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743842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大学四年学了十几门课程仍然掌握不好教学方法,不少中小学更怀念以前师德技能“双好”的中师毕业生 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 日前,有中小学校长向记者反映,不少大学本科的师范毕业生难以胜任岗位,敬业精神和教学技能都欠缺。他们非常怀念以前的中师毕业生,师德好、技能好,有上进心,还非常稳定。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高等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他们各有怎样的优势和缺陷?对此,记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采访。 高师毕业生普遍“不好用” 雯雯(化名)XX 年毕业于四川某本科师范院校文学院后,成为成都市青羊区某小学的一名教师。 “面对一群吵闹的孩子,我束

2、手无策。 ”雯雯告诉记者, “看着其他老师轻轻拍手,口中念出简单的口诀,孩子们就乖乖地坐好,我就觉得很茫然。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大学中没有学过?” 在雯雯看来,小学的知识结构简单,自己缺乏的是对教学方法的掌握。 “大学四年,我们学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美学等。可是,这些在小学讲台上都用不上。虽然也开了语文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都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根本没有涉及实际操作。 ” 雯雯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 “娃娃所有的事情都要来烦我。我说话他们又不听,还不敢把话说重了,更别说体罚。从早到晚,一个字,累,太累了。 ”雯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小蒋是成都市双流县某镇

3、中学的一名教师。XX 年,他毕业于某师范学院物理教育专业。他说:“我读师范专业,不单是为了教书。 ”他认为,现在师范类院校办学走的是综合性大学的路线,读师范专业并不意味着教书。 四川某师范院校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大约只有 70%在教育系统内工作,真正走上讲台的更少。在校没有准备,上岗后自然就难以站稳脚根。有经验的同事这样评价小蒋:班级管理经验不足,缺乏教师应有的严肃和威慑力;班级没有凝聚力,好似一盘散沙。老教师甚至认为,小蒋“不求上进”,工作懒散,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意识较弱。 其实,小蒋已经能够很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失败。他很无助地说:“在大学,实践的机会太少,时间太短

4、,什么都没学会。 ”据沐川县一中学校长介绍,新引进的大学毕业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教学技能不合格,一个是敬业精神不够。XX 年该校引进 9 名大学生,其中 6 人在教学一线。一年后的教师聘任工作中,3 人落聘。 “有的大学生来了两三年,都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 ”该校年级组长说。 “我们县急需教师,即使不是很满意的大学毕业生,也不得不引进。我们抱着进来后再培养的想法,去年招了30 多个。 ”沐川县教育局分管人事工作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该县教师缺口大,从高等院校引进的毕业生又不好用,所以很无奈。 中师毕业生多是“教学能手” 近年来,沐川县黄丹镇中心校教师流失严重,学校很缺教师。校长申强说:“新

5、招进来的大学生,业务差,还缺乏上进心。现在,我只有到村小去调人,都是早些年招进的中师毕业生,很不错。我们一共调进 10 多人。 ” XX 年,曾艳毕业于邛崃师范,18 岁就走上讲台。她是成都市中等师范学校最后一批学生,上岗后又是学校里最年轻的教师。在三年的学习中,曾艳学习了小学教育心理学、儿童文学赏析、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课程,吹、拉、弹、唱样样都会。 “这些课程的要求非常严格,绝对不走形式。 ”曾艳说:“晚上要上自习,周末要去琴房练琴,学习压力比较大。 ” 上岗后,曾艳表现很突出,很快成为教学骨干。校长这样评价她:“年轻而充满活力,工作细致认真。 ”不久,曾艳成为大队辅导员。 “你到中师

6、学习,未来就是一名教师” 。这样的信念让中师学生学习很有针对性,也促进了他们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认同了,他们就认真锻炼各方面的教学技能,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上岗后,适应期较短,工作效率高,并且愿意长久地在这一岗位拼搏奋斗。 成都实验小学校长陆枋认为,中等师范学校在培养教师时,侧重对教师技能的培训,是一种职业教育。所以,中师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强,专业定位准,课堂体系到位,实践能力强,但视野单纯,比较狭窄,属于经验型。虽然他们的教学工作做得好,但是他们的思想深度不够,无法理性分析,缺乏理性力量。高师教育需加强实践教学 高等师范生理论知识扎实,视野开阔。如果学校培养环境好,高校师范毕业生的发展后

7、劲就足。好的本科生,对教育是思考型的,他们研究、思考教育,比中师生强得多。 陆枋建议,高等师范院校对于本科生的教育更应该职业化一些,更注重操作性。教师需要操作,他们是匠,教书育人的能工巧匠,要求在课堂上做到匠心独运。陆枋说:“我认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定位应该是高等的职业教育 。 ” 她说,当好小学教师,一是课要上得精彩,二是人品师德不错。否则论文写得再好,也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四川省井研县研经小学副校长谢世利则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难以体现日新月异的教育新理念;二是对学生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三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偏多,而音、体、美

8、等方面发展不全面;四是许多优秀高中毕业生不愿选择师范专业,导致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四川教育学院研究员姚文忠认为,解决当前高等师范毕业生无法适应中小学教育的问题,需要借鉴传统中等师范教育的丰富经验,融入到各级师范本科和专科的有关课程中。 姚文忠认为中师教育具备一些优势:专业方向与层次定位准确,专业教育富有实效;人才属性的定性符合需要,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实训指导安排科学,职业技能训练扎实;注重学生继续发展,注重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尊师爱生重教的氛围浓厚,造就了中师生的人格优势。四川师范大学已决定,从 XX 级新生开始实行顶岗实习半年的政策,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本报记者 李益众 实习生 蒋玲

9、)大学四年学了十几门课程仍然掌握不好教学方法,不少中小学更怀念以前师德技能“双好”的中师毕业生 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 日前,有中小学校长向记者反映,不少大学本科的师范毕业生难以胜任岗位,敬业精神和教学技能都欠缺。他们非常怀念以前的中师毕业生,师德好、技能好,有上进心,还非常稳定。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高等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他们各有怎样的优势和缺陷?对此,记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采访。 高师毕业生普遍“不好用” 雯雯(化名)XX 年毕业于四川某本科师范院校文学院后,成为成都市青羊区某小学的一名教师。 “面对一群吵闹的孩子,我束手无策。 ”雯雯告诉记者, “看着其他老师轻轻拍手,口

10、中念出简单的口诀,孩子们就乖乖地坐好,我就觉得很茫然。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大学中没有学过?” 在雯雯看来,小学的知识结构简单,自己缺乏的是对教学方法的掌握。 “大学四年,我们学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美学等。可是,这些在小学讲台上都用不上。虽然也开了语文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都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根本没有涉及实际操作。 ” 雯雯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 “娃娃所有的事情都要来烦我。我说话他们又不听,还不敢把话说重了,更别说体罚。从早到晚,一个字,累,太累了。 ”雯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小蒋是成都市双流县某镇中学的一名教师。XX 年,他毕业于某师范学院物理教育专

11、业。他说:“我读师范专业,不单是为了教书。 ”他认为,现在师范类院校办学走的是综合性大学的路线,读师范专业并不意味着教书。 四川某师范院校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大约只有 70%在教育系统内工作,真正走上讲台的更少。在校没有准备,上岗后自然就难以站稳脚根。有经验的同事这样评价小蒋:班级管理经验不足,缺乏教师应有的严肃和威慑力;班级没有凝聚力,好似一盘散沙。老教师甚至认为,小蒋“不求上进”,工作懒散,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意识较弱。 其实,小蒋已经能够很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失败。他很无助地说:“在大学,实践的机会太少,时间太短,什么都没学会。 ”据沐川县一中学校长介绍,新引进的大

12、学毕业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教学技能不合格,一个是敬业精神不够。XX 年该校引进 9 名大学生,其中 6 人在教学一线。一年后的教师聘任工作中,3 人落聘。 “有的大学生来了两三年,都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 ”该校年级组长说。 “我们县急需教师,即使不是很满意的大学毕业生,也不得不引进。我们抱着进来后再培养的想法,去年招了30 多个。 ”沐川县教育局分管人事工作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该县教师缺口大,从高等院校引进的毕业生又不好用,所以很无奈。 中师毕业生多是“教学能手” 近年来,沐川县黄丹镇中心校教师流失严重,学校很缺教师。校长申强说:“新招进来的大学生,业务差,还缺乏上进心。现在,我只有到村

13、小去调人,都是早些年招进的中师毕业生,很不错。我们一共调进 10 多人。 ” XX 年,曾艳毕业于邛崃师范,18 岁就走上讲台。她是成都市中等师范学校最后一批学生,上岗后又是学校里最年轻的教师。在三年的学习中,曾艳学习了小学教育心理学、儿童文学赏析、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课程,吹、拉、弹、唱样样都会。 “这些课程的要求非常严格,绝对不走形式。 ”曾艳说:“晚上要上自习,周末要去琴房练琴,学习压力比较大。 ” 上岗后,曾艳表现很突出,很快成为教学骨干。校长这样评价她:“年轻而充满活力,工作细致认真。 ”不久,曾艳成为大队辅导员。 “你到中师学习,未来就是一名教师” 。这样的信念让中师学生学习很

14、有针对性,也促进了他们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认同了,他们就认真锻炼各方面的教学技能,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上岗后,适应期较短,工作效率高,并且愿意长久地在这一岗位拼搏奋斗。 成都实验小学校长陆枋认为,中等师范学校在培养教师时,侧重对教师技能的培训,是一种职业教育。所以,中师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强,专业定位准,课堂体系到位,实践能力强,但视野单纯,比较狭窄,属于经验型。虽然他们的教学工作做得好,但是他们的思想深度不够,无法理性分析,缺乏理性力量。高师教育需加强实践教学 高等师范生理论知识扎实,视野开阔。如果学校培养环境好,高校师范毕业生的发展后劲就足。好的本科生,对教育是思考型的,他们研究、思考教

15、育,比中师生强得多。 陆枋建议,高等师范院校对于本科生的教育更应该职业化一些,更注重操作性。教师需要操作,他们是匠,教书育人的能工巧匠,要求在课堂上做到匠心独运。陆枋说:“我认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定位应该是高等的职业教育 。 ” 她说,当好小学教师,一是课要上得精彩,二是人品师德不错。否则论文写得再好,也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四川省井研县研经小学副校长谢世利则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难以体现日新月异的教育新理念;二是对学生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三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偏多,而音、体、美等方面发展不全面;四是许多优秀高中毕业生不愿选择师范专

16、业,导致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四川教育学院研究员姚文忠认为,解决当前高等师范毕业生无法适应中小学教育的问题,需要借鉴传统中等师范教育的丰富经验,融入到各级师范本科和专科的有关课程中。 姚文忠认为中师教育具备一些优势:专业方向与层次定位准确,专业教育富有实效;人才属性的定性符合需要,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实训指导安排科学,职业技能训练扎实;注重学生继续发展,注重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尊师爱生重教的氛围浓厚,造就了中师生的人格优势。四川师范大学已决定,从 XX 级新生开始实行顶岗实习半年的政策,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本报记者 李益众 实习生 蒋玲)大学四年学了十几门课程仍然掌握不好教学方法,不少中小学更怀念以前师德技能“双好”的中师毕业生 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 日前,有中小学校长向记者反映,不少大学本科的师范毕业生难以胜任岗位,敬业精神和教学技能都欠缺。他们非常怀念以前的中师毕业生,师德好、技能好,有上进心,还非常稳定。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高等师范教育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