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心理反应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012522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9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患者心理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肿瘤患者心理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肿瘤患者心理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肿瘤患者心理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肿瘤患者心理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患者心理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患者心理反应(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 十堰市人民医院 郑 玲 2012年8月事实:让人触目惊心 全世界:每日2万人死于肿瘤 中 国:肿瘤发病率与病死率明显上升 尴尬的局面:贫癌、富癌皆高发 癌 症:擅长自我变异的杀手 十个癌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 失 眠焦虑治疗 效果经 济身体不适角色的改变肿瘤向肿瘤宣战!呵护生命优先于征服肿瘤!概 述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关系1 12 23 34 4肿瘤患者的行为特征个性与肿瘤的关系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过程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5 5一、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关系 学者们的认识 调查研究的发现 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关系学者们的认识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与健康认识的影响 个体与生活环境不能分

2、割 个体的生理与心理是相互统一的 大脑把内外环境联系在一起 大脑的高级心理功能认知把外界的社会因素和内部生理因素变为心理社 会因素和心理生理因素。研究这两个因素在肿瘤的发生 、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国际上的研究热 点,探讨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应激作用便是其中一个重 要课题。调查发现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莱西对一组肿瘤患者的生活史调查:共 同点是:从童年时留下不同的心理创伤 德国科学家巴特鲁施博士研究白血病患者,病情严重的10位患者中有9位个 与绝望、孤独的心情有关 美国一学者对8000名肿瘤患者调查,大多数肿瘤的临床表现都发生在失望 、孤独和其他沉重打击与精神压力频繁发生

3、的时期 中国大庆的调查发现胃癌在发病的前8年有76%的患者报告遇到对他有重要 影响的生活事件,在被确诊前3年内有62%的患者报告遇到生活事件 姜乾金等调查显示肿瘤患者较对照组有更多的病前生活事件 湖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中心调查245名住院肿瘤患者,81.2%患者病前经历 了生活事件所有这些研究证明了生活事件引起的负性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关系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关系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在肿瘤发病原因中起作用,在肿瘤的治疗及康复的不同阶段也积极地影响着治疗效果 在各种疾病中,很少如肿瘤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病人被告知患了肿瘤,往往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肿瘤治疗出现的副作用,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形体改变,加重了病人

4、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罪责、绝望的情绪反应。这些负性情绪,需要医护人员、家人、社会给与积极疏导,增加病人与肿瘤做斗争的信心,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也不乏见到情绪乐观,未受严重心理创伤的肿瘤病人。因此,不能排除生活条件、生活习惯、自然环境、遗传因素以及其它生物、理化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所致的发病。 正性心理因素情绪乐观、积极配合、善于表达、心身处于良性功能状态,可增加全身免疫功能,使疾病得以控制或向有利方向发展。负性心理因素负性心理因素有忧郁、悲观、忍耐、压抑、克制等,可造成中枢神经过度紧张,削弱人体免疫机能,增加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敏感性,成为肿瘤的活化剂。心理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当事人

5、遭遇重大生活事件,不能进行 有效应对,长期积压造成心理负荷过重, 伴随心理生理反应,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免疫监视系统不能有效的发现癌细胞,NK 细胞杀伤癌细胞能力下降,使体内环境适 合癌细胞生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主张将肿瘤列 入心身疾病范围。心身疾病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 Psychosomatic Dis. )外来刺激功能性障碍器质性障碍心理波动患病模式哪些属于心身疾病? 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偏头疼等。 消化系统: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肠炎、厌食 症、习惯性便秘等。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慢性呃 逆等。 泌尿生

6、殖系统:阳痿、性欲减退或缺乏、月经失调 、遗尿或尿失禁等。 皮肤:寻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斑秃等。 各种肿瘤肿瘤是一种心身疾病肿瘤是一种心身疾病由此可见 , 能够经常保持豁达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绪, 培养和维护健全的人格及社会适应能 力, 对预防肿瘤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诚如美国达克萨斯洲的肿瘤研究所所长约翰 卡茨伯格所说 :“ 如果人们从儿童时期就学会克 服紧张心理的话,肿瘤的发生就会相应的降低。”二、肿瘤患者的行为特征 国外学者Hagnei对2550名瑞典人进行为期10 年的人格前瞻性研究 公元2世纪Galen观察到抑郁的女性易患乳腺 癌 英国学者Green等提出了肿瘤易感行为特征 -C型行为

7、特征行为特征分类 A型行为特征 B型行为特征 C型行为特征行为特征 A型行为特征:是冠心病患者易感行为特征。表现为强烈的时间和任务紧迫感、竞争性强、有明显的成就欲、敌对意识和好胜心。 B型行为特征:健康人格,与A型相反,能够经常自我放松、休息娱乐、没有好斗竞争性。C型行为特征又称肿瘤性人格 , 主要表现为社会化过度,过 度忍耐、回避冲突、追求完美、过度服从,这种人 总是以满足别人的需要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为 了跟别人合作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合作而合作; 为了能和所有人搞好关系,即使有人对他作了不可 原谅的行为,他也能对别人的这种行为表示理解并 原谅;因为愤怒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的表达会损

8、害人际关系,他一旦体验到这种情绪时,就尽量把 她藏在内心,甚至否定它的存在。肿瘤性人格Kissen在比较肺癌和一般肺部疾病病人的心理特征时,观察到肺癌病人多具有:压抑、急躁、多疑、敏感等个性特点。尤其是克制压抑的个体,即使不抽烟,也易患肺癌!三、个性与肿瘤的关系-1生气与肿瘤我国在 1987 年就开始了对胃癌与心理因素关系的调查,发现爱生闷气在胃癌的发生中起 很重要作用。1990年开始根据我国国情修订了 “C“ 型行为量表,并开始了对肿瘤与心理关系 的系统研究。在对乳腺癌和胃癌的研究中发现 个性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个性与肿瘤的关系-2抑郁与肿瘤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要比一般人更加

9、抑郁。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抑郁一定导 致肿瘤,但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抑郁可提高肿瘤的患 病率和死亡率,即抑郁可使人易患肿瘤或加速其发 展。抑郁与肿瘤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可导致或加速 肿瘤,也表现在患病后易变成抑郁。这种抑郁反过 来可加速肿瘤进程。个性与肿瘤的关系-3愤怒的表达方式与肿瘤研究表明患癌组和健康组在愤怒体验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愤怒表达上有极显著差异,患癌组倾向于不表达愤怒, 把愤怒藏在内心,并加以控制。愤怒的表达方式在肿瘤发 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肿瘤与愤怒的压抑 ,不对外 表达、内泄有关,这种表达方式,其本人是意识不到的,是 否定的,既然不承认存在愤怒情绪,也就不存在对

10、外表达的 问题。但这种否定的情绪还是存在的 ,有可能通过躯体化 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对愤怒的否定可表现为:与别 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 有主意和目标;对别人过分耐心;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不 表现负性情绪;特别是愤怒、屈从权威等。四、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过程不同个性特征的患者在心理变化期存在很大差异,各期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出现 顺序也有所不同,因人而异,注意个体差异 。 张惠兰1999年分期(6期) 马双莲2003年分期(6期) 胡 雁2004年分期(6期) 刘晓红2004年分期(4期)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过程胡雁(上海市护理学会)等分期(1)(常见的分期)当患者被告知

11、诊断后,其心理反应过程可分6个阶段体验期:顿时呆住了,脑子里麻木即所谓“诊断休克”。短暂,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日。护理目标是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信息,提供支持,向患者表达情感上的安慰和关心。患者无力主动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痛苦,对他人的帮助会表示拒绝。怀疑期:在该期的患者对诊断结果会极力否认,四处求医,咨询,以便得到不同方面的信息。患者的这种否认的态度是在应激下正常的心理反应,属于保护性、防御性反应,可降低患者的恐惧程度,缓解痛苦的体验,逐渐适应打击。未意识到自己在回避。恐惧期:肿瘤的诊断会产生恐惧,包括对死亡的恐惧,对疼痛和治疗反应的恐惧,对身体将发生缺损的恐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过程肿瘤患者的

12、心理反应过程胡雁等分期(2)l幻想期 :患者已经初步经历了患病治疗的一些体验,往往存在很多幻想,如奇迹或等待新药的出现。 l绝望期 :当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并发症时,当发现肿瘤复发时,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时,患者都会出现绝望的情绪。产生对立情绪,治疗的依从性很差。 l平静期 :能够接受现实,情绪平稳,配合治疗。到晚期消极被动接受付状态,不再考虑自己对家庭与社会的义 务,专注于自己的症状,处于绝望、无助的状态。 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过程刘晓红(第二军医大护理系)分期无论肿瘤早期晚期、患者知情早或晚、病情轻或重,多数患者的心理反应大致经历4个阶段,但不同的患者各阶段反应的时间、强度、分期清晰度则因人而异

13、:休克-恐惧期:突然自知,心理反应剧烈:惊恐、心慌、眩晕、昏厥、木僵状态 否认-怀疑期:逐渐冷静借助“否认”防御机制应对“肿瘤知情”引起的紧张、痛苦体验,继而怀疑诊断的确定性,四处求医 愤怒-沮丧期:不得不面对原有诊断,情绪再度波动:心烦意乱、烦恼、愤怒、攻击性行为,有的患者伴有悲哀、沮丧、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或自杀行为 接受-适应期:无奈的接受和适应现实,但较难回复到患病前的心境,有的主动适应,有的被动适应,陷入慢性抑郁和痛苦体验,难以自拔。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过程五、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一)、不同临床阶段的心理反应 (二)、不同性别患者的心理反应 (三)、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 (四)

14、、不同社会背景患者的心理反应 (五)、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心理反应 (六)、不同的病情告知方式患者的心理反应 (七)、不同的治疗方法与患者心理反应(七)、不同的治疗方法与患者心理反应多层面相互影响心理反应不同临 床阶段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社 会背景不同文 化程度不同告知方式不同治 疗方法(一)不同临床阶段的心理反应l虽然有一些肿瘤现在已能控制,但离攻克肿瘤尚有很大 一段距离,对于很多肿瘤,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尚没有 理想有效的方法。因此 ,肿瘤诊断对患者是一个强大 的刺激,患者可出现各种心理反应,但在我国的调查中 发现反应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积极的。 l在一项 100 例肿瘤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在

15、患者待诊时 ,有57% 的人情绪表现稳定,34%的人不相信自己会得肿 瘤;即使在确诊得了肿瘤时,也有32%的人表现稳定,有 20% 的人表示要与肿瘤作斗争,但也有 24% 的人表现 惊恐、不知所措;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半的人在积极努 力的与肿瘤拼搏,当病情好转时,这类人群上升到 69.8%, 但当病情恶化时这类人群只占21%,大部分人 (58.3%) 表现为悲观消极。 待诊阶段 治疗阶段 康复阶段 临终阶段待 诊 阶 段不 同 临 床 阶 段 的 心 理 反 应治 疗 阶 段康康 复复 阶阶 段段临 终 阶 段(一)不同临床阶段的心理反应待诊阶段 由于肿瘤尚未被彻底征服,“谈癌色变”也不是少数人

16、的反应,因此在接受一系列检查过程中,病人心理反应复杂而强烈。肿瘤对病人生命的威胁是多数病人首先考虑的问题。“ 不相信自己会得癌 ”, 是他们 “ 善于使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 ” 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的结果诊断结果意味着 “肿瘤的诊断改变了我的一切,它时刻跟着我。我(包括我的家人、朋友、工作)被迫习惯它的存在。肿瘤是如此快的把我从正常生活中隔离出来。” “诊断结果完全改变了我的思维,总之,我所能想象的都是些无价值的东西,在这种情绪状态下,我无法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出任何正确判断。” “我的思想总在“怀疑”和“听天由命”之间摇摆,一会变得信心百倍,一会感到极其伤感。” “我的情绪最坏的时候是在得到诊断后的几小时” “为什么是我得了肿瘤?为什么是这个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