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pss实现途径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2109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pss实现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pss实现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pss实现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pss实现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pss实现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pss实现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pss实现途径(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差分析(二)析因设计一、完全随机分组两因素析因设计 (两因素两水平)例11-1将20只家兔随机等分 4组,每组5只进行损 伤后的缝合实验,欲 比较不同缝合方法及 缝合后时间对轴突通 过率的影响外膜缝缝合(a1) 束膜缝缝合(a2)1个月(b1 )2个月(b2 )1个月(b1 )2个月(b2 )103010501030205040703070506050601030 3030注意数据录入形式方差齐性检验产生新的分组变量方差齐性检验产生不同组 合的新变量对不同缝合方式、不同时间组合的轴突 通过率的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方差齐提示:可进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如果方差不齐需对原始数据转换oH0:两

2、种缝合方式间轴突通过率相同(A因素主效应=0)oH1:两种缝合方式间轴突通过率不同(A因素主效应0)H0:不同时间轴突通过率相同H1:不同时间轴突通过率不同H0:缝合方式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H1:缝合方式与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0.05(1)假设:与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 分析选择一样系统默认选择全因素模型可分析主效应和所有因素不同水平各种组合的交互效应描述不同影响因素下轴突 通过率的基本信息: 均数、标准差等做两因素交互 作用示意图不同缝合方式、时间轴突通过率的描述A主效应B主效应AB交互效应按照a=0.05水平,尚不能拒绝H0, 尚不能认为两种缝合方法对神经轴突通过率有影响(3)作出结论A主效应B主

3、效应AB交互效应按照a=0.05水平,拒绝H0,接受H1,结合均数比较 缝合后2个月与1个月相比,神经轴突通过率提高了。A主效应B主效应AB交互效应按照a=0.05水平,尚不能拒绝H0, 尚不能认为两种缝合方法和缝合时间的交互作用 对神经轴突通过率有影响两直线几乎平行,表示两因素交互作用很小二、完全随机分组两因素析因设计 (两因素多水平)两种药物联合镇痛效果研究例11-2 观察A,B两种镇痛药物联合运用在产妇分娩时的镇痛效果。A药取3个剂量:1.0m,2.5mg,5.0mgB药取3个剂量:5g, 15g, 30g将27名产妇随机等分为9组,每组3名产妇,记录每名产妇分娩时的镇痛时间。分析A,B

4、两药联合运用的镇痛效果。 观察A、B两药联合应用 在产妇分娩时的镇痛时间(min)完全随机的两因素完全随机的两因素3333析因设计析因设计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3x3A、B两药不同剂量联合使用时,镇痛时间总体方差齐oH0:服用不同剂量A药物,镇痛时间相同oH1:服用不同剂量A药物,镇痛时间不同或不全相同H0:服用不同剂量B药物,镇痛时间相同H1:服用不同剂量B药物,镇痛时间不同或不全相同H0:A、B药物存在交互作用H1:A、B药物不存在交互作用0.05(1)假设:使用系统默认的全因素模型(2)计算检验统计量使用系统默认的全因素模型(2)计算检验统计量欲知A、B药物不同计量间镇痛时间差别,须做多重比

5、较(3)结论H0:服用A药任两种剂量,镇痛时间相同 H1:服用A药任两种剂量,镇痛时间不同a=0.05H0:服用B药任两种剂量,镇痛时间相同 H1:服用B药任两种剂量,镇痛时间不同a=0.05使用系统默认的全因素模型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使用A药1mg与2.5mg、5mg镇痛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使用A药2.5mg与5mg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A药1mg镇痛时间最短使用B药30ug与5ug、15ug镇痛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使用B药15ug与5ug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B药30ug镇痛时间最长对所以选因素做统计描述:均数、标准差等欲知AB药物交互作用何者镇痛时间最长,需结合均数下结论做两因素交互 作用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