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8805861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专题: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专题: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专题: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专题: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世界工厂”的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张喜民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1 1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1. 问题的由来p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因为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世界市场分额中名列第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境外企业的生产基地DateDate2 2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 国外的反应p 一方面,加入WTO后跨国公司普遍视中国为财富重镇,勾画出一幅中国将加速成为“世界工厂”的画面;p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威胁论”被西方媒体爆炒,

2、与“中国崩溃论”一起阻碍着西方资本向中国的输入。DateDate3 3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l 英国金融时报 p 英国金融时报有一篇危言耸听的文章,竭力散布“中国威胁论”和“世界工厂论”:“中国的邻国敬畏地注视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变成了世界工厂,中国对东亚来说可能太强大了;这个经济大国变成军事大国只是时间问题,东亚很可能将成为一个重大战争的爆发地。” DateDate4 4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l 美国商业周刊 p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杰弗里E加滕在2002年6月美国商业周刊上撰文当一切都是中国制造的时候,指出“世界越来越

3、依赖于中国的工厂了。但是这也可能带来供应链断裂的严重危险。”;“如果发生天灾人祸,世界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换句话说,中国大陆对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性是否很快就会象沙特阿拉伯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一样?” DateDate5 5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 国内的反应p 一方面,有人欢呼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视之为中华文明复兴的吉兆;p 另一方面,也有人将中国做“世界工厂”看作是中国沦为世界低科技产品制造基地以及粗糙产品的仓库,并为中国人沦为世界的“蓝领”而悲哀。 DateDate6 6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2. 世界工厂的含义与特征

4、p 在经济学文献中,对世界工厂还没有确切的定义。p “世界工厂”就其最狭义的概念而言,是用来特指18201880年的英国。在这些年代中,许多大宗制造品在英国能更为有效地生产出来,比其他任何国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英国国内及海外形成了一个新的巨大的市场,交换着前所未有的多种多样的产品。同时,英国具有商业、金融和政治上的优势来排挤国外的竞争对手,没有其它国家能与英国竞争,因此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DateDate7 7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 国内的观点p 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在重要产业有一批企业群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

5、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DateDate8 8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l “世界工厂”的基本特征 p “世界工厂”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首先,成为 “世界工厂”的前提是一国经济参与了国际分工并融于世界经济;其次,“世界工厂”意味着该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了“工厂”的角色。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具有生产的规模优势和较大的世界市场份额; 在新兴产业上具有世界领先性; 具有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的创新产品和技术; 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中化程度比较高。DateDate9 9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

6、场进入战略选择n 历史上的世界工厂英国p 早在18世纪,英国就在殖民地贸易和航海方面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发展了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革命的先驱。p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机器大工业的普遍建立,英国以其发达的纺织业、采煤业、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海运业确立了它的“世界工厂”地位和世界贸易中心地位。p 17601870年的110年间,英国的工业增长了23倍,国民收入增长了10倍,而人口只增长了3.5倍。另外进出口额均增长了7倍多。p 在19世纪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一直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和世界贸易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制造业最高曾占

7、到全球的53%。DateDate1010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 历史上的世界工厂 美国p 自南北战争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空前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带动了美国的工业和交通进入了飞跃发展时期。1860年美国制成品在世界上占第四位,19世纪80年代初升为第一名。1894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等于英国的2倍,等于欧洲各国总和的一半。此后,美国工业长期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p 到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产量相当于英、德、日、法四国的总和,占全世界的1/3以上。1914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比南北战争爆发前1859年的不足20亿美元增长了12倍以上。p 到20世纪50

8、年代,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其制造业最高占到全球的40%。DateDate1111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 历史上的世界工厂日本p 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651980年,日本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3%;19801991年日本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4.2%。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了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1992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62.0%。p 日本经济的成长与制造业的成长密切相关。1965-1971年日本主要制成品产量增长占全球产量增

9、长的比重依次为,钢铁占54%,造船占54%,汽车占46%,电子机械中的民用产品占90%,1990年轿车产量为995万辆,占全球产量的比重接近30%。p 日本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最高达到20%。 DateDate1212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 历史上的世界工厂p 需要注意的是,与美国全面取代英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不同,20世纪80年代,当日本成为新的全球制造中心以后,其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从未达到英国绝对优势的地位,也没达到美国制造业绝对控制的地位。日本制造业的绝对规模从未超过美国,其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也没有超过美国。也就是说,日本作为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重点

10、表现为在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于美国的竞争优势,而不是取而代之。 DateDate1313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4.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p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p 具有标志性的是一大批重要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如钢铁、水泥、摩托车、集装箱、冰箱、空调器、微波炉、数字程控交换机、彩电、玩具、收录机和计算机配件等。据初步统计,中国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产品多达上百种。(见下页表)DateDate1414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

11、DateDate1515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 中国目前只是“世界工厂的车间”p 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仅为美国的22.14、日本的35.43;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07。p 2001年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虽有11家进榜,但没有一家是制造业。中国工业产品产量虽大,但品种少、档次不高、附加值低。技术含量高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远未形成主流。p 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中国还远远比不上18世纪英国在世界的地位,更比不上19世纪以后的美国和日本。因此,与其说中国是世界工厂,不如

12、说中国只是世界工厂的一个车间。DateDate1616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5.制造业的全球化方式发生新变化p 传统的制造业全球化方式: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给东道国或其他国家 。p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造业的全球化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跨国公司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DateDate1717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p “品牌+制造”趋势 20世纪90年代,生产

13、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欧美企业“生产外包”规模年增长率达到35%; 外包的发展使“贴牌制造”成为制造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 随着“贴牌制造”的广泛应用,制造业逐渐分化出品牌商和供应商,制造业进入品牌和制造分离的时代。DateDate1818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p “大脑+手脚”趋势 “大脑+手脚”趋势,实际上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 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扩散使得竞争力的构筑不再依靠产品价值链的整体占有,而是依据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尽力抢占价值链条的高位区; 发达国家将愈来愈多的低附加值的制造和装配环节转移到低工资的

14、发展中国家,而自己则抓住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开发设计以及产品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其领先地位。DateDate1919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 供应链“群体搬迁”趋势 由于生产上的前后向联系,为降低制造成本,当某一产品转移到某一地区时,可能会引起其它供应商跟进,从而使该产品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及产品本身的生产都集中于该地区。如果该产品只是中间产品,那么该地区还可能吸引到价值链下一环节的跟进,从而形成产业转移的供应链群体搬迁模式; 在那些规模大的市场,为更好地服务于当地,降低制造成本,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推行供应链群体搬迁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向

15、周边市场辐射。DateDate2020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 价值链 “空间分割”趋势 “空间分割”是指产品价值链、一项技术或整套工艺流程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转移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产业整合; 随着价值链的分拆,跨国公司较少全线投资受资国上下游相关的各个领域,国际产业转移对象日趋细化和分散化; 发达国家从事技术资金密集环节生产,发展中国家从事非熟练劳动密集环节的生产。DateDate2121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n“做工厂”或“做品牌”都是获利的路径 “做品牌”可以发挥无形资产的增值作用,

16、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盈利,但品牌经营需要大量的投入,具有很大的风险,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通过品牌经营赢得市场; “做工厂”则可以把自己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与知名企业的品牌和市场拓展能力结合起来,实现双赢。DateDate2222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6. 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p未来世界工厂的全球价值链 未来的世界工厂,将建立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上,它并不仅仅意味着某一个国家整体制造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是由若干个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共同打造世界工厂的全球价值链。DateDate2323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选择全球价值链的涵义p 全球价值链刻画出遍布世界各地的企业间的联系。这些企业进行着一系列相关的独立活动,为的是把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概念开始,经过生产的不同阶段,交付给最终消费者,使用之后还要进行最终处理。p 全球价值链的利益焦点不仅落在企业上,还落在企业间不断变换的连接和合同关系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