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猴** 文档编号:49439185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 调研报告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当前党和政府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但由于种种因素,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深入了解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组于 2018 年 6 月和 8 月先后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微调查、听取情况汇报、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健全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师素

2、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一)“义务义务教育教育发发展基本均衡展基本均衡县县”创创建工作持建工作持续续推推进进。 。近年来,市政府以创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为抓手,努力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印发了新乡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确定了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辉县市、获嘉县、卫滨区、红旗区先后创建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 积极推进城区“班班通”和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多媒体设备项目、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重点推

3、进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功能室建设。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硬件建设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二)(二)办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条件不断改善。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的机遇,多措并举,有力地改善了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通过实施校安工程“五年规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筹措 11 亿元集中改造校舍 135.7 万平方米并全部消除了 D 级危房,校舍整体综合抗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舍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支持市县加强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和寄宿制学校设施建设,并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积极开展规范化学校

4、建设,购置图书仪器设备,完善功能教室,我市农村小学 70%已建成标准化科学实验室,农村初中 90%已建成标准化实验室。(三)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基本健全。(三)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基本健全。一是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年提高到了 630 元、830 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采取有效措施,拓宽财政性教育筹资渠道,全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提高教育资金投入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比例,2014 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达到

5、62.56 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 23%,有力保障了我市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强教育经费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的监督。对财政资金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人大提前介入预算编制工作,监督预算编制、审核和批准,确保预算编制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透明性;财政、审计和教育主管部门全程监督教育经费预算执行情况,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开展教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探索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四)教(四)教师队师队伍素伍素质稳质稳步提高。步提高。我市建立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2013 年起市属学校已经实现

6、了退一补一,保证了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通过公开招聘、轮岗交流、业务培训等措施,不断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教师素质。2009 年以来,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乡镇以下学校任教。做好城镇教师和优质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到农村或薄弱学校支教、交流任职,2010 年以来先后选派市属学校 2217 名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今年 8 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校长轮岗交流工作,全市共轮岗交流校长 182 人、教师1026 人。开展多层次的教师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实施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组织农村骨干教师到市区名校学习;组织名师工作站名师深入农村学校送课、听课、评课,年均送教下乡 130 余

7、人次,每年受益农村教师 3000 余人;积极落实中小学教师“国培”、 “省培”和“市培”计划,2009 年以来全市共培训教师近 10 万余人次;实施名师工程,共培养省级名师 126 人,名师比例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师德素养,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五)教育事(五)教育事业业全面全面发发展。展。 “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 100%。截至 2014 年底,全市(不含长垣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1612 所,在校生 69.48 万人(占全市人口的 12.25%),教职工 3.75 万人

8、。其中,小学 1312 所,在校生 49.61 万人,教职工 2.12 万人;初中 294 所,在校生 19.81 万人,教职工 1.61 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7 所,在校生 619 人,教职工 167 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入学率达到 100%,巩固率达到 96%。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开展多元化合作办学,提高整体办学水平。2013 年 7 月在市区 153 所学校实施多元化合作办学,按照“合作交流、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开展了学校管理、教科研究、优质课展示等交流活动。创新形成“一校三区”和“三校一区”等办学模式。坚持公办学校免费免试按学区划分

9、接收新生原则,开始实施“名校减肥瘦身,弱校强身健体”计划,治理“以钱择校”、 “以分择生”、 “以权入学”现象,基本消除 65 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到2015 年秋季招生基本消除“择校生”并巩固了大班额治理成果。积极关注弱势群体,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各种资助实现了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民生保障提升工程行动计划,连续 12 年保障应入尽入、同城同待遇。十二五期间,每个县(市)均建成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基本满足了当地特殊人群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2012 年秋季在市盲聋哑学校增设高中部,填补了我市特教学校没有高中阶段教育的空白,

10、为特教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共教育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优、补充不快的矛盾日益凸显, “择校热”、 “大班额”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仍较为突出。从总体上看,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和校际发展不均衡。(一)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区住宅密集、人口密度大、学校占地狭小,学位不足、容纳能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安全隐患突出。随着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在市区和各县(市)城区购房落户的人口迅猛增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激增,而城市学校没有相应地增加,特别是新建区域中小学校数量少,造成中小学学位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择校

11、热”、 “大班额”问题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再加上推进学校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部分教育规划落空,教育用地被挪作他用,新建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应建未建”现象严重,城市学校建设欠账越来越大,城区学校拥挤,班额严重超员。城区的市育才小学(10 轨制)、市实验小学(8 轨制)、市新区小学(6轨制)等三所小学共设计规划 144 个班,容纳学生 6480 人(标准班额每班 45 人),实际开班 159 个,容纳学生 9917 人,超负荷接纳学生 3437 人。平均班额 62.4 人,超省规定 17.5人。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市区中小学学位缺口 4.64 万个,到2020 年,市区(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凤泉

12、区、高新区)至少应规划建设 54 所标准化中小学校,3 年内急需建设 20 所小学才能满足市区义务教育就学需求。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二)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农村义务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先天不足”,教育基础仍较为薄弱,与城市中小学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农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缺乏,办学条件简陋,尤其是教辅用房、仪器设备、网络等缺乏。市属学校 2013 年已全部建设了塑胶操场,农村学校煤渣、水泥跑道尚不能满足;市区信息化教学比较普遍,农村学校还普遍停留在“粉笔+黑板”上等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

13、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在信息技术装备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又将逐渐拉开距离。二是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不够,资源相对闲置,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以新区小学为例,全校在校生 3105 人,50 个教学班,教师 144 人(在编 81 人,骋用 63 人),班均学生 62 人,师生比约 1:22。而卫辉市狮豹头乡共有在校生约 660 余人,班级46 个,教师 94 人,班均学生 14 人,师生比约 1:7。三是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偏低,不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乡村及偏远地区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班额小,但教职工需求并不少,现行编制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三)师资配备不均衡。一是教师年龄结

14、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中青年教师主要集中在高中学校,中老年教师集中在中、小学,尤其是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面临青黄不接现象。如辉县市农村小学专任教师 1687 名,45 岁以上的 998 人,占总数的近 60%。我市有一万多名农村教师是由以前的民办教师转录,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知识老化严重,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部分教师明显跟不上课改新要求。二是学科结构性缺编,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在中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紧缺,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

15、教学需要。三是城市教职工编制的调整赶不上在校生的增加速度。由于教师严重不足,很多学校不得不聘用大量代课教师。目前,主城区聘用代课教师共计 1200 余人,是主城区正式在编教师的 17.5%。四是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待遇不高,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师资流失严重,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城市或者从办学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四)教育投入不到位。一是教育欠账问题严重,已经核查出部分县(市)、区 2012 年存在问题的教育经费 1.92 亿元,整改 9975 万元,未整改 9225 万元;2013 年存在问题的教育经费 4.21 亿元,整改

16、1.58 亿元,未整改 2.63 亿元;2014 年存在问题的教育经费 2.39 亿元,已整改 6236.63 万元,未整改1.77 亿元。二是教育经费支出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而用于学校硬件建设的支出很少。从 2014 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来看,总支出为 35.07 亿元,其中人员支出 20.12 亿元,占 57.4%;日常公用支出 8.8 亿元,占 25.1%;校舍维修及基本建设支出 6.15 亿元,仅占 17.5%。三是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侧重于对农村的保障,国家、省对城市学校只保障“两免一补”经费,城市学校建设资金缺口很大。四是“从土地出让收益金中计提 10%的教育资金全部用于教育”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不低于 15%的比例用于城市学校建设”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三、几点建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配备、教师资源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教育权利提供充足的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减少差异,缩小差距,巩固优势,使优者更优,狠抓薄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