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求异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19505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求异思维,提高数学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培养求异思维,提高数学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培养求异思维,提高数学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培养求异思维,提高数学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培养求异思维,提高数学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求异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求异思维,提高数学素养(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求异思维培养求异思维, ,提高数学素养提高数学素养内容提要:本文从:“一题多法,开阔思维;多题一法,思维化归;一题多问,激发思维;一题多变,创造思维;设计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发散”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数学素养。关键词:开阔 化归 激发 创造 发散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数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其问题的解决能力不仅是数学素质的重要体现,更是人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体现。数学教育者的神圣使命是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借以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质量、效率和整体素质。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劳动,哥德曾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

2、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背面的话。 “纸背面的话”就是指思维,指要思要想、多思多想。求异思维也指发散思维,指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最终达到思维目标。它要求能放开眼界,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科学加工,从而收到“一个信息收入,多个信息输出”之功效,并能开启学生心扉,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数学素养。在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一、一题多法,开阔思维一题多法即对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联系各种数学背景,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广开思路去分析探讨,从而获得多种解题途径。如在教学了

3、分数应用题后,可出示下列一题: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行 45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行了全程的 1/3 后距中点还有 90 千米,问这辆汽车行完全程要几小时?解法一: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X 千米,根据题意可得:1/2X1/3X=90,解得 X=540,即甲、乙两地距离为 540 千米,这辆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是:54045=12(小时) 。解法二:甲、乙两地的距离为:90(1/21/3)=540(千米) 。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为:54045=12(小时) 。解法三:因为甲行了全程的 1/3,距中点为 90千米,如果再行 90 千米,正好也行了全程的1/3,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为:9021/

4、3540(千米) 。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为:54045=12(小时) 。解法四:汽车如果再行 90 千米,正好也行了全程的 1/3,汽车行 2 个 90 千米用的时间是:90245=4(小时) ,因此可求得,行完全程用的时间是:41/3=12(小时) 。解法五:汽车行 90 千米用的时间为:9045=2(小时) ,这辆汽车行全程的(1/21/3)要用 2 小时,因此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是:2(1/21/3)=12(小时) 。解法六:同上,汽车行全程的(1/21/3)要用 2 小时,设汽车行完全程要用 X 小时,则可得:X(1/21/3)=2,解得 X=12。即为汽车行完全程要用 12 小时。二

5、、多题一法,思维化归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多注意“通法”的教学,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使学生通过某一题的解答,而明白此类题的解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例如教学了“工程问题”后,我出示了下列一组习题:例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 10 天才能完成,由乙单独做要 15 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例 2、从 A 地到 B 地,甲汽车要行 10 小时,乙汽车要行 15 小时,两辆汽车同时从 A、B 两地相向机而行,几小时相遇?例 3、小明带了一些钱去买现代英汉词曲 ,如果单独买上册,可以买 10 本,单独买下册可以买 15 册,如果

6、要买一套,可以买几套?例 4、张师傅用一批布制作一批服装,如果单独制作上衣可制作 10 件,如果单独制作被子,可制作 15 条,问用这批布可以制作这样的服装共几套?例 5、一批苹果平均分给中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 10 个,如果平均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 15 个,这批如果平均分给大班和中班的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几个?这五题从表面看起来,分别是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解题的思路会不同,但实质上,这五题都可以用工程问题的思路进行解答,这五题都可以运用:1(1/101/15)来进行解答。三、一题多问,激发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将某一习题提出富有思考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想、联想、类比

7、,进而得出新的命题(即一题多变) ,这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求异思维能力极为重要。如在教学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五一班有学生 50 人。女生是男生的 2/3,女生有多少人?”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我们教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如可再启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 、男生有多少人?(2) 、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3)男生是女生的几倍?(4)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5) 、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6) 、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同一道题,我们还可以从分析

8、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既发挥得当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四、一题多变,创造思维一题多变,就是对某一问题的引申、发展和拓宽,增加问题的背景,增大发散程度。在教学中,经常进行“一题多变”训练,不仅可以避免孤立静止地思考问题所带来的局限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联想探索中进行思维发散,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养成良好的求异思维能力。例 1、修一条长 1000 米长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8,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40%,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分析与解答:1000(11/840%)475(米) 。1、缩变:修一条长

9、1000 米的路,修了全长的21/40,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分析与解答:1000(121/40)475(米) 。2、扩变:修一条长 1000 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8 多 25 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40%少 25米,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分析与解答:1000(11/840%)2525475(米) 。3、逆变:(1) 、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8,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40%,还剩下 475 米,这条路长几米?分析与解答:475(11/840%)1000(米) 。(2) 、修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 21/40,还剩下 475 米,这条路长几米?分析与解答:475(121/40)1000

10、(米) 。4、逆扩变: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8 又 25 米,每二天修了全长的 40%少 25 米,还剩下 475 米,这条路长几米?分析与解答:(4752525)(11/840%)1000(米)5、异变: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8,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40%少 25 米,还剩下 475米,这条路长几米?分析与解答:(47525)(140%)25(11/8)885(米) 。五、设计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发散开放性习题往往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能引起学生思维发散。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训练思维发散,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学习了“

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例 1、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 40 厘米,宽 25 厘米,高 20 厘米,箱中水面高 10 厘米。如果在长方体水箱中放进一个长和高都为 20 厘米,宽为 10 厘米的长方体铁块,那么水面将上升多少厘米?这道题大部分同学都只想到将以 2020 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这一种情况,这时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时候水面上升的高度即为:202010(4025)4(厘米) 。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即不是将 2020 作为底面,而是以 2010 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的这一种情况,同学们却忽略了。因此,我进行演示以2010 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让学生观察到,这时候铁块没

12、有全部浸没在水中,在此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时候学生都认识到,如果以 2010 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这时水面上升的高度应该为:402510(40252010)102.5(厘米) 。或者用方程进行求解。设水面上升 X 厘米,则可得方程:2010(10X)4025X,解得:X2.5又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例 2、宋庄小学组织 25 名教师和 105 名学生去春游。公园有三种购票方式:学生票每张 5 元,成人票每张 10 元。满 30 人可以买团体票,每张 8元。王老师要同学们设计一种购票方案,使购票的钱尽可能地少。我让学生进行讨论找出各种方案,再比较那种方案最佳

13、。学生找出了以下几个方案:方案一:25 名教师购成人票,105 名学生购学生票。教师票用钱:1025=250(元)学生票用钱:5105=525(元)师生购票一共用钱:250525=775(元)方案二:师生合计是 130 人,全部买团体票。购票总共用的钱是:8(25105)=1040(元)方案三:从 105 名学生中抽出 5 人与 25 名教师组成 30 人,购团体票,剩下的 100 名学生购学生票。师生 30 人买团体票用钱:8(525)=240(元)100 名学生买学生票用钱:5(1055)=500(元)师生购票总共用钱:240500=740(元)显然方案三最佳。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科学技术

14、日新月异的今天,求异思维显得更为主要。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多角度的探索,不但能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能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内容提要:本文从:“一题多法,开阔思维;多题一法,思维化归;一题多问,激发思维;一题多变,创造思维;设计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发散”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数学素养。关键词:开阔 化归 激发 创造 发散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数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其问题的解决能力不仅是数学素质的重要体现,更是人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体现。数学教育者的神圣

15、使命是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借以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质量、效率和整体素质。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劳动,哥德曾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背面的话。 “纸背面的话”就是指思维,指要思要想、多思多想。求异思维也指发散思维,指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最终达到思维目标。它要求能放开眼界,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科学加工,从而收到“一个信息收入,多个信息输出”之功效,并能开启学生心扉,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数学素养。在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一、

16、一题多法,开阔思维一题多法即对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联系各种数学背景,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广开思路去分析探讨,从而获得多种解题途径。如在教学了分数应用题后,可出示下列一题: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行 45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行了全程的 1/3 后距中点还有 90 千米,问这辆汽车行完全程要几小时?解法一: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X 千米,根据题意可得:1/2X1/3X=90,解得 X=540,即甲、乙两地距离为 540 千米,这辆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是:54045=12(小时) 。解法二:甲、乙两地的距离为:90(1/21/3)=540(千米) 。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为:54045=12(小时) 。解法三:因为甲行了全程的 1/3,距中点为 90千米,如果再行 90 千米,正好也行了全程的1/3,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为:9021/3540(千米) 。汽车行完全程用的时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