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公司的利润实现原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9657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寿险公司的利润实现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寿险公司的利润实现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寿险公司的利润实现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寿险公司的利润实现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寿险公司的利润实现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寿险公司的利润实现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险公司的利润实现原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胡翔宇 部门:产品开发部 时间:2010年9月9日寿险公司的利润实现原理1CatalogCatalog 3. 3. 总结总结1. 1. 传统寿险的利润构成传统寿险的利润构成2. 2. 账户型产品的利润构成账户型产品的利润构成2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传统寿险范围:普通非分红型寿险加美式分红险(PAR)或传统英式分红险(CWP)传统的寿险利润公式:利润 = 收入 支出(费用)= (保费收入 + 投资收入)- (死伤医疗给付 + 生存金给付 + 满期给付 + 退保给付 + 佣金支出 + 费用支出 + 保户红利支出 + 准备金提转差)公式特点:除准备金提转差外其他项目都很直观,符合一般经

2、验(准备金概念较难掌握,比如以前税务部门很长时间都不理解寿险公司为什么准备金需要税前列支)3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准备金提转差:准备金提转差 = 当月提取准备金 转回上月末准备金余额= 当月准备金与上月末准备金相比的变动数准备金属性:负债类科目,实质是对保户的负债准备金的会计属性: 如果类比普通生产型企业的会计处理,则类似于预提费用 (作者个人观点,非教科书标准说法)4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举例说明:某企业新建某型生产线一条,设计使用寿命10年,年生产能力为1万台某种产品。该生产线需要每年定期维护,首年维 护费用为10万元,以后随着设备的磨损和老化,维护费用每年 增加1万元。

3、问题:企业件均成本逐年上升,单位利润越来越低。 如何使得成本保持比较平稳的状态?年度12345678910维护费101112131415161718195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解决方法 使用预提费用:第1年:借:生产成本 10贷:银行存款 10借:生产成本 4.5贷:预提费用 14.5因此,第1年生产成本为14.5万,年 底预提费用贷方余额4.5万元。第8年:借:生产成本 17贷:银行存款 17借:预提费用 2.5贷:生产成本 2.5因此,第8年生产成本仍然为14.5万 ,年底预提费用贷方余额8万元。6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解决方法 使用预提费用:可见,使用预提费用方法可以使成

4、本变得稳定,因此利润也变得稳定。 问题:上例中的记账方法比较直观,可称作发生额预提法另一种实用的记账方法是余额预提法: 计算出各期末的应计预提费用余额,每期末预提该余额,同时 冲回上期余额。7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第1年:借:生产成本 10贷:银行存款 10借:生产成本 4.5贷:预提费用 4.5由于上期末没有余额,因此首年不 必冲回因此,第1年生产成本为14.5万,年 底预提费用贷方余额4.5万元。第2年:借:生产成本 11贷:银行存款 11借:生产成本 8贷:预提费用 8借:预提费用 4.5贷:生产成本 4.5因此,第2年生产成本仍然为14.5万 ,年底预提费用贷方余额8万元。81

5、.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第8年:借:生产成本 17贷:银行存款 17借:生产成本 8贷:预提费用 8借:预提费用 10.5贷:生产成本 10.5因此,第8年生产成本仍然为14.5万 ,年底预提费用贷方余额8万元。第7年:借:生产成本 16贷:银行存款 16借:生产成本 10.5贷:预提费用 10.5借:预提费用 12贷:生产成本 12因此,第7年生产成本仍然为14.5万 ,年底预提费用贷方余额10.5万元 。9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余额预提法的一个重要的好处是不怕出现累积误差。即使以前 预提费用发生误差,都可以很容易的一次性调回来。即不管以 前是怎么预提的,只要保证本年末的余额正确

6、就没有问题。相比起来余额预提法似乎更加流行。回归主题:人寿保险的情况。?10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人寿保险的情况极其相似!比较:人寿保险工业企业收入平准保费生产线产能一般波动不大支出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随生产线老化而增加因此,寿险准备金的作用同样是平滑利润,这一本质属性是相 通的。寿险责任准备金账务处理同样可以采用发生额法或余额法2006年以前业界普遍采用余额记账法;以后被要求改用发生额 记账法,似乎比以前记账麻烦了些。11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寿险准备金与工业企业预提费用的不同点相比工业设备,寿险合同一般期限更长,计算准备金需要考虑 因素更多,算法更复杂,监管更严格;同时,利息因

7、素在寿险 准备金计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准备金是否有在每个产品对应的专门的投资账户存放 ?正如预提费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具有账面意义一样,准备金 在传统上也主要存在于账面上,并不一定有专门的投资账户“ 储存”准备金。 但是,在现代资产负债管理(ALM)取得很大发展的情况下 ,准备金起到了对负债的代表性作用。对准备金与特定投资资 产组合进行清晰对应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坐实准备金”13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有2种不同的准备金:财务准备金和法定 (偿付能力)准备金。财务准备金偏重于各年度利润的平滑性 用来看利润;法定准备金更偏重于保证公

8、司面对未来不利情景下的安全性, 因此其提存要求往往高于财务准备金 用来看偿付能力充足 率。对于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还有一套用来计算公司所得税的税 收准备金。(对搞这么复杂的必要性有很多人也持批评态度。 )很多国家的做法是用法定准备金作为税收准备金,因此有一 定的延税作用,作为对保险业的扶持。 中国会采用哪种税务处理?141. 传统人寿保险的利润构成:准备金如何影响寿险公司的利润?事实上,如果就某一寿险合同的保险期间内整体上看,准备 金通常不影响总体利润,但会直接影响利润在各年度之间的分 布。也就是说,准备金会直接影响利润实现的“快慢”程度。即使总体利润相同,由于不同的利润年度分布,其Profi

9、t Margin(VNB,Value of New Business,新业务价值)会出现 很大的不同。例子:见附件Excel表152. 账户型产品的利润构成:1.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号解释,有明示账户的产品,应 分成账户部分和保险部分,账户部分应按照金融工具方式进行 利润确认;2. 账户型产品:投连,万能,UWP;3. 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这类产品按照传统产品同样的方 式记账;4. 这两种记账方式确认的保费收入很不相同,但最后的利润结 果是一致的。以万能保险为例进行具体说明:162. 账户型产品的利润构成:以万能保险为例:原记账方式:利润 = 保费收入 + 投资收入 死伤医疗给付或生存

10、金给付 退保给付 佣 金费用 本期末准备金 + 上期末准备金新记账方式:利润 = 初始费用 + 风险保障费收入 + 保单管理费收入 + 退保收费 + 投资收 入 死伤医疗或生存金的非账户给付部分 佣金费用 保户结算利息 支出特殊点:只有风险保障费收入才能确认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统计大缩水!初始费用、退保收费,保单管理费收入只能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 税问题!只有死伤医疗或生存金的非账户给付部分才能确认赔款支出,账户给 付部分只能直接冲减保户储金,不能计入利润表项。 172. 账户型产品的利润构成:两种方式的统一性:原记账方式利润 = 保费收入 + 投资收入 死伤医疗给付或生存金给付 退保给付 佣

11、金费 用 本期末准备金 + 上期末准备金拆=(初始费用 + 保费进入账户部分)+ 投资收入 - (死伤医疗生存非账户部 分 + 死伤医疗生存账户部分)- (账户退保支出 退保收费)- 佣金费 用 - 本期末账户价值 + 上期末账户价值重组为2部分= (初始费用 + 投资收入 -死伤医疗生存非账户部分 +退保收费 佣金费用 )+(上期末账户价值 +保费进入账户部分 -死伤医疗生存账户部分 账户退保支出 -本期末账户价值 )182. 账户型产品的利润构成:然而,上期末账户价值 +保费进入账户部分 保单管理费 风险保障费 - 死伤 医疗生存账户部分 账户退保支出 + 保户结算利息= 本期末账户价值移

12、项:上期末账户价值 +保费进人账户部分 -死伤医疗生存账户部分 账户退 保支出 -本期末账户价值 = 保单管理费 + 风险保障费 保户结算利息因此:原式 = (初始费用 + 投资收入 -死伤医疗生存非账户部分 +退保收费 佣 金费用)+(保单管理费 + 风险保障费 保户结算利息)= 初始费用 + 风险保障费收入 + 保单管理费收入 + 退保收费 + 投资收入 死伤医疗或生存金的非账户给付部分 佣金费用 保户结算利息= 新会计准则记账方式下利润192. 账户型产品的利润构成:上述推导过程中的关键条件:1.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必须分拆清楚;(奇怪的事情是,业界对分拆 确认保费争议颇大,而对分拆确认赔

13、款却几乎无人提及中国特色 ?)2.各种账户的扣费必须能够清晰获得;3.旧准则下的期末准备金与新准则下的期末保户储金必须都等于期末账 户价值。新准则下金融工具部分的账务处理很类似基金公司或者银行的账务处理。 以银行为例:银行会计不会把新增存款确认为收入,而是把各种账户收费才确认收 入;同时,银行也不会把客户提取存款确认为支出,而只是把账户外 发生的费用才确认支出。存款和提款直接计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不经过利润表。 202. 账户型产品的利润构成:新旧会计准则下利润的统一性在实务上的意义:1.实务中可以不改变旧准则下记账的方式,而根据上述关系推导出新 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因此不用对会计系统规则进

14、行大规模调整。2.当然,缺点是不能根据分录由计算机直接自动生成报表,需要更多的 人工干预(比如从其他地方获得收费扣费的明细信息),长期来看工 作量也不一定小。新准则下确认利润的方式似乎更加符合一般人的直观理解,即利润等 于收费减去花费,而避免了使用不易理解的准备金概念。和银行、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会计处理趋近一致,便于横向比较。213. 总结:1.寿险准备金的会计属性类似于生产型企业的预提费用处理;2.准备金的提取方式不改变总体利润,但会改变利润在各年度间的 分布,从而对VNB产生较大影响;3.账户型产品在新旧准则下的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差异很大,但最后 的利润结果是一致的;4.新旧准则要产生一致

15、的利润结果需要满足若干关键条件;5.新准则产生了独特的税务(营业税,所得税)问题 仍然悬而未 决22补充内容:常见问题:保障型产品的VNB一定比储蓄型产品的VNB高吗?回答:从产品设计和定价的技术角度讲这是不一定的。完全可以设计出 VNB很低的保障型产品,只要调低费率或者调高佣金率即可;从市场实际表现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说法都是成立的。造 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2个: 保障型产品的费率相对较低,而消费心理学研究发现,客户对 较低价格的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即对价格不敏感),因此有 机会提高价格从而提高利润率;而储蓄型产品往往较贵,客户 对价格很敏感,提价空间有限。 保障型产品只有保险公司销售,而储蓄型产品面临大量替代性 产品,比如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市场竞争的激 烈程度不同导致保障型产品的利润率一般高于储蓄型产品的利 润率。23谢谢!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