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世界贸易组织的确立基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2978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世界贸易组织的确立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01世界贸易组织的确立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01世界贸易组织的确立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01世界贸易组织的确立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01世界贸易组织的确立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世界贸易组织的确立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世界贸易组织的确立基础(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贸易组织概论世界贸易组织概论主讲主讲: :何翔何翔 E-mail:E-mail: Tel:15979125477Tel:15979125477*1关于本课程之一 我们的学习目的是! 我们学习的内容 WTO 我们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教材世界贸易组织(WTO)概论 作者:薛荣久 出版社: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Date2关于本课程之二 你们最关心的考核办法:期末考试 闭卷 60%平时(考勤、笔记、提问等) 40%Date3关于本课程之三 推荐阅读http:/ Any suggestion or comments?Date4第一章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概述 是否需要类似是否需要类似WTO

2、WTO这样的组织,这样的组织, 为什么为什么 中国为何一定要加入中国为何一定要加入WTOWTO?几个不太陌生的词理论基础、经济基础、经济全 球化、可持续发展、协调利益Date5第一章第一章 WTOWTO建立的基础建立的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体制基础经济体制基础 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 第四节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第五节 协调国际贸易利益的现实要求协调国际贸易利益的现实要求Date6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二战前二战前 1 1、Mercantilism Mercant

3、ilism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2 2、Free trade Free trade 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 Absolute Advantage Absolute Advantage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Adam Adam SmithSm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David -David RicardoRicardo 3 3、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理论与政策、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理论与政策汉密尔顿、李斯特汉密尔顿、李斯特 4 4、凯恩斯主义与超保护贸易政策、凯恩斯主义与超保护贸易政策Date

4、7二战后至 1970s1990s?二战后贸易政策的演变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自由化的深化Date8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范围扩大范围扩大传统产品传统产品+ + 高附加值工业品高附加值工业品+ +服务业服务业措施多样化措施多样化制度系统化制度系统化程度提高程度提高非关税壁垒:反倾销、反补贴非关税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管理贸易管理贸易+ +法规制定法规制定20% 30%20% 30%返回Date9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 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止非关税 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

5、促进世 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贸易自由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贸易自由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第一、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第二、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第三、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第四、国际分工向广化与深化的发展。第五、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的加强。Date10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关税税率降低贸易壁垒逐步取消,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 化一些经济集团给予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国家以优惠关税待遇普惠制决议发达国家主动放宽进口数量限制,放宽或 取消外汇管制。返回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 大幅度地降低了进口关税税率。通过多边贸易 谈判发达和发展中缔约方进口平均税率已

6、分别 降到5%和15%以下。在1968年第2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过 了普惠制决议,发达国家答应给予发展中国家普 遍的、非歧视和非互惠的优惠待遇Date1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演变的规律 没有完全的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 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是贸易理论和政策实行的 决定因素 单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是其实行贸易理论与政 策的基础 在一国国内,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品也会采 取不同的政策Date12世贸组织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的取向世贸组织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的取向 :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一)世贸组织的定位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在其编著的贸易 走向未来指出:“世贸组织有时被称

7、为 自由贸易组织,但这并不完全准确。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致力于开 放、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规则体制。 ”-WTO, Trading into the future 第8页Date13开放开放世贸组织成员按照世贸组织协定与议定书履行 义务,相互进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逐步自由 化,扩大市场准入度;公平公平无扭曲无扭曲贸易对象在市场经济下,通过供求形成的实际 成本进行贸易,对知识产权加强保护;贸易企业不借助垄断和特权等行为进行业务经 营活动。为达到此目标,必须对以1947年为 基础的旧贸易体制下出现的不公平的竞争行为 和背离现象,进行改革和赋予新的内容。Date14(二)世贸组织下有节制自由贸易的特

8、点(二)世贸组织下有节制自由贸易的特点1、把贸易自由化作为世贸组织的基本目标 2、贸易自由化范围受到局限,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 产权排除在世贸组织贸易自由化的范围 3、世贸组织贸易自由化政策实施中要结合两大因素 4、世贸组织允许自由贸易与正当保护贸易并存第一、在世贸组织有关的文件中反复表明,世贸组织接受 1947年关贸总协定所实现的贸易自由化的成果。第二、把贸易自由化作为实现世贸组织目标的重要途径。 世贸组织追求的目标是“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 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 贸易为目的”。 第三、有关世贸组织建立和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 中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自

9、由贸易的思想。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防止发展中国家边缘化第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排除在贸易自由化之外。 第二、允许世贸组织成员按照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 ,可作出不同程度的保护。即允许发展中国家成员的保护程 度高于发达国家成员。 第三、允许世贸组织成员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竞争能力的水 平,对产业可作出不同程度的保护。 第四、允许世贸组织为作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国民身体健康 等原因,实施保护措施。 第五、世贸组织允许世贸组织成员以关税作为保护措施。 第六、在世贸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中,保留 了许多例外,这些例外涉及到非歧视,最惠国待遇、国民待 遇等,对诸边贸易协议可自愿接受

10、等。 第七、在因履行义务,导致进口激增,使国内产业受到严重 伤害时,可采取保障措施等。 Date15 5、贸易自由化政策的确定与途径(1)互惠互利通过对外贸易求得双赢局面(2)途径消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 中的歧视待遇。Date16第二节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世贸组织追求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根源于市场 经济的要求与发展,建立世贸组织协定,世贸 组织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反映了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这些贸易协定与协议的实施又促进世贸组织成 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世贸组织成员市场 经济的发展与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世贸组织自 由化推进情况。Date17 一、市场经

11、济体制的含义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世贸组织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确认与促进Date18(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在管理社会经济活 动过程中,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从而促 进社会经济目标实现的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措 施。 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市场经济客观机制和规律的 主观运用,具有主观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在世 界各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各国的 国情以及对市场机制作用的认识不同,从而形 成了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Date19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模式 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瑞典等北欧国家的福利市场经济 模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式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 法

12、国式计划指导市场经济。延伸阅读延伸阅读以经济高度分散为特征的它强调私人企业是 经济发展的主要力 量、高度发达的社 会福利和高税收、 互助合作精神等。 社会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 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 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坚持两 个基本原则:第一,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 主,市场作为基础和纽带在经济运行中始终 处于主导地位;第二,市场活动要受国家一 定程度的干预和协调,国家具有指导和调节 经济的职能,并为其提供社会保障、公正和 社会进步的社会福利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尽量做 到对市场最小程度的破坏对企业最 大程度的帮助,逐步形成了一种以私 人企业

13、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官民 调型的经济体制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推行计划调节而被 认为是“混合经济”的典型,其经济的快速恢复 和发展,正是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结果。Date20(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市场主体的自主性 2、市场过程的趋利性 3、市场关系的平等性 4、市场环境的开放性 5、市场行为的规范性 6、市场活动的竞争性 7、市场结果的分化性Date21讨论 当前有些国家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 位,结合上述内容,请问您有何看法?Date22 不论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前还是之后,中国 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一直努力争取世 界各国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14、以 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获得 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四 个阶段:Date23 交流沟通阶段。中国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与欧盟及 欧盟国家等进行多次交流、沟通和协商,欧盟对中国非 市场经济地位的立场开始有所松动。1998年4月,欧盟通 过了905/98号决议,修订了反倾销法,将中国和俄罗斯 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撤消,没有加入“市场经 济国家”名单,而是列入新设立的“特殊市场经济国家 ”名单中,该名单介于前两个名单之间,反倾销个案中 对中国应诉企业给予市场经济地位。2002年,欧盟和美 国先后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确定今后与俄罗斯 有关的倾销个案时,将依据俄罗斯企

15、业自身的成本和价 格进行计算。但是,始终没有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 地位。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发布了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认为中国市场经 济程度达到69%,高于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超过了完 全市场经济地位60%的临界标准,引起世界广泛关注。Date24 零的突破阶段。2004年4月,新西兰正式 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新西兰是第 一个与中国就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达成双边 协议的发达国家,也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 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和第一个发达国家 。这不仅是中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 零的突破,也为其他贸易伙伴和世贸组织 成员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奠定了基 础。Date25 飞速发展阶段。从新西兰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开 始,新加坡等国也相继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 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呈现飞速发展态势。2004年、 2005年、2006年,分别有36个、15个、15个国家和地区 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中,2004年5月19日,刚 果(布)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