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_第2章 真菌基础知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5644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栽培学_第2章 真菌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食用菌栽培学_第2章 真菌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食用菌栽培学_第2章 真菌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食用菌栽培学_第2章 真菌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食用菌栽培学_第2章 真菌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栽培学_第2章 真菌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栽培学_第2章 真菌基础知识(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真菌基础知识 一、本章重点 1.真菌在营养体、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等方 面的基本特性2.真菌的分类系统3.真菌的营养方式二. 本章难点 真菌分类系统演变 真菌生活史的类型主要参考书1、邢来君,李明春编著. 1999. 普通真菌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2.C.J.阿历索保罗 等编,姚一建,李玉 等 译.2000.菌物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第一节 真菌营养体与繁殖体一.真菌的定义 1.真菌的六大特征(1)具有真正的细胞核(2)能产生孢子(3)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一般能进行有性或/和无性繁殖(5)常有茂盛的分枝的丝状营养体(6)典型的具有几丁质的

2、细胞壁 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有时为单细胞圆形 或椭圆形; 细胞壁含纤维素或几丁质,或两者兼有, 但少数种类无细胞壁。营养菌丝一般丝状真菌统称霉菌(mold分生孢子2. 单细胞真菌统称酵母菌(yeast)3.形成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统称蕈菌2.真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A有益真菌 a 酵母菌在发酵工业(酒、醋、酱油、有 机酸、维生素)和医疗卫生、药材生产( 如:灵芝、虫草、茯苓、猪苓、竹黄)中 有重要作用。青霉素和头孢霉素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分别是真 菌产生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应用于临床的抗 菌素。 b.真菌能将农作物收藏后的秸杆废料等动植 物残体转化为有机肥料,完成物质和能量 循环的重要环节,利用这些动植物

3、废料能 生产各种食(药)用菌,如:香菇、木耳 、双胞蘑菇、金针菇、灵芝、猴头、银耳 、茶树菇等。 c真菌能与松科、兰科植物根系共生,吸 收营养,绿化山川。 内生菌根外生菌根与松科树种共生外 生 菌 根 食 用 真 菌 种 类块菌类 (Tuber spp.)意大利白块菌 T. magnatum法国黑孢块 T. melanosporum 中华块菌 T. indicum T. spp.沙漠块菌 Terfezia claveryiB.有害真菌 a. 真菌能引起农作物普遍发生严重病害, 约80%植物病害由真菌引起。如:马铃薯 晚疫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棉枯黄萎 病等。水稻病害b. 真菌能引起人体及动物

4、体的疾病真菌既能引起皮肤、毛发、指甲等浅表组 织感染,亦能引起深部组织(如脑、神经 、肺、内脏、骨骼)感染。GMS染色显示肺内有烟曲霉分枝分格的菌丝c. 真菌毒素能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二.真菌的营养体及其组织体真菌丝状的管状细胞称之为菌丝(hyphae), 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之为菌丝体(mycelium, 复 数mycelia)。菌丝有隔膜时,称之为有隔菌丝。隔膜上有单 个、多个或桶状膜孔,供细胞质流动;菌丝膜无隔膜时,称之为无隔菌丝。无隔菌丝 在受伤或进行繁殖时,形成无孔隔膜。 菌丝的生长菌丝体生长到一定时期,形成产生孢子的机 构,称之为子实体。少数单细胞的营养体在繁殖时相互串联 ,形成

5、假菌丝(pseudomycelium)真菌的组织 真菌菌丝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后,会相互 交织在一起;若形成相互较为疏松的组织 ,称为疏丝组织(prosechyma); 如果相互交织紧密,由大致等径的薄壁 细胞组成,则称之为拟薄壁组织 (pseudoparenchyma)。疏丝组织与拟薄壁组织(一)真菌组织体的类型 1.菌核 2.子座 3.菌索1.菌核(sclerotium)外部由拟薄壁组织形成,内部由疏松组 织形成,外紧内松,能抵抗不良环境;菌 核萌发时能形成菌丝或产孢子实体。菌核的形态有菜籽状、鼠屎状、角状或 拳头状等。菌核结构模式图2.子座(stroma)由菌丝体形成的垫状结构,在其上或其

6、中着生子实体。 虫草虫体+菌核+子座3.菌索(rhizomorphs)由菌丝体形成的索状物,有一个 坚实的外层和一个生长的顶端,能 抵抗不良环境,并不断向前生长。菌索的顶端结构(二)菌丝的变态类型 1、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在不良环境下,部分菌丝细胞中原生质体浓缩, 细胞壁增厚,壁表面常形成突起,这些厚壁细胞 称之为厚垣孢子。 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厚垣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而 生存,其它细胞死亡,而厚垣孢子供风雨传播, 在条件适宜时再萌发为菌丝。 2.吸器(haustoria)菌丝产生一些分枝物,伸到 宿主细胞内吸收养分,称为吸 器。 3.假根(rhizoids)假根是菌丝分枝出的

7、一部分 ,用于伸入基质中吸收养分, 同时支撑基质表面产生的子实 体。4.菌丝环或菌丝网 由菌丝分枝组成环状或网状 组织用来扑捉线虫类原生动物 的结构 三.真菌的无性繁殖 细胞核经过有丝分裂(mitosis),但不经 过性器官或性细胞结合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meiosis)(meiosis)而繁殖的现象,称之为无性繁殖 。 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具有与亲代完 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1.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zoospore)产生于游动孢 子囊(zoosporangium)内,系由原生质团割 裂后包围细胞核发育而成,具有12根尾 鞭或茸鞭,从游动孢子囊中释放出来后, 可以在水中游动。

8、2.孢子囊和孢囊孢子孢囊孢子(sporangiaspore)的产生方式 与游动孢子类似,但没有鞭毛,不能运动 ,着生于孢子囊(sporangium)中3.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某些菌丝分化形成具有生长点的分生孢 子梗,通过芽殖或断裂方式形成分生孢子 (conidium)。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可 以散生或丛生,或着生于分生孢子盘 (acervuli)或分生孢子器(pycnidia)。4.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由部分菌丝细胞的壁加厚而形成的 能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孢子。厚垣孢 子也是菌丝细胞的一种变态。 四.真菌的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经过性器官或性 细胞结合,在质配

9、、核配和减 数分裂之后,形成有性孢子的 过程。1、合子 由游动配子配合形成的有 性孢子。2、卵孢子(Oospore) 由雄器与藏卵器交配,最后在藏卵器中形 成的有性孢子。 -+雄器藏卵器卵孢子3.接合孢子(Zygospore) 由同型配子囊相互接触交配, 在结合处形成的有性孢子。雄配子囊+雌配子囊接合孢子4.子囊孢子(ascospore)由雄器和产囊体交配,最后由产囊体上 产生的产囊丝发育而成子囊,子囊中常着 生48个子囊孢子。子囊单层壁或双层壁 ,有孔口或无;子囊着生在闭囊壳,子囊 盘或子囊腔中,有时裸生。子囊盘子囊壳5.担孢子(basidiospore)由双核菌丝中两个细胞核经核 配和减数

10、分裂,最后在顶端4个 小梗上各着生一个担孢子,担 子有隔或无隔,担子果伞状, 珊瑚状等。第二节 真菌的分类一.真菌主要的分类系统 Ainsworth在1973年Dictionary of Fungi 第四版中,将真菌界分为 粘菌门(Myxomycota) 真菌门(Eumycota) 真菌界(Fungi) 粘菌门(Myxomycota) 真菌门(Eumycota)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a)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a)粘菌(slime mold)的

11、特性 营养体是无细胞壁的变形的不定形的原生 质团 原生质团可以割裂成小团的个体,不同的 原生质团可以相互融合 繁殖时期常形成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1995年Ainsworth将广义的真菌分别归入 1.原生动物界 2.藻界 3.真菌界 国内学者将广义的真菌命名为菌物( fungi),一般包括粘菌(slime mold)、真菌 (Fungi)和卵菌(oosporales)等。菌物的分类系统如下: 1、原生动物界(Protozoa) (1)集胞菌门 (2)网柄菌门 (3)粘菌门 (4)根肿菌门 2、藻界(Chromista) (1)丝壶菌门 (2)网粘菌门 (3)卵菌门 3、真菌界(Fungi) (1)

12、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2)接合菌门(Zygomycota) (3)子囊菌门(Ascomycota) (4)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二)真菌的代表属和种 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营养体为原生质团,或无隔菌丝体;无 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少数 产生孢子囊或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合 子,或卵孢子。 分类的主要依据包括鞭毛种类 ,数量,着生部位,孢子囊或 游动孢子囊着生方式,卵孢子 数量,卵周质有或无等。B、接合菌门(Zygomycota) 营养体多为无隔菌丝,少数有隔; 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和孢子囊; 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C、子

13、囊菌门(Ascomycota) 菌丝体有隔,分枝发达,常形成菌核,子 座等组织体; 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分子孢子梗散生 、丛生或着生于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器 内。 有性繁殖:子囊裸生或着生于各种子囊果 内,内生8个子囊孢子。 (1)酵母属(Saccharomyces) 细胞圆形,椭圆形或腊肠形,多边出芽; 有时有假菌丝;同形或异形接合后形成子 囊,子囊孢子14个;或由二倍体细胞直 接形成子囊。主要发酵产物为乙醇和二氧 化碳。 酿酒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又 称啤酒酵母,可用于酿造啤酒,酒精及其 它饮料酒,发酵面包等。 (2)虫草属(Cordyceps) 该属真

14、菌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体上,将 虫体变成充满菌丝的僵虫,即菌核部分。 菌核萌发出有柄的棍棒状子座;在子座边 缘形成多个子囊壳;子囊孢子线形,多胞 ,常在隔膜处分裂成若干段。 D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菌丝体有初生菌丝(单核菌丝)、次生菌丝(双 核菌丝)和三生菌丝3种。三生菌丝由次生菌丝特 化而来,主要用于形成子实体,包括联络菌丝、 骨干菌丝和生殖菌丝三种。 无性繁殖不发达,有时产生分生孢子或芽孢子。 有性繁殖:担子上通常有4个担孢子,担子 有隔或无隔,着生于各种担子果上;担子 果形状、质地、大小的变化极大。 (1)木耳属(Auricularia) 担子圆柱形,具横隔,14个细

15、胞,具小 梗;担子果片状、菊花状或垫状;胶质, 赶后坚硬呈壳状;子实层分布于整个担子 果表面。 木耳(A. auricula) 毛木耳(A.polytricha) (4)猴头菌属(Hericium) 担子果块状或分枝,无柄,无菌盖,肉质 ,木生;子实层着生在菌齿上,菌齿发达 ,柳叶形,长而下垂;孢子无色,光滑, 长园或球形。 例:猴头菌(H. erinaceus):清火,含抗 癌物质。 E、半知菌类(Deuteromycota) 这是一类没有发现有性阶段,或有性阶段 不存在,而只发现了无性阶段的类型。无 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散生在菌 丝体上,或丛生,有时着生在分生孢子盘 或分生孢子器内。 青霉属(Penicillium): 常引起果实腐烂,常污染食品、饲料和培养 基。菌丝体分枝发达,无色,淡色或颜色鲜艳。 气生菌丝密毡状,松絮状或形成菌丝囊;分生孢 子梗自菌丝上生出,单独直立,或密集成束;分 生孢子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