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为一家-教学活动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5940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同为一家-教学活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和同为一家-教学活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和同为一家-教学活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和同为一家-教学活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同为一家-教学活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同为一家-教学活动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开放式专题教学活动设计作者: 深圳市东湖中学胡江平一、 活动主题以中国古代的和平思想,谈解决民族与地区冲突的方式论题的提出: 1、 教学背景:学生在学完历史初七年级下册第 5 课“和同为一家”的教学内容后,已积累了一定的与“和为贵”相关的历史知识。 2、 现实主:目前个仍有许多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矛盾未得到解决,而且在局部地区这些矛盾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 二、 活动设计思路:1、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在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在某一个知识方面已积累了哪些知识和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活化这些知识的掌握等。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

2、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等,即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2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学生在项目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和事合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并能联系实际,使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在活动中,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要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的感受的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能动地表现。 三、 活动目标: 1、

3、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搜集、整理中国古代和平的思想和事例,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效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在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理解的前提下,形成联系实际、关注现实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用文字、语言、艺术、制作等形式表述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文化观的认同,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并在心理体验、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的基础上,让学生以自己个性的、健康真挚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四、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课堂活动 活动内容: 1、 教师在讲完朝“和同为一家”的教学内容后,与学生讨论“和同为一家”的含义,形成对

4、“和同为一家”历史概念的基本认识。 2、 联系归纳与“和为贵”相关的历史资料,由学生查阅、搜集、整理;由老师指点、辨别、补充。 资料搜集、整理提纲: 春秋:弭兵运动、儒家“仁” “爱” “和为贵” 战国:墨子“兼爱” “非攻” 孙子“不战以屈人之兵者为上上策” 汉朝:和亲 唐:和同为一家 将搜集、整理结果进行讨论、形成:中国古代的和平思想和事例均可以用“和为贵”三字涵盖。 “和为贵”是中国和平文化思想的集中表现。 3提出问题: 论题:联系当前的世界局势,以中国古代“和为贵”的传统思想,谈解决民族和地区冲突的方式法。 3、 论题完成方式:论题可由同学们细化(即针对某个事件、地区) ;也可用个性的

5、形式(如文章、书信、书法、绘画、制作等)来表达观点。I 课后完成) 第二阶段:课外活动 活动内容: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进一步搜集、整理、完善有关资料,同时放眼现实,关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找出焦点问题,自定论题和表现形式(书信、论文、书法、图画、制作均可) ,并完成创意提纲(或草稿) ,征求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后,再形成最后作品。 教师跟进: A 了解和引导学生的选题。 (选题引导:巴以冲突、印巴冲突、国际恐怖主义) B 提出完善意见(个别和小群体指导) 。 C、根据上述情况初定下阶段活动计划(形式) 。 第三阶段:年级活动 活动内容:根据第二阶段的结果,定于 2002 年 3 月 27

6、 日举行年级师生集会活动。集会主题为“为和平祈祷” ,即让同学们展示作品,表达和平心愿,并将集体签名的和平书信实寄出去。 活动步骤: 1、 活动争取学校支持并由学校领导主持活动。 2、 制作一本精美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签名簿,让全年级师生以现场签名方式为中东和祈祷。 3、 学生代表宣读和平书信、展示和平作品。 4、 将和平书信、作品、签名簿寄往联合国,并以校长的名誉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转达给有关方面 附录:活动资料 1、 学生论题完成情况统计: 作品形式比例 书信91% 论文5% 书画3% 小制作1% 2、 学生代表作品选: A、 书信: 沙龙总理和阿拉法特主席:你们好! 我们是中国深圳的初中学

7、生,虽然与你们距离很远,但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上看到巴勒斯坦和色列冲突的场面,每当看到我们的同龄人身处战火和血泊中,心里就特别难过。因为他们在战火之下时时刻刻都可能失去父母和家园,甚至是自己的生命难道这些就是你们想看到的吗?难道这些就是你们想要得到的吗? 我们从历史课中了解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里,也曾多次发生过地区和民族之间的冲突,但最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从墨子为和平而奔走,周游列国地宣传“非攻”思想的战国时期,到与周边各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唐代,我们中国人总结出了解民族冲突的最好办法以和为贵。 我们想把“以和为贵”四个字化作一只白鸽,送给他们,这既是我们的礼物,也是我们的希望,希望你们能

8、再度握手,共同放飞这象征和平的鸽子;希望中东地区所有的同龄人都能够象我们一样有一个宁静的学校和温暖的家庭。 祝 世界与和平同在。 中国深圳市东湖中学初一(8)班 林妍李冬莉钟丹晖郑锦坤 2002、3、20 B书画:初一(1)班李梦婷同学书写的条幅。 内容:中国古代先哲告诉我们:非攻、兼爱;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解决民族冲突“和为贵” 。致巴勒斯总统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沙龙。 内容:在战火纷飞、弹片的巴以版图中间站着一位中国小朋友,小朋友手里举着一块的牌子,牌子上面写道“和为贵”三字。 3、 为和平祈祷活动照片 4、 活动反馈: 2002 年 4 月 25 日,联合国公共信息问讯部代理执行官唐约翰斯

9、顿布林顿(Dawn Johnstonbritton) 、 (现为联合国副秘书长)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给学校彭彪校长回信,赞扬了同学们的和平行动。 信件内容全文如下: 尊敬的彭彪先生: 我谨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您致意!我们已收到你们 2002 年 3 月 27 日寄来热情洋溢的来信及所有附件,其中包括那份刚刚寄送到这个办公室的优美的中国书法留言册。非常遗憾,秘书长先生由于公务繁忙,不能自给您回信。 您能把您和您学生的美好的和平心声传达给我们,我们十分感谢!正如您所深信的,秘书长先生认为维护世界和平是当务之急,并视之为已任,一直致力于解决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的许多冲突事件。 我相信您能够明白,

10、无论如何,秘书长先生不可能狐立地开展工作,他必须得到组织内各成员国的支持,在联合国大会和它的成员面前,任何形式的议案都受欢迎的。 因此,我们建议您能和贵驻联合国,并适时地列入组织的议事日程,以期通过成员国表决。您可以把您的呼吁改寄给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常驻代表团,地址是:350EAST35thstreet,NewYork,NY10016U.S.A 希望我的上述解释对您和东湖中学的学生有所帮助。再次感谢您对联合国工作的支持并且利用宝贵的时间写信给我们! 联合国公共信息问讯部代理执行官 唐约翰斯顿布林顿 2002 年 4 月 25 日 5。.2002 年 3 月 27 日深圳晚报 东湖中学历史课

11、谈古论今、活学活用 六百飞鸿寄送和平心愿 本报讯(记者傅欣通讯员陈玉兰)东湖中学 700 名初一同学昨天下午在操场上集会,大家排着队在一本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签名簿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据了解,这本主题为“祈祷中东和平”的签名簿事后将寄往联合国,而同学们将关注的目光投身世界局势,还要从历史课上说起。 原来,初一的中国历史这阵子刚上好到“和同为一家”讲的唐朝如何用和平手段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历史老师在讲述这节课时,不要求同学们死记硬历史事件,而是“谈古论今” 、 “活学活用” ,搜寻当今世界的不和“音符” 。同学们领到这个“作业”后,纷纷将目光从书本上移到现实中,读报纸、看电视、看电视

12、,关注起了世界局势,而中东地区愈演愈烈的巴以冲突更让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中国古代的先哲和政治总结出了“非攻” 、 “兼爱” 、“以和为贵”等和平思想何不用这些自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劝说巴以领导人以和平方式解决民族冲突呢?不右是谁是的创意,立刻得到了广大家的响应。于是,同学们很快拿起了纸和笔,给巴勒斯坦民族自治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沙龙写信,用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思想和事例,劝说巴以领导人以和平方式解决民族冲突。没几天的工夫 700 名初一学生就写了 600多封和平信件,并相约发起了昨天下午的“为中东和平祈祷”的签名活动。 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和平呼吁活动也得到校方的赞赏和支持,校长彭彪不但参加了签名活动,还亲自写信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请他向巴以领导人传达深圳中学生的和平心愿。 同学们都对这次活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初一(8)班的李冬莉说:“这种学历史方法很有意思,一点儿都不枯燥。不知不觉中,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培养了我们用历史眼光关注当代社会的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