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84207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体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生疏、抽象的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千进位等问题都不易理解,因此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至关紧要。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空间” ,再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感知空间的大小之分,使学生在直观、形象、实践之中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而体积单位则可以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迁移类推,并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2、。通过本节课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使学生感知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为学生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计算及其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知识来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并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能灵活运用合适的计量单位表示物体的体积,同时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下面谈谈这节课的几点体会。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

3、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本节课为了更好的体现以上理念,我主要按“实验发现问题操作探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深化巩固问题回归总结问题”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想象、猜测、实验、验证,亲身经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二、联系实际,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在新一轮课改中, 标准所提倡的数学课堂教学应“由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那

4、么教师就应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为学生创造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拿出课前准备的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围一围、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再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 1 立方厘米,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 1 立方分米。在教学 1 立方米正方体有多大时,我让学生依次进入准备好的 1 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大约能容纳十几个学

5、生,学习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究尝试的兴趣。三、动手操作,感知新知。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是酸、是甜、是苦就非常清楚了,经历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才会留下烙印。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清楚了第二个杯子的水为什么没有倒完,学生通过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分米、一立方米实物感知了体积单位的大小。四、深化练习,提高技能。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体会数

6、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1、下面那堆体积大?为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在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估测物体的体积,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你在生活中见过的最大物体是什么?,最小物体是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感知物体的大小,理解体积的概念,也激发了学生想想的空间。3、练习七第 3 题下图各图是用棱长为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拼成的,那个图形的体积大那个图形的小?在线上标出来,此题是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比较体积的大小,利用体积单位理解体积的意义。4、练习七第 4 题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体积单位,通过体积单位的填写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积的概念,比较物体的大

7、小,解决实际问题5、练习七第 5 题.生活中能找出那些体积是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分米、一立方厘米的物体。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例如:1 立方厘米=骰子,1 立方分米=茶叶盒,1 立方米=小区内摆放的垃圾桶,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找出的物体也不一样。此题把体积单位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6、练习七第 6 题.此题是通过图形形态的变化,而物体体积没有变化,让学生在变化中理解体积的意义。体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生疏、抽象的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千进位等问题都不易理解,因此学生

8、对体积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至关紧要。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空间” ,再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感知空间的大小之分,使学生在直观、形象、实践之中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而体积单位则可以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迁移类推,并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通过本节课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使学生感知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为学生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计算及其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知识来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

9、而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并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能灵活运用合适的计量单位表示物体的体积,同时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下面谈谈这节课的几点体会。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本节课为了更好的体现以上理念,我主要按“实验发现问

10、题操作探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深化巩固问题回归总结问题”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想象、猜测、实验、验证,亲身经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二、联系实际,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在新一轮课改中, 标准所提倡的数学课堂教学应“由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那么教师就应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为学生创造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拿出课前准备的 1 立方厘

11、米,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围一围、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再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 1 立方厘米,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 1 立方分米。在教学 1 立方米正方体有多大时,我让学生依次进入准备好的 1 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大约能容纳十几个学生,学习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究尝试的兴趣。三、动手操作,感知新知。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是酸、是

12、甜、是苦就非常清楚了,经历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才会留下烙印。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清楚了第二个杯子的水为什么没有倒完,学生通过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分米、一立方米实物感知了体积单位的大小。四、深化练习,提高技能。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1、下面那堆体积大?为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在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估测物体的体积,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你在生活中见过的最大物体是什么?,最小物体是什么?通过这

13、样的练习,感知物体的大小,理解体积的概念,也激发了学生想想的空间。3、练习七第 3 题下图各图是用棱长为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拼成的,那个图形的体积大那个图形的小?在线上标出来,此题是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比较体积的大小,利用体积单位理解体积的意义。4、练习七第 4 题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体积单位,通过体积单位的填写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积的概念,比较物体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5、练习七第 5 题.生活中能找出那些体积是一立方厘米、一立方分米、一立方厘米的物体。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例如:1 立方厘米=骰子,1 立方分米=茶叶盒,1 立方米=小区内摆放的垃圾桶,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找出的物体也不一样。此

14、题把体积单位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6、练习七第 6 题.此题是通过图形形态的变化,而物体体积没有变化,让学生在变化中理解体积的意义。体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生疏、抽象的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千进位等问题都不易理解,因此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至关紧要。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空间” ,再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感知空间的大小之分,使学生在直观、形象、实践之中理解物体

15、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而体积单位则可以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迁移类推,并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通过本节课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使学生感知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为学生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计算及其单位间的进率打下基础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在体验知识来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并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能灵活运用合适的计量单位表示物体的体积,同时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下面谈谈这节课的几点体会。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

16、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本节课为了更好的体现以上理念,我主要按“实验发现问题操作探究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深化巩固问题回归总结问题”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可以自由的思考、想象、猜测、实验、验证,亲身经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二、联系实际,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在新一轮课改中, 标准所提倡的数学课堂教学应“由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那么教师就应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为学生创造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