地方政府总财政收入从59.5%提高到78%,支出从47.5%提高到71.7%;2)政府强力推动下的乡镇企业发展(税制以产品税为主,因此无论企业效益好坏,产值越大政府财政收入越大);3)地方政府成为公司化利益主体,即厂商政府(Oi, 1992; 刘世定,1999)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

5、(二)双轨制的运行:嵌入在集体制中的乡镇企业和单位制双轨制:“双轨制是由计划价格向市场价格过渡中,中国人找到的天才办法”(斯蒂格里茨)经济学定义:保护和封闭存量,培育和发展增量来推进市场改革。社会学定义:制度运行的双重机制,嵌入二元社会结构之中。集体所有制的模糊产权结构,具有社会运行和意识形态的正当基础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二)双轨制的运行:嵌入在集体制中的乡镇企业和单位制乡镇企业的集体制:1)政府控制下的土地使用权与资本控制下的自由处置权;2)地方政府权力(公权)与家庭资本或家族资本(私权)的有效结合;3)厂商政府与地方法团主义。国有企业的集体制:1)行政单位制和

6、承包代理制的结合;2)集体制的行政保护和双轨制的价格寻租的结合;3)集体制成为企业社会化的枢纽,亦是国有资产转移的潜平台;4)市场、产权和合同的无效性。一、双轨制下的二元社会结构: 19781989年(三)双轨制的终结:市场化改革的先声产权双轨制与价格双轨制的相互渗透,形成了资产的“部门私有化”和地方保护主义,形成了权钱交易的灰色区域(官倒和走私),形成了市场分割,使特权寻租成为最大收益的支点(国有资产流失),使中央政府付出巨额财政补贴的代价,甚至出现了批发价高于零售价的畸形现象。88-89年价格闯关的失败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 制的确立: 1990-2000年 (一)政府与资本双重推动

7、下的市场化浪潮1“经济增长至上”: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改革经济增长率:1989-1991:分别为4.1%,3.8%,9.1%;1992-1993:分别为14.2%和14.0%。固定资产投资:1992和1993分别比上年度增长44%和62%。国内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1992-1993分别为68%和39%。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用银行贷款投资兴办企业,投资过热。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 制的确立: 1990-2000年 2市场化与资本化:民营企业的崛起1)双轨制向市场体制并轨2)产权变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化和股份化改造3)公司法:法人治理结构的确立4)国有企业大面积经营性亏损,负债

8、交由国有银行承担5)地方政府从企业抽税,却不直接负担呆帐坏帐分税制改革的出台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 制的确立:1990-2000年 (二)分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组1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底线”与“诸侯经济”的危险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1984(44%)1993(2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1984(22.8%)1993(12.3%)。2财政集权增殖税为中央共享税:中央75%,地方25%;完全由国税系统垂直征收;财政收入在GDP中随地方经济发展而提高。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 制的确立:1990-2000年 3.分税制改革的后果1)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脱钩,地方保护势力削弱;

9、2)乡镇企业迅速衰落,民营企业崛起;3)各地“卖企业”成风,政府开始寻求地方财政收入的新来源;4)中央政府采用专项资金方式进行转移支付5)地方政府行为的悬隔性特点:由与上级的讨价还价,转为“跑项目”和“跑部钱进”。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 制的确立:1990-2000年 (三)全面市场化:农民工流动与国企职工下岗1“三农问题”城乡分割与“土地剪刀差”:土地双轨制与土地征用;城市化作为地方政府的生财之道:非市场征用和市场转让;(农民蒙受2万亿的损失,参见陈锡文,2001)资本市场化和土地市场化(城市化)造成的农民工流动潮(1978-1998年,在GDP年均9%的增长中,劳动力数量扩大的贡献率

10、为24%;人力资本贡献率为24%,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贡献率为21%,参见蔡昉,1999,2008 )农村社区和农业生产的凋敝二、市场与权力:社会分配新体 制的确立:1990-2000年 (三)全面市场化:农民工流动与国企职工下岗2“下岗问题”1)分税制致使企业与政府连带弱化,政府保护和银行担保减弱;2)国有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大幅增加,93年为300亿元和15%,97年为近900亿元和47%;3)1994年起,社会福利领域全面市场化,住房、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重大领域均由原单位制的“政府买单”转向市场价格中的居民“自己买单”;4)诸因素在内需结构上共同形成了制约经济增长的负面效果。三、

11、治理问题与官僚化的双重效 应: 20012008年 (一)与国际接轨:世界工厂及劳资关系1WTO与中国经济增长1)经济全球化下的出口加工和贸易成为GDP的增长支点;2)外资拉动和贸易依存度急剧加大(2000年70%);3)国民低收入反而成为制造业的劳动力优势(制造业占出口90%)2. 劳资关系及社会矛盾的诸面向1)贫福分化加剧,基尼系数2002年达到0.46 ;2)寻租现象普遍化,2004年非正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比重35.64%(高辉清,2005)3)劳动争议增多,受理总数2004比上年增长15.2%,案件增长72.7%三、治理问题与官僚化的双重效 应:20012008年 (二)从工业化

12、到城市化: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格局1城市化:土地开发与土地经营土地财政:土地收入银行贷款城市建设土地征用土地收入为非预算范畴,营业税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难以调控2城市反哺农村的努力及其问题取消农业税与乡村社区的“空壳状态”;农民工的二元用工制度:身份制与市场制并存;土地小块经营的限制和土地流转的风险并存。三、治理问题与官僚化的双重效 应:20012008年 (三)从经营到治理:行政官僚化与社会建设1考核的过程化和多重化:行政官僚化的形式效果1)国际市场对经济活动的反向规制:法规修订和社会责任标准;2)官僚制(治理理念):形式化和规范化的程序技术,依法行政及其效率准则;目标责任制和量化考核。3)压

13、力型体制:指标管理和技术治理;任期制与问责制;多重指标考核和一票否决制(绿色指标、民意指标、稳定指标)。三、治理问题与官僚化的双重效 应:20012008年 2财政支出的专项化和项目化:行政官僚化的实质效果1)行政体制:属地化管理基础上的行政逐级发包制。2)财政体制:分税制下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994年转移支付占财政总支出的20%,2007年为33%)。3)专向性转移支付(用于公共服务支出的“戴帽资金”)超出了财力性转移支付,并占财政总支出的12%(2005年)。4)项目管理的官僚化和专家化:申请、批复、实施、考核和审计。5)行政集权化:申报成本、信息成本过高,公共服务与需求错位。三、治理问

14、题与官僚化的双重效 应:20012008年 3公共服务型治理中的经营性效果1)从治理到经营的背反效果:公共服务的专项化反而使治理转变为多个向度展开的产业化经营。2)“事本逻辑”并不能完全遏制权力的寻租活动,反而使寻租活动更为技术化和操作化。3)公共服务的多重领域都遵循着效率化和产业化逻辑;数字管理的客观性也越加主观化。4)官僚制挤压了社会空间,使后者丧失了自身表达利益的能力。5)技术治理是否再次使社会结构返回到总体体制上来?四、小结n三十年的改革,总是在解决老问题而 又形成新问题,转变旧机制而又构成 新矛盾的曲折运动中展开的,而恰是 这样的曲折运动,我们从中看到了中 国社会发展和复兴所面临的挑战和机 遇。 n我们需要从一个整体的、动态的机制 出发,来研究改革不同阶段的前后延 续和扬弃的辨证环节及其具体逻辑, 从而找到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之路。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