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468098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172 大小:75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四(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四文言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要求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本考点考查的是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第二,考查范围是“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使用比较普遍,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第三,考查的目标是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理解“在文中的含义”,一方面要把握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另一方面要把握语境对其含义的“影响”,也就是说要结合语境来判定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对于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把握,考生要重点考虑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以及词类活用

2、等文言现象。 1.一词多义这种情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例如:实词“间”常用的义项有以下几个:间缝。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缝隙,空隙。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介入其间,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断断续续,间或。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挑拨离间。史记屈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3、。” 暗中,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抄近路,抄小路。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识记。 2.古今异义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由于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照读,而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规律。(1)词义扩大。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如“头皮”、“树皮”。词义扩大的方法和种类: 利用通感方法扩大。例: 原义 “美、甜”味美(甘甜的泉水)心里乐意(心甘情愿)甘由只表示事物的一部分扩大

4、到表示事物的整体。例: 秋原义 秋天扩大某个时期(多事之秋)一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专有名称扩大到通用名称。例: 江河长江(专指)黄河(专指)大江(泛指)大河(泛指)(2)词义缩小。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有的表示范围缩小了,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有的词语义项减少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义,如今只有“劝说”之义。“让”在文言文中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义,又可表示责备之义,现只表示前义了。 (3)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币”古代指礼物,现代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慢”

5、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这些例子涉及事物的转移、动作的转称、范围的转移和词性的变化等。(4)词义的强化、弱化。如“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5)感情色彩变化。词语词语古义义及感情色彩今义义及感情色彩爪牙武士 褒义词义词坏人的帮凶 贬义词贬义词乖偏执执 贬义词贬义词听话话,安顺顺 褒义词义词谤谤议论议论 、批评别评别 人的过错过错 中性词词诽谤诽谤 贬义词贬义词 3.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类别类别内涵阐释

6、阐释举举例通用字两个读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反”通“返”,“知”通“智”。 类别类别内涵阐释阐释举举例假借字两个读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时可以借代。假借字中“本有其字”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较突出。“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谢项 王)。古今字古时时候有某一字,后来为为了把这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别,造成了一个或几个今字,让让原来的古字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莫”同“暮”,“益”同“溢”。 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但是,在阅读时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

7、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 4.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它在修辞中是镶嵌的增字,而目的是拉长音节,使语气更加充足,使语意更加充实。如“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意思一致,“谤讥”两个词语都是“批评”的意思。5.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例如:“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

8、,“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6.词类活用古诗文中,某个实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可以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类类型及规规律例 句 译译 法名词词作状语语表示动动作行为为的特征、状态态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记)其一犬坐于前(狼)像一样样表示动动作行为为的态态度、方式吾得兄事之(鸿门鸿门 宴)用对对待的方式 类类型及规规律例 句 译译 法名词词作状语语表示动动作行为为的工具好事者船载载以入(黔之驴驴)箕畚运于

9、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表示动动作行为为的依据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录后序)其势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颇蔺 相如列传传)依据,按照类类型及规规律例 句 译译 法名词词作状语语表示动动作行为为的处处所、趋趋向卒廷见见相如(廉颇蔺颇蔺 相如列传传)沛公已去,间间至军军中(鸿鸿门门宴)在,从,向表示动动作行为为的时时间间、频频率旦辞爷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边(木兰诗兰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劝学)在(当),每类类型及规规律例 句 译译 法名词词作动动词词后面有宾宾语语或补语补语沛公军军霸上(鸿鸿门门宴)(1)译译作“动动+名”:军军,驻军驻军 。(2)换换成动词动词 :芽,发发芽;水,游泳;面,面对对着;

10、刑,用刀割刺,即杀杀。(3)译译作“介+名+动动”:东东,向东围围。前面有副词词或能愿动词动词二月草已芽 (采草药药)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劝学)类类型及规规律例 句 译译 法名词词作动动词词两个名词连词连用,其中一个常活用面山而居(愚公移山)刑人如恐不胜胜(鸿门鸿门 宴)(1)译译作“动动+名”:军军,驻军驻军 。(2)换换成动词动词 :芽,发发芽;水,游泳;面,面对对着;刑,用刀割刺,即杀杀。(3)译译作“介+名+动动”:东东,向东围围。用“而”连连接,一端是动动词词,另一端的名词词常活用项项王复引兵而东东(项项羽本纪纪)类类型及规规律例 句 译译 法形容词词作动动词词 后面有宾语宾语亲贤

11、亲贤 臣,远远小人 (出师师表)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记)换换成动词动词 或动词动词 短语语:亲亲,亲亲近;远远,疏远远;多,有很多;少,有很少;穷穷,到尽头头;高,推崇;轩轩邈,争高争远远。前面有能愿动词动词则则其好游者不能穷穷也(游褒禅山记记)类类型及规规律例 句 译译 法形容词词作动动词词 前面有助词词“所”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换换成动词动词 或动词动词 短语语:亲亲,亲亲近;远远,疏远远;多,有很多;少,有很少;穷穷,到尽头头;高,推崇;轩轩邈,争高争远远。其他表动动态态的负势竞负势竞 上,互相轩轩邈(与朱元思书书)(2)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类类 型例 句 译译 法使动动用法动词动

12、词 的使动动用法项项伯杀杀人,臣活之(鸿门鸿门 宴)动动+宾宾=使+宾宾+动动(有时时也可译译成一个动补动补 式词语词语 。如:活,救活)形容词词的使动动用法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过秦论论)形+宾宾=使+宾宾+形类类 型例 句 译译 法使动动用法名词词的使动动用法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鸿门 宴)名+宾宾=使+宾宾+为为+名类类 型例 句 译译 法意动动用法形容词词的意动动用法孔子登东东山而小鲁鲁(孟子尽心上)形+宾宾=以+宾宾+为为+形名词词的意动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鉴之(阿房宫赋宫赋 )名+宾宾=以+宾宾+为为+名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形式十分灵活,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有时

13、也通过文言翻译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 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

14、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

15、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理解文言实词词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四个选项中加点的文言实词均属常见的多义词,其中“敛”还是多音多义词。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验证判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中对应释义是否正确,从而选出正确答案。C项中“逡巡”是“徘徊不前”的意思,“去”是“离去”的意思。“敛”如果解释为“躲藏”显然不正确,应该是“整理”、“结集”的意思。【一线穿珠】B选项中文言实词“迎”为介词,面对、面向。除此之外,文言文中“迎”还有哪些用法及义项?请举例归纳一下吧:动词,迎接,往迎。如“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动词,迎娶。如“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动词,迎击。如“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 (史记淮阴侯列传)。【想一想】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快速浏览全文,整体把握文意。(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