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608268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五章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五章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五章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五章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历史建筑与人文环境(五)(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天 坛n英文名称:Temple of Heavenn1998年11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n编号:200-021n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座落在皇家园林当中 ,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 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 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 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 用。 n天坛位于北京东南隅, 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 1406),建成于永乐十 八年(1420),历时14 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 大的坛庙建筑群,占地 面积达270万平方米, 比北

2、京故宫的面积还要 大两倍多。n天坛是我国象征“天” 的一座坛庙建筑,明、 清皇帝每年祭天和祈谷 (祈祷五谷丰登)的地 方。 明清皇帝祭天祈谷活动n明初时皇帝拜祭天、地都在天坛举行,名为天地坛。嘉靖九年 (1530年),在北郊建方泽坛(地坛),才实行天地分祭。从 此天坛主要用来祭天祈谷。n皇帝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 天。第一次是农历正月十五, 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祀皇天 上帝,保佑五谷丰登;第二次 是在冬至日,至圜丘坛禀告天 帝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 保佑之恩。n如遇到旱情,皇帝则在圜丘 坛临时举办求雨祭祀活动。天坛坛域由两重坛墙环护 ,外坛墙南北相距1650米, 东西相距1725米。内坛墙南

3、北相距1243米,东西相距 l046米。中心称“内坛”, 两坛墙之间的地段,称“外 坛”,主要入口设在外坛西 侧。 坛内祭把建筑集中于内坛 ,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 “圜丘坛”,北部是“祈谷 坛”。南北两坛由一条长 360米高出地面的砖砌甬道 丹陛桥相连,组成长 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 圜丘坛在天坛南部,始 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 ),是皇帝冬至日祭天的 地方,又称祭天坛。圜丘坛分为上中下三层 ,通高五米,由雕栏围护 的巨大石砌圆台。两道外 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 圆地方”。圜丘的坛面、台阶、栏 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 九的倍数,即阳数,用以象征天。 天坛建筑中蕴含的崇“九”文化n圜丘

4、坛共有三层,每登上一层都要踏 过九级台阶。n顶层台面的天心石,其外共环砌着九 圈巨大的扇形石板。从中心向外第一 圈是九块,以后每圈按九的倍数增加 ,最外的第九圈,恰好是81块。n台面周围的护围石栏板,被四面台阶 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是九块;n石台面的中层和下层石栏板也被分为 四部分,中层的每部分分为18块,下 层的每部分分为27块,都是九的倍数 。n圜丘坛三层的圆形石台,上层直径为 九丈,中层直径为15丈,下层直径为 21丈,不仅全为阳数,而且三层台面 直径相加等于45丈,恰为“九五”之 数,喻示皇帝乃是“九五”之尊。天心石位于圜丘坛和祈年殿东南 隅,用绿色玻璃砖砌成的 窑炉。供祭天时用松柏木

5、 材焚烧小牛犊以献给正位 神“皇天上帝”之用。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圜丘坛的正殿。 皇穹宇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木拱结构,严谨、精 致,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殿内正位石台宝座的金龙神龛内,是平时供奉“皇天上 帝”牌位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神龛,供奉清朝皇帝 祖先牌位。回音壁周长193.2米,厚0.9米,墙面光洁平整,周围 的围墙呈圆形,起到传音的作用 。丹陛桥又叫海墁大道,以白石筑成。北连祈谷坛,南接圜丘坛,长360米 ,宽29.4米,南低北高。路面中为“神道”,左为“御道”,右为“王道” (陪臣走的路)。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呈圆形,直径

6、32米,祈年殿高 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 璃瓦铺砌的,因为天是蓝色的,以此来象征天。 祈年殿内的藻井祈年殿俗称无梁殿。 大殿的全部重量都依靠 28根茂大的楠木柱和各 种互相衔着的斗、枋、 桷支撑着,力学结构巧 妙、完整。柱子和横枋都有象征 的涵义。当中四根高 19.2米,两个半人才能 合抱的“龙井柱”,象征 一年四季;中间12根柱 了象征一年12个月;外 层12根柱子象征一天12 个时辰;中、外两层大 柱相加为24根,象征一 年中的24个节气,整个 28根柱子象征天上的28 星宿。 位于祈年殿后,原是平时尊藏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 位的地方,故又

7、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 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 ,并塑造有清代皇帝敬奉上帝的蜡像,常年供人观览。位于西坛门内,占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围墙,内墙四周有廊 间,是卫士们避风雨处。顶部用蓝色琉璃瓦覆盖,表示在天之 前不敢称尊,是明清皇帝祭天、祈谷前进行斋戒沐浴的地方。这是皇帝祭天斋戒期间接见陪祀群臣的地方。殿分五 间,为砖砌结构。整个殿堂不用梁、枋大木,因此称为 “无梁殿”。文化遗产价值:n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n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 的艺术表现手法。 n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 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

8、作。 2、曲阜三孔n中文名称:曲阜孔庙、孔林、孔府n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n1994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n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 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 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 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 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 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

9、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 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 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 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曲阜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城,位 于山东省西南部。“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 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 故名“曲阜”。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字仲 尼,中国春秋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是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编辑尚书,整 理诗经,考订礼、乐,删修 春秋,研究周易,73岁时病逝 。 万世师表孔子的儒家人文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10、太平。夫子洞位于 尼山下,据 说是孔子的 母亲返家途 中生孔子的 地方。“三孔”是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 墓地和宅邸在内,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 拥有近千间建筑的庞大建筑群,是中国唯一 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 子及其子孙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 位于曲阜市南门内,是奉祀孔子的庙宇。 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最初仅“庙屋 三间”,后来经过历代的不断兴建,发展成为 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 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与北京故宫 、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 ,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 告终。

11、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 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下马碑:位于金声玉振 坊后,上刻“官员人等 至此下马”,人称“下 马碑”。过去文武官员 、庶民百姓从此路过, 必须下马下轿,以示对 孔子、孔庙的尊敬。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 )立,习称“成化碑”。 碑高6.2米,龟趺高1.25米 。碑文为明宪宗朱见深御 制,极力推崇孔子思想。 该碑以精湛的楷书书法著 称于世。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清 乾隆题匾。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 之处。现存建筑高24.35米,长30.10米,宽 17.62米,歇山黄琉璃瓦顶。结构合理,坚固 异常。 奎文阁成化碑十三碑亭位于奎文阁后

12、,专为保存 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习称“御碑亭 ”,南八北五,东西排列。亭内存唐、 宋、金、元、明、清、民国石碑55块。 其中金代碑亭2座,是孔庙现存最古老 的建筑;元代碑亭2座;清代碑亭9座。 金碑亭为孔庙中最早的古建筑 能工巧匠们充分运用传统的 勾心斗角的建筑手法,巧妙地解决了建筑结构空间的问题。 勾心斗角 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金代 始建。现存建筑为明隆庆遗物,高 12.05米,宽7.34米,平面正方形 ,四面敞开,每面3间。乾隆皇帝 书杏坛赞,刻碑立于其内。 杏坛藻井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全庙最高建筑,瓦色、开间、彩画均采用 最高规格。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

13、贴 金大字。殿高32米,宽54米,深34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和 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成殿丹墀 也称露台,古代举行祭祀盛典的祭台。连接大成殿,是一座两层方 砖铺地的宽阔平台,长45米,宽35米,双层雕栏环绕,四方螭首出 探,南面正中有两块浮雕龙陛。每逢孔子诞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 在此表演祭祀乐舞八俏舞。 殿周28根独石雕成的擎 檐高达6米,直径0.8米,下 饰莲花柱础。左、右、后檐 下18根石柱,皆为八棱形水 磨浅雕团龙,每柱雕龙72条 。前檐10柱,为深浮雕双龙 戏珠,衬以波涛,缀以山石 。10根龙柱两两相对。造型 精美,雕刻剔透。大成殿内供奉五大圣人、十二

14、位先哲。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 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 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 子礼制。殿内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 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 “斯文在兹”匾额。大成殿内寝殿是孔庙三大建筑之一(另两大 建筑为奎文阁、大成殿),是供奉孔子 夫人亓官氏的专祠。寝殿阔7间,深4间,回廊22根擎檐 石柱浅刻凤凰牡丹一如皇后宫室制度。 殿内神龛木雕游龙戏凤,精美异常,龛 内有木牌,上书“至圣先师夫人神位” 。 寝殿圣迹殿 圣迹殿是以保存记载孔子一生事迹 的石刻连环画圣迹图而得名的大殿 。此殿位于寝殿之后,独成一院, 是孔庙最后的第9进庭院。内有清康 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石刻。 孔府

15、即“衍圣公府”,是孔子嫡长孙 居住的府第,始建于宋金时期(公元 1213世纪),是典型的官衙与内宅 合一的贵族庄园。“衍圣公”是北宋 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 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 子孙相继,整整承袭了32代,历时九 百多年。孔府占地7.5万平方米,九进院落, 楼房厅堂463间。分东、中、西三路 布局,中路前为官衙,后为内宅。东 路为东学,有家庙、慕恩堂等。西路 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 、南北花厅等。 与 国 咸 休 安 富 尊 荣 公 府 第 同 天 并 老 文 章 道 德 圣 人 家大 门五檩悬山式建筑,匾书“圣府”二字,为明朝严嵩所书。门两边的 对联中

16、“富”字上面少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 字,寓“文章通天”,此联概括出千百年来“圣人家”的气派。重光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 ,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 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 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故又称“垂花门 ”。孔府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 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文。厅堂5间, 进深3间,灰瓦悬山顶。大堂之后有一通廊与二堂相连,呈“工”字型。“阁老凳”相传说为 明代奸相严嵩听说皇帝将要对其治罪时,托孔府衍圣公代为求情时, 坐侯之物。阁老凳二 堂 慈禧手书“寿”字二堂 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每年替 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 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慈喜太后手书的 “寿”字碑、“九桃图 ”、“松鹤图”等,是 清光绪二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