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预习提示及训练提高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743785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预习提示及训练提高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预习提示及训练提高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预习提示及训练提高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预习提示及训练提高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预习提示及训练提高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预习提示及训练提高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预习提示及训练提高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高中语文必修 55谈中国诗谈中国诗预习提预习提 示及训练提高题示及训练提高题资料 谈中国诗预习提示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谈中国诗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小说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根据自己于 1945 年 12 月 6 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谈中国诗”必须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即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二是中国诗的基本特征,从发展来看中国诗早熟而早衰,从篇幅来看中国诗短小精巧,从表现手法来看中国诗富有暗示性,从风格来看中国诗轻灵而斯文;三是中国诗“只是诗” ,“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中外诗歌相通相容,研究中

2、国诗可以对本国诗有更高的领会。总之,本文针对特定听众关心的问题,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既介绍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的“同中之异”,又阐发中外诗歌的“异中之同” ,以增强听众对中国诗歌特点的了解,并促进双方相互尊重和宽容。20 世纪 40 年代的中国,还是处在文化上的盲目“自尊” ,其体现就是许多人都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文化,对外来的文化一概排斥。而许多的外国人也抱着一种所谓“优势文化”的心态,视西洋文化为“本位文化” ,轻视中国文化。作者对这两种把中西文化割裂开来的观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他在学术研究中,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他既深刻

3、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作者从诗学研究的角度,促成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篇力作。学习本文,宜采用如下方法:1串通文义,理清层次。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最后卒章显志,点明演讲的目的。阅读时,要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2抓住特点,多维解读。本文显著

4、的特点是,通篇比较,广引博征,在严谨周密的论述中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阅读时,要抓住文本特征,从对比手法,引语含意,比喻运用等多角度进行解读,体会语言的深刻含意和幽默风趣。资料 谈中国诗预习提示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谈中国诗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小说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根据自己于 1945 年 12 月 6 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谈中国诗”必须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即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二是中国诗的基本特征,从发展来看中国诗早熟而早衰,从篇幅来看中国诗短小精巧,从表现手法来看中国诗富有暗示性,

5、从风格来看中国诗轻灵而斯文;三是中国诗“只是诗” ,“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中外诗歌相通相容,研究中国诗可以对本国诗有更高的领会。总之,本文针对特定听众关心的问题,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既介绍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的“同中之异”,又阐发中外诗歌的“异中之同” ,以增强听众对中国诗歌特点的了解,并促进双方相互尊重和宽容。20 世纪 40 年代的中国,还是处在文化上的盲目“自尊” ,其体现就是许多人都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文化,对外来的文化一概排斥。而许多的外国人也抱着一种所谓“优势文化”的心态,视西洋文化为“本位文化” ,轻视中国文化。作者对这两种把中西文化割裂开来的观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

6、他在学术研究中,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作者从诗学研究的角度,促成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篇力作。学习本文,宜采用如下方法:1串通文义,理清层次。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最后卒

7、章显志,点明演讲的目的。阅读时,要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2抓住特点,多维解读。本文显著的特点是,通篇比较,广引博征,在严谨周密的论述中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阅读时,要抓住文本特征,从对比手法,引语含意,比喻运用等多角度进行解读,体会语言的深刻含意和幽默风趣。资料 谈中国诗预习提示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谈中国诗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小说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根据自己于 1945 年 12 月 6 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谈中国诗”必须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即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二是

8、中国诗的基本特征,从发展来看中国诗早熟而早衰,从篇幅来看中国诗短小精巧,从表现手法来看中国诗富有暗示性,从风格来看中国诗轻灵而斯文;三是中国诗“只是诗” ,“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中外诗歌相通相容,研究中国诗可以对本国诗有更高的领会。总之,本文针对特定听众关心的问题,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既介绍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的“同中之异”,又阐发中外诗歌的“异中之同” ,以增强听众对中国诗歌特点的了解,并促进双方相互尊重和宽容。20 世纪 40 年代的中国,还是处在文化上的盲目“自尊” ,其体现就是许多人都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文化,对外来的文化一概排斥。而许多的外国人也抱着一种所谓“优势文化”的心态

9、,视西洋文化为“本位文化” ,轻视中国文化。作者对这两种把中西文化割裂开来的观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他在学术研究中,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作者从诗学研究的角度,促成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篇力作。学习本文,宜采用如下方法:1串通文义,理清层次。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最后卒章显志,点明演讲的目的。阅读时,要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2抓住特点,多维解读。本文显著的特点是,通篇比较,广引博征,在严谨周密的论述中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阅读时,要抓住文本特征,从对比手法,引语含意,比喻运用等多角度进行解读,体会语言的深刻含意和幽默风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