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及临床应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796768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及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及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及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及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及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及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及临床应用(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外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及临床应用卢汉平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 实验核医学教研室 E-mail: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 Radioligand Binding Assay of Receptor ,RBA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配基与相应的受体 行特异性结合反应从而对受体进行定 性和定量的方法。 分离配基受体复合物放射配基 + 受体分子分析受体数量 和亲和力RBA的分类n定性RBA:通过反应的量效关系及某些 参数的变化等来判断受体的类型、单位 点或多位点系统、受体与配基相互作用 的特点 (可逆或不可逆,受体间的合作 作用)。n定量RBA:在已知反应性质的基础上, 通过结合反应分析组织或细胞中受体数 目(bind

2、ing site,结合位点数)。 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 Immunohistochemistry优点:n强特异性(单个氨基酸水平)n高敏感性n高分辨力 缺点:n半定量n无法测定亲和力RBA相关的基本慨念n 受体(receptor,R) n 配基(ligand,L):激动剂、激动剂、内源性配基受体与配基结合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 K1V1R+L RL E K2V2KD: 平衡解离常数 RT: 受体初始浓度(总浓度)LT:配基初始浓度 RL2-RLRT+LT+Kd+RTLT=0 (Goldstein)受体与配基结合反应的主要特点:n可饱和性(Saturability) n可逆性(Reversibilit

3、y) n特异性(Specifity)n与生理效应一致性。受体的分类四级分类:n类(class)n亚类(subclass)n型 (type)n亚型 (subtype) 四大类膜受体示意图五类受体的名称1 2 3 4 5配基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G蛋白偶联7次跨膜受体 有酶结构的单次跨膜受体 无酶结构的单次跨膜受体 核受体RBA的基本原理 饱和曲线受体最大结合容量的表示方式 RBA的基本方法 配基的选择n标记配基:高亲和力、高特异性高比活度高放化纯度(98%)化学稳定性。n非标记配基高亲和力高浓度受体显像配基基本要求n半衰期适中、发射正电子或单光子、 SA3.7TBq/mmoln易穿透生物屏障n代谢行

4、为和作用机制清楚n特异性高n亲和力高n选择性强n标记后具完整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n动态显像时用生理数学模型可作受体密度的模拟定量分 析受体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疾病时受体的变化:n受体数目的变化n受体亲和力的变化n受体特异性的变化n受体的自身抗体n受体-效应器偶联机理异常受体理论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n探讨疾病的发病机理n受体的变化寻找疾病的病因n根据受体测定结果选择治疗方案n受体变化作为疾病预后指标n寻找防治措施选择治疗方案344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与、的关系 _ 受体状态 治疗例数 有效例数 有效率% _ ER+、PR- 91 12 13.2 ER-、PR+ 10 3 30.0 ER+、PR-

5、125 37 29.6 ER-、PR+ 118 89 75.4 _和与乳腺癌化疗效果的关系(136例) _ 受体状态 治疗例数 有效例数 有效率% _ER+ 25 3 12.0PR+ 8 0 0 ER- 45 34 75.6PR- 34 22 64.7 ER+、PR+ 24 21 87.5 _32例乳腺癌ER状态与激素治疗关系 _ cytosol/nuclear 治疗例数 反应例数 无反应例数 _ 22 18 4 6 1 5 3 0 3 1 0 1 _乳腺癌胞浆不同水平与激素治疗的关系 _ER含量(fmol/mg.Pro) 有效率% _100 813100 453 0 _乳腺癌状态与内分泌治疗

6、效果的关系 _有效例数/治疗例数药 物 -ER+ ER- _Tamoxifen 32/67 1/5Nafoxidene 7/10 0/8Stilboostrol 9/12 1/17Dophrectomy 28/43 2/74Adrenalectomy 15/22 1/9Androgens 10/28 2/22Glucocorticoids 15/32 0/19Hypophsectomy 9/14 1/12 -总有效率 128/235(54.5%) 7/176(4%) _Degenshein根据乳腺癌受体表达情况和癌转移情 况,提出如下治疗方案,并得到临床广泛采用n,腋下淋巴结无转移,手术治疗外

7、可不 用内分泌治疗,要作定期复查;n、腋下淋巴结有转移,要加激素治疗或 预防性去势n、腋下淋巴结无转移、绝经前患者,术 后加化疗n晚期癌或复发癌,内脏无转移 者,用激素治疗;内脏有转移者,用激素治疗 再加化疗。ER表达与内分泌治疗不相符:n肿瘤异质性n肿瘤组织类固醇代谢酶的灭活作用n受体本身缺陷 n内存激素变化的影响n雌抑素(estrocolyone)失活 n 受体阳性的标准不准确和不一致 n检测受体的标本的不均一性和代表性。n肿瘤的病因的复杂性或多元神经系统疾病与受体 帕金森氏病 亨廷顿氏病 癫痫 忧郁 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病患者脑中受体的变化受体的种类 纹状体 黑质多巴胺D1受体 多巴胺D2受体 未治疗例 左旋多巴治疗 mACh受体 5-HT受体 GABA受体 脑啡肽受体 (只有被壳) 阿片(纳洛酮)受体 神经加压索受体 亨廷顿氏病亨廷顿氏病患者死后脑中受体的变化大脑皮质 尾状核 被壳 苍白球 黑质 GABA-R BDZ-R / DA-R D1-R D2-R mACh-R Glu-R :明显减少,:减少,:不变,:增加 GABA-R=-氨基丁酸受体,BDZ-R=苯二氯卓受体,DA-R多巴胺受体,D1 D1受体, D2D2受体, mACh-R蕈毒碱样乙酰胆碱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