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医综合治疗魏铭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797701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胃炎的中医综合治疗魏铭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慢性胃炎的中医综合治疗魏铭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慢性胃炎的中医综合治疗魏铭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慢性胃炎的中医综合治疗魏铭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慢性胃炎的中医综合治疗魏铭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胃炎的中医综合治疗魏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胃炎的中医综合治疗魏铭(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胃炎的慢性胃炎的中医的综合治中医的综合治 疗疗滨州医学院滨州医学院 魏铭魏铭* 俗话说“胃病不忌嘴,医生跑断腿” 又有“十人九胃”之说 这几句话的意思很明确:有胃病的人很多如果不注意饮食的话很难痊愈!一、概述一、概述* * * 慢性胃炎(chronic gestritie) 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 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按胃镜形态学观察分为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和 伴随其他疾病的胃炎。 随着纤维胃镜应用,胃炎研究更加深入。 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繁多,至今尚未统一。 2000年江西井冈山学术会议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又称慢性

2、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中医* 胃脘痛、反胃、嘈杂、泄泻、便秘、胃痞二、病因二、病因* *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有关与易感体质有关 这些物理、化学、生物性的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 用于易感人体引起慢性胃炎 物理因素: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饮食; 化学因素:长期大量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物 吸烟等; 生物因素:细菌尤其是HP感染; 免疫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中 能检出壁细胞抗体(PCA),伴恶性贫血者还能检出内因子抗体(1FA);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愈来愈受到重视 疾病: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营养不良糖尿病甲状腺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干燥综合征胃部其他疾病三、诊断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 症状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不一致 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 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餐后饱胀、反酸等。 1 1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可无症状, 或有不规则上腹隐痛,尤以进食油腻食物较为明显。 亦可有反酸、嗳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服 碱性药物有时可暂时缓解。 2 2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上消化道症状较明显,如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 有时症状颇似消化性溃疡,并可有出血。 胃窦萎缩性胃炎以缺铁性贫血多见; 胃体萎缩性胃炎表现为体重下降、贫血、舌炎、舌乳头萎缩; 弥

4、漫性胃体萎缩性胃炎多伴有恶性贫血 (二)二)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 1浅表性胃炎 病变可为弥漫性或局限性, 以局限于胃窦部为多见。 粘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的改变 ,且以红为主,或呈麻疹样表现,有灰白或 黄白色分泌物附着,可有局限性糜烂和出血 点,糜烂灶直径约0.5-1.0cm,似脐样突起, 故称糜烂性胃炎或疣状胃炎。2. 萎缩性胃炎 病变可局限于胃窦部或向胃体部扩展,亦可为胃 体部弥漫性萎缩而胃窦正常。 胃粘膜失去正常的桔红色,可呈淡红色、灰色、 灰黄色或灰绿色, 重度萎缩呈灰白色,色泽深浅不一,皱襞变细、 平坦,粘膜下血管透见如树枝状或网状。 有时萎缩粘膜可见上皮细胞增生而成的颗粒。

5、萎缩的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可有糜烂灶。 (三)胃粘膜活组织检查(三)胃粘膜活组织检查 浅表性胃炎 浅层炎性细胞浸润,腺体正常。 萎缩性胃炎 全层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大部消失,代以幽门腺化生与肠腺化生, 严重者有异型增生。 (四)胃液分析(四)胃液分析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稍高, 萎缩性胃炎胃酸正常、减少或缺乏。 测定基础泌酸量(BAO)、最大泌酸量(MAO)及胃液pH值,对诊断病变性质、指导治疗有帮助。 (五)(五)X X线钡剂检查线钡剂检查 浅表性胃炎缺乏阳性征象; 疣状胃炎胃窦部有结节状皱襞,某些结节的中 央有钡斑; 萎缩性胃炎粘膜皱襞减少,平坦; 胃窦炎可见胃窦轮廓呈钝锯齿状, 窦部痉挛

6、,也可有粘膜紊乱、充盈缺损、向心性狭窄等改变。 (六)胃粘膜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六)胃粘膜幽门螺旋杆菌检查 活动性炎症、糜烂、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 病变明显或严重者,及合并有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 疡的胃炎,均应该检查胃粘膜幽门螺旋杆菌。 常用检查方法有多种:染色法、培养细菌法、快速尿素酶检测法、测定细菌抗体法。 (七)鉴别诊断(七)鉴别诊断 慢性胃炎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胃溃疡胃癌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四、治疗四、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消除病因 忌烟、酒 饮食要规律 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 积极治疗有关的感染病灶 2对症治疗 上腹痛:口服 颠茄片8mg,3次/d,阿托品0.3mg,3次/d

7、,普鲁本辛15mg,3次/d。 呕吐:口服 胃复安5-10mg,3次/d,吗丁啉10-20mg,3次/d,西沙比利 5-10mg,3次/d,(普瑞博思) 3保护胃粘膜 胃酸增高者,可服用制酸剂:硫糖铝1.0g,3-4次/d;复方胃舒平片2-4片,3次/d;氢氧化铝凝胶10mg,3-4次/d。或用奥美拉唑(OME,洛赛克)20mg,1次晨服,2-4周1个疗程。 胃酸缺乏或降低者,可口服:0.5稀盐酸或胃酶合剂 10ml,3次/d; 合并缺铁性贫血者可口服:硫酸亚铁0.3g,3次/d,富马酸亚铁0.2-0.4g, 3次/d。 4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可进行抗菌治疗 方案一:以铋剂

8、为基础。胶态次枸橼酸铋、 甲硝唑和羟氨苄青霉素三联疗法。 具体用法:胶态次枸橼酸铋 120mg,4次/d;甲硝唑 400mg,3次/d;羟氨苄青霉素 500mg, 4次/d。 (阿莫西林) 口服,治疗2周 方案二: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奥美拉唑 (OME,洛赛克) 、甲硝唑和羟氨苄青霉素 三联疗法。 具体用法:奥美拉唑20mg,1次晨服,甲硝唑 400mg,3次/d;羟氨苄青霉素 500mg, 4次/d。 (阿莫西林) 口服,治疗2周 5抗异型增生 维酶素、维胺酸片,有防治胃炎发展的作用 。 维酶素0.8-1.0g,3次/d,口服。6手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胃癌前病变)应行

9、手术治疗。 (二)中医辨证施治二)中医辨证施治 1、慢性浅表性胃炎 (1)脾胃虚寒 主证 胃脘隐痛或刺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痛 无规律,喜暖喜按; 腹胀,纳呆,嗳气,恶心, 神疲乏力,失眠多梦,手足不温,便溏。 舌淡或紫暗,苔薄白, 脉沉细。 治则 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药 良附丸加味: 良姜、香附各12g, 黄芪、丹参各30g, 党参、白芍各15g, 姜黄、木香、蒲黄、桂枝、乌药、川芎 、当归、三棱、莪术各10g, 干姜、吴茱萸、甘草各6g。 临证加减 胃痛明显者可加元胡; 泛吐清水者加陈皮、法夏、茯苓; 纳呆少食者,加焦三仙。 (2)肝气犯胃 主证 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 嗳气频

10、繁,善太息, 大便不畅, 失眠,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 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白芍各12g, 川芎、香附、郁金、枳壳、青皮、干姜、良姜、乌药各10g, 丹参30g,甘草6g。 临证加减 嘈杂、口臭、心烦、喜冷饮者,加黄连、山栀; 吐酸者,加黄连、吴茱萸、乌贼骨(淡鱼古)(3)胃阴亏虚 主证 胃痛隐隐,痞满不适, 口燥咽干或口渴, 腹胀,嗳气,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脉细弦。 治则 养阴益胃方药 一贯煎加味: 沙参、麦冬、生地各30g, 玉竹、石斛、枸杞子、白芍、当归各15g, 川楝子、枳壳、木香、佛手、甘草各10g。 临床加减 若胃脘灼痛,嘈杂泛

11、酸者,可加左金丸; 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丹参各30g; 纳差者,加陈皮、神曲、麦芽。2、慢性萎缩性胃炎 (特点:虚瘀并存) (1)气虚血瘀 主证 胃脘痞闷,餐后加重,上腹痛无定时,时轻时 重,反复发作,喜暖喜按; 神倦无力,气短懒言,畏寒肢冷,不饥纳少, 大便溏软。 舌淡红或淡暗,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则 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丹参、珍珠母各30g, 生晒参、白术、桂枝、肉桂、川芎、当归、 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良姜、香附、干 姜、吴茱萸、水蛭、炙甘草各10g, 大枣3枚 。 临证加减 胃痛绵绵者加元胡; 纳呆食少、积滞不化者,加砂仁、内金、焦三仙。 (2)阳

12、虚寒滞 主证 胃脘痞满隐痛,餐后痛势加重,喜暖喜按; 畏寒肢冷,食少纳呆,腹冷便溏。 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沉细迟。 治则 温中补阳,活血化瘀。方药 黄芪健中汤、良附丸加减: 黄芪、丹参、珍珠母各30g, 桂枝、白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三棱、莪 术、良姜、香附、干姜、吴茱萸、川椒、甘草、水 蛭各10g,大枣3枚 。 临证加减 呕吐清水不止者加法夏、茯苓、陈皮; 呃逆加丁香、柿蒂; 纳呆食少者,加山楂、神曲; 胃痛甚者,加失笑散; 泄泻者,加参苓白术散。(3)气滞血瘀 主证 胃脘胀痛,牵引两胁,或串痛,或固定刺痛, 夜间痛甚,情绪不良加重,反复发作; 时有嘈杂、嗳气, 甚则呕血黑便。 舌质

13、暗红,脉弦涩。 治则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枳壳、川芎各12g, 丹参30g, 蒲黄、当归、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白芍、陈皮、青皮各10g, 甘草6g。 临证加减 气逆不畅者,加旋复花、代赭石、苏梗; 黑便者,加大黄、仙鹤草、地榆炭或三七、 乌贼骨。(4)胃阴亏虚 主证 胃痛隐隐,痞满不适, 口燥咽干或口渴, 腹胀,嗳气,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脉细弦。 治则 养阴益胃、活血化瘀方药 一贯煎加味: 沙参、麦冬、生地各30g, 玉竹、石斛、枸杞子、白芍、当归各15g, 川楝子、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各10g, 甘草6g。 临床加减 若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可加左金丸; 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丹参各30g; 纳差者,加陈皮、神曲、麦芽。(三)穴位治疗(三)穴位治疗常用穴:中脘、天枢、梁门、内关、足三里 、脾俞、胃俞、肝俞、神阙治疗法:1.穴位贴敷2.手法针刺3.电针4.穴位按摩(小儿常用)5.穴位埋线. (四)中成药治疗(四)中成药治疗1、三九胃泰颗粒1包,每日3次,冲服。 2、胃复康颗粒,每次一袋,每日3次,口服 。 3、温胃舒颗粒 1包,每日3次,冲服 4、养胃舒颗粒 1包,每日三次,冲服 5、快胃片 2片,每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