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钢琴教育家的人..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421915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S 页数:61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位钢琴教育家的人..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一位钢琴教育家的人..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一位钢琴教育家的人..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一位钢琴教育家的人..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一位钢琴教育家的人..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位钢琴教育家的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位钢琴教育家的人..(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纪念父亲100周年诞辰女儿俞人仪敬作按键翻页我的父亲 俞便民一个钢琴教育家的音乐人生1913年7月18日 2000年11月18日1913年7月18日父亲出生 在杭州艮山门外的一个基督徒 家庭。曾祖父母和祖父母都是 虔诚的基督徒,兄弟姐妹从小 在教会学校读书。祖父精通英 语,在外国人办的银行任职。 祖父喜爱西洋音乐,家里还有 一架钢琴。大姑从小习琴,后 来成为杭州基督教办的之江大 学的钢琴教师。家里的钢琴音 乐氛围让我父亲耳濡目染,但 是他没有学琴,却和别的男孩 一样喜欢踢足球。父亲排行老 六,小名乐弟。此照摄于1912年,父亲还 没有出世。祖母抱着的是四姑 。父亲和四姑年纪相差不到两岁,两人

2、总在一起玩耍。四姑贪 玩,学校里的功课总让乐弟代做。后来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四 姑和大姑经常从新加坡寄各种衣服和食物给我们。1980年就是四 姑帮忙让父母去美国探亲,父亲因此得以在美国又教了十多年钢 琴,此乃后话。全家福 摄于1923年杭州艮山门外老家自左向右:祖父俞安乐、大姑俞素青、二姑俞素雪、三姑俞素畦 大伯俞尧聪/俞佑世/Joseph、四姑俞素吾、父亲俞尧光/俞便民/ Benjamin、小叔俞尧平/Moses、小姑俞素霞、祖母俞陈安宁父亲在高中时开始学拉小提琴。中学毕业后以第一名成绩被 明强中学保送到上海沪江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慈祥的祖母教育父 亲永远以基督的爱为榜样,做一个诚实热心的人

3、。进沪江大学后,父亲因 他的音乐天分和敏锐听觉, 担任了大学乐队的指挥。并 在美籍教师的帮助下开始学 习钢琴。由于他对音乐的爱 好,在大学二年级开学时进 入了音乐系学习乐理知识。 1934年他在俄国作曲家齐尔 品举办的“征求具有中国风味 钢琴曲”比赛中,以他创作的 C小调变奏曲获得二等奖 。在英国文学系也因年年考 第一而获得全额奖学金。照片摄于杭州老家中与 爱犬嬉戏。该老宅于1937年 毁于日寇的轰炸中。1936年父亲在沪江大学英国文学系和音乐系 两个系同时毕业,并留校当了钢琴助教。沪江1936级的级歌是我父亲作的曲,可惜在 上海理工大学的档案室里已经找不到歌谱了。父亲刚当上助教,母亲张景琇就

4、进入沪江大学化学系,并选 修父亲的钢琴课。经过四年恋爱,1940年10月12日父亲(左二) 和母亲(左三)在上海国际礼拜堂举行婚礼。三舅(左四)做伴 郎,小姑(左五)当伴娘。新婚燕尔的父母亲 把他们的爱巢筑在陕西 南路39弄56号,即长乐 路长乐村。那时候叫凡 尔登花园,是用四根金 条顶下来的西班牙式花 园洋房。在这里哥哥和我相 继出生,也是在这里每 天都有叮咚钢琴声伴随 着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抗日战争时期,大姑素青(前左三)和四姑素吾(前左一) 都到地处法租界的凡尔登花园来避过难。那时父亲(后左)已考 进海关任内勤英语翻译。大姑父汉斯(后中)是德国人。八十年 代初正是大姑和大姑父的女儿Pi

5、nky担保我们来到德国的。由于父亲对音乐的爱好与才能,加上他丰富渊博的英语知 识 ,从1935年开始到1948年为止,被上海一家英文报社“大陆 报”(The China Press)聘请,在音乐专栏写了整整十三年音乐 评论。当时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有为父母亲设立 的专座。所有在上海举办的音乐会都有父亲 写的评论。在钱学森夫人蒋英回国举办独唱 音乐会后,报纸上说她得到了以苛刻著称的 音乐评论家俞便民先生的称赞。有些音乐家 为了得到父亲的赞美词,特地请他到锦江饭 店去吃饭。但是父亲还是根据实情加以评论,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为了写好评论,父亲努力学习了各种乐 种、乐器和声乐的知识。大学时当乐队指挥

6、 已经为他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现在更让他在 音乐的海洋里吸取养分、施展才华。当时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的德 籍犹太人音乐家卫登堡 (Alfred Wittenberg) 是父亲的好朋友。每 个星期有好几个晚上会到凡尔登花 园来,他和父亲轮流着一个拉小提 琴,一个弹钢琴,互相切磋琴艺。 这样,在枯燥的海关工作之余父亲 也能享受到音乐的快乐。1951年傅雷委托父亲为儿子傅 聪寻找钢琴老师,父亲就把卫登堡 介绍给了傅雷。后来傅聪又转为跟 父亲学琴,他成了父亲第一个私人 学生。建国初期国家号召精兵简政,父亲辞掉干了14年的海关金饭 碗,重操自已喜欢的事业。他想进上海音乐学院,却被没有留学 经验为借口而拒之于

7、门外。于是父亲开始了私人教授钢琴的艺术 生涯。继后来闻名世界的第一个学生傅聪之后,父亲的第二个学生 是高中尚未毕业就休学专心学琴、后来当上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 的李名强(照片摄于苏州)。他们先后以上海音乐学院的名义参 加国际比赛并获奖。同时期的学生还有李士珉、金石等。1955年在凡尔登花园家中父亲和女学生们留影。其中有: 朱昌平、萧子上、王筱瑞、汪容生、司马文兰、林玲、谢蕊, 还有最不用功的我。父亲从早到晚教学生,我就是在琴声中长 大的,可惜我却不喜欢弹琴。那时候家里经常开周末音乐会, 我喜欢给父亲写节目单上的中文,更愿意当音乐会的招待员。1956年夏天父亲送走一大批学生去考上音,考官们惊得目瞪

8、 口呆说:这些节目是我们的毕业生也弹不出来的啊!此照片被淮海 路人民照相馆在橱窗里放了很长时间。前排左起:林玲、父亲、吴 书肇。后排左起:王筱瑞、李士瑛、萧子上、蒋媚丽。父亲不愿远游,每年只带我们去他的老家杭州度假。那年在 长沙湖南医学院当医生的小叔来沪时,我们一起去了杭州游玩。小姑家就住在我们隔壁57号,所以每周六晚上我们两家都会 聚在一起,由父亲主持读圣经,让我们从小就认识天上的父。1956年秋天,父亲受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之邀, 前往沈阳讲学。他还带去了一大批学生,除了金石在春天 已经到了沈阳以外,还有吴书肇、柯歧、司马文兰、张先 元、丁顺训、金生等等。虽然李劫夫院长以仅次于他自己 的

9、高薪相许,但是父亲仍以天气太寒冷、我有哮喘病为理 由拒绝进沈阳音乐学院任教。讲学一个月以后父亲就回到 了上海。1957年反右斗争时,曾来上海接父亲去沈阳的李星影 教授被迫害致死。父亲感叹说:幸亏我没有去沈阳,否则 一定是个大右派!虽然我父亲逃过了反右斗争,但是长沙 湖南医学院的小叔和北京水电部的三舅都被戴上了右派分 子帽子。1959年的夏天是我们在长 乐村(凡尔登花园)的最后一 个夏天。因为毛泽东来上海时 常在我们弄堂隔壁的文化俱乐 部(法国总会)游泳,并在花 园里散步。而从我家三层阁楼 的小窗可以看到游泳池,在二 楼阳台上可以看到花园。毛泽 东在上海的三天有警察来我们 家,不许我们去阳台和阁

10、楼。 毛离沪后就通知我们和小姑家 搬家。接着卢湾区的正、副区 长住进了56号和57号。1960年我们搬到了南昌路南昌大楼310号7室。琴间里摆放了三 角钢琴和立式琴各两架。1962年暑假我开始努力练琴,在1963年 进大学前和表弟甘家骥一起弹奏了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从此住校 不再练琴。而表弟则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的 学生中有吴龙(曾为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美籍教授),在文革中曾 受到过祖师爷-父亲的指导。在南昌大楼时父亲又收了他的关门弟子诸大明(曾在1981 年第六届范克莱本钢琴大赛获奖,现任台湾东吴大学音乐系的 主任)。那时他年仅十岁,常提前来上课,可以和我们一起看 连环画,因

11、为我家有整整一柜子的小人书。文化大革命时,这 些小人书和父亲的所有琴谱、唱片等都被抄走了。而在1966年 8月下旬来抄家的正是上海音乐学院红卫兵,他们把父亲作了 详细分析的乐谱全部拿到上音,这些都凝聚了父亲多年的心血 啊!文革后虽然归还了部分盖有父亲印章的琴谱,可是许多珍 贵的乐谱和资料都不知下落了。1980年父亲去美国以后, 我把归还的琴谱陆续打包寄 给他,因为每本谱子里都有 父亲用铅笔写得密密麻麻的 分析。文革开始后因傅聪叛国父亲 受到隔离审查。1969年又从南昌 大楼被扫地出门,母亲一人搬家 到建国西路的三层阁楼。1971年 父亲被拘留二十个月后以所谓的“ 现行反革命”罪释放回家。虽然脸

12、 都浮肿了,但是我们全家感谢主 ,终于又团圆了!(左图)1973年的全家福(右图) 父亲失去了钢琴和琴谱,却 没有失去对音乐的挚爱。仍 有学生要求去他们家中施教, 父亲借来琴谱在家钻研。有 主同在,喜乐平安依然在。1974年夏天哥哥订婚,全家福多了一人。哥哥因嫂嫂的 上海户口,终于可以从河南三门峡调回上海工作了。父亲也 因能偷偷地给一些老学生上课而重新容光焕发。1975年春节前我和哥哥在上海先后举行婚礼,父母亲很开心。 但是因为父亲莫虚有的反革命帽子,让我们只能夹着尾巴做人。1976年春天在复兴公园父亲抱着外孙女得意得很。我小时候 父亲忙于教琴没空陪我们玩,现在他为外孙女喂奶、换尿片、唱勃 朗

13、姆斯摇篮曲心甘情愿。第三代的出生给父亲带来了愉快和希望。著名小提琴家徐惟聆的母亲是父亲在凡尔登花园收的老学生 林云玮。在文革期间,林云玮夫妇俩经常偷偷请父亲为女儿指点 。除了徐惟聆以外,父亲还在文革时教过亲戚裘筱颖小提琴,并 让从小跟父亲学钢琴的姐姐裘曼颖作钢琴伴奏,开了家庭音乐会 。1979年傅聪回国前父亲被平反了,上海音乐学院35位中 青年教师联名写信要求父亲去上音当顾问,却遭领导拒绝。 心灰意懒之下父亲决定去美国探亲。1980年出国前他还给学 生郑宇靖(原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钢琴伴奏)上课。1980年夏天在四姑的 邀请下,父母亲只带了两 只随身小箱子,怀揣100 美元,从上海飞到了美国 洛

14、杉矶。由于四姑还在朋友的 汽车旅店里工作,所以父 亲就先在富人区为一位八 十岁美国老先生当陪伴, 而母亲则为邻居的管家当 替工。那时父母亲都已年 逾花甲,但是他们说:做 人要能上能下,能屈能伸 。忍耐也是做人的必学功 课。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自 己养活自己。1980年圣诞节父母亲到新泽西表姐家度假。表姐张慧梅是 三姑的女儿,她是纽约著名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留校的钢琴教师 。父亲一去就立刻给表姐上课,此后表姐常向父亲讨教技艺。1981年初父亲被亚特兰大的一所音乐学校(Atlanta School of Music)聘请去给学校里的教师讲课,探亲签证终于换成了工作签证 。不久密西根州的因特劳肯艺术学校(

15、Interlochen Arts Academy) 又聘请父亲前往那里的全美天才学生夏令营授两个月课。连续两个暑假的夏令营 教学为父亲赢得了极好的声 誉,在因特劳肯又遇上了 1956年在沈阳音乐学院讲学 时认识的波兰女专家巴柯斯 特. 霍尔诺夫斯卡教授,她 向校方极力推荐了父亲。结 果已经七十岁的父亲虽然没 有博士学位,却击败了十多 位求职的年轻博士们,当上 了因特劳肯艺术学校的全职 教师,一年中九个月在学校 上课,两个月在夏令营上课 。每周25小时课表排得满满 的。父亲到因特劳肯艺术学 校后曾接受美国之音的访问 ,十年后又接受了美国之音 的第二次访问。这是1983年12月在当地 杂志上发表的

16、记者采访父亲 写的文章:Dedication Throughout Upheaval Benjamin Yus Music (动乱中的贡献 俞便民的 音乐)每天早晨父母亲都会在校园里打太极拳、练气功,引 来学生和教授太太们跟着学。每年因特劳肯艺术学校 举行毕业典礼时父亲都要穿 上导师服,师生们个个尊称 父亲为Dr. Yu (俞博士)。1984年初父亲以前的学生陆三庆(原上海交响乐团钢琴独奏) 到因特劳肯艺术学校探望父母。现在她已是享誉海内外的华裔著名 钢琴家,2012年5月带领学生参加华盛顿中国音乐协会主办的春之 声青少年钢琴独奏会。曾获1989年范克莱本国 际钢琴大赛特别奖的应天峰 是父亲在凡尔登花园教的女 学生吴胜基的儿子。父亲为 他申请了全额奖学金,让他 能在1984年赴美留学,并在 因特劳肯艺术学校完成中学 学业。由于父亲在学校的出色 工作而得到学校的信任,所 以凡是申请去那里留学的学 生尤其是从中国大陆去的, 都要经过父亲的资格审查。 学校资料档案部的工作人员 至今还对父亲去拿和还申请 资料的情景记忆犹新。父母亲经常在学校宿舍里宴请同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